甘肃回族历史
分享到:
2010-10-23 13:24:04 【来源:穆斯林在线综合】 点击:

甘肃回族的来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当时唐王朝强盛,丝绸之路畅通,沿丝绸之路甘肃境内的主要干线:北线、中线、南线(见《丝绸之路漫记》甘肃分册)进入中国以经商为目的的大食穆斯林中,有一些人因羡慕甘肃河西地区的繁荣和富饶,留居当地。近人金吉堂在其《中国回教史》中曾这样写到,大食商人与中国商人互市于河西诸郡,“及其日久,多有留居不去,冠汉姓,娶汉人女子为妻妾者”。临夏八坊回族聚居区长期流传下来的口碑资料也说,唐代曾有10个大食穆斯林从丝绸之路甘肃境内陇西段来到临夏(时称河州),后身亡葬于该地。这些大食穆斯林应该说是甘肃回族最早的来源。到了唐末,有史料记载,今天甘肃的张掖、武威及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灵武县,已有回族先民居住,“终唐之世,惟甘、凉、灵州有回族”。(《甘宁青史略》副编,卷3;卷31)

     宋王朝建立以后,十分重视同大食人的贸易,因此,大食人来中国的较之唐代更盛。甘肃境内丝绸之路的各条通道,则是一部分使节和商人从陆路来中国的必经之路,其中落居河西地区者,仍不乏其人。元朝初年,马可波罗到甘州时,发现在这个幅员辽阔的古城府内居住的人中,就有一部分伊斯兰信徒(《马可波罗游记》第54页),证明宋时就有穆斯林居于甘肃的事实。可以说,唐、宋之际,以经商为目的、沿着丝绸之路进入甘肃的大食穆斯林,是甘肃回族最早的先民。

     南宋末年,随着蒙古军队的西征,大批回回人东迁中国,在元政府统一全国的战争结束后,他们就留居各地,从事戌边、屯垦、看守仓库等工作。在甘肃的河西一带,为数众多的回回军士在“社”的编制下,屯田耕牧于已垦或为开垦的荒地上,经营农业生产,取得了普通农民的身份。这些落居甘肃的回回人主要是男性,他们同他们所居地方的其他民族女子结婚,这样回回又有了新的发展,人数也不断增多,东迁的回回人定居甘肃及其新的成员的繁衍,是甘肃回族形成中最重要的部分。

     此外,元代中西交通又一次呈现繁荣的景象,“无此疆彼界……适千里者如在户庭,之万里者如在邻家”(王礼《麟原集》卷6),西域回回进入甘肃河西地区“多方贾贩”而留居者为数亦不少。《甘青宁史略》正编卷13中记载::“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六月已卯,蒙古主徙甘、凉、肃州寄居回回与江南各卫……被徙者户四百三十六,口一千四百七十九”。说明回族人在河西已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当地地方志中记载,在肃州(今酒泉)东关内两条各一里多长的街道上经商者“番回居大半”。肃州农村里还种植西域来的“回回麦”。《明史.西域传》卷220中“记载元时回回遍天下,及是居甘肃者尚多”。正是说明了甘肃回族在元代的繁盛。

     明代是甘肃回族形成为一个民族共同体的时期,“甘肃在明代,几乎回民全部区域”(竹篱:《回教在甘肃》)。从地域环境上看,甘肃回族这时才真正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甘肃地近西域,多回回杂处”(陆深《溪山余话》明)。从河西到陇南各地,以及今天的临夏、甘南两个自治州境内,都有回族人聚居或散居。回族人在全省各地开垦荒地,兴修水利,不断建立了新的回回村。甘肃回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城镇回族善于经商的经济特点也基本形成。临夏是当时甘、青交界处的商业中心;张家川、平凉等地是著名的回族毛皮商人的集散场所。至于长途贩运日用品、饮食业、鲜货业的半农半商的回族人,为数就更多了。各地回族聚居区普遍建立了清真寺,本民族内部的凝结力和共同心理状态,已经相当坚固。为了适应环境,交流思想和生产技术的经验,甘肃回族此时已大量使用中文。阿拉伯、波斯语言文字,主要是用语宗教活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相对减少,不象元代以前那样占主要成分。

     清朝初期和中期,是甘肃回族在封建社会里的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甘肃回族人口增加了,居住区域更扩大了,农业、商业、手工业及文化等方面更加发展了。清同治以前,河西地区仍然是甘肃回族最主要的聚居区,省内其他地方,包括现在青海和宁夏所管辖的部分地区,也是回族杂居或聚居区。同治年间西北回民起义失败后,甘肃乃至西北回族的分布状况有了重大的改变,基本形成了现在这样的布局。

     同治年间的西北回民起义失败后,清政府制定了歧视性的迁徙政策,“回民则近城驿非所宜,近汉庄非所宜,并聚一处非所宜……令觅……荒绝无主、各地自成片段者,以便安置”(见《左公囊公全集》卷41),把原来居住在八百里秦川、秦渠、唐徕渠两岸富饶之地的回民,尽悉迁到贫瘠山区内安置。甘肃的张家川、平凉等地是安置迁徙回族的主要地区之一。河西地区是唐、宋、元、明四朝以来甘肃回族最为集中的地区 ,自这次回民起义失败后,河西回族横遭清政府的屠杀、迁移,出现了“自是甘、凉、安(安西)、肃一带无回族聚居处”的局面(罗正钧《左宗棠年谱》第234页 清)。以后虽然几经变迁,但河西地区再也没有形成回族聚居区。与河西情况不同的是,河州在同治年以后,自明代以来形成“回多汉少”的局面仍然存在。各地回民起义失败后,又有大量的回民避难于河州,使河州的回族人口不断增加,成为甘肃回族最主要的聚居区。仅河州回族聚居的八坊(今临夏市)一带,就有数万回族,“盖八方(坊)为回民商务聚居之地,富甲省垣,居民三万余人,全系回族”(乾隆修《甘州府志》卷3)。随着河州回族人口的增加,经堂教育发展很快,宗教职业者为数亦甚多,城乡各地清真寺普遍建立。

     甘肃回族的分布,自同治后再无多大变化,延续到1949年。解放以后,分别于1954年2月和1956年11月,在甘肃回族聚居最集中的张家川成立的回族自治区(1955年改区为县),临夏成立了回族自治州。

责任编辑 :奥斯玛廼
Array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甘肃 回族 历史

上一篇:回族的姓氏习俗
下一篇:黑龙江省回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