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伊斯兰教概况
分享到:
2010-05-22 10:24:17 【来源:穆斯林在线】 点击:
      据传说,元朝有一人,随蒙古军队从伊拉克巴格达来中国传教,名叫故不都兰巴尼,又名尔卜东赫麻尼,到西宁传教,是穆罕默德“圣后裔”、“先贤人”,后来死在西宁,“复命归真”。为纪念此人,元朝镇守西宁的西宁王速来蛮特在南禅寺后风凰山上修建一座“拱北”(圆顶坟墓)并立有纪念碑。碑文曰:“天方圣裔故土,布览巴尼尔卜都来青海嘛”。左右侧下面有四座坟,据说是跟随兰巴尼传教的人。主墓前用阿文、背后用汉文刻有“真一普照乾坤”,右侧汉文写着“梅香一点献诚心”,左侧面写着“真香一动显万物。”可见,这个“拱北”是为纪念“圣后裔”而建。这个“拱北”至今已有700余年的历史。明洪武年间,“平西候”沐英到西宁镇守期间和以后乾隆间李国柱主持下,都曾重修此“拱北”。清同治年间因兵燹被焚毁。由于各种原因,后来曾多次修建,而又多次拆除。根据现有资料看,兰巴尼是来青海传播伊斯兰教的第一个阿位伯人,南山“拱北”是我省最早修建的“拱北”。

    “平西候”沐英镇守西宁期间,还同当时西宁地区的土司冶正明共同主持,在明王朝“敕赐”修建清真寺的名义下,于洪武年间(公元1380年左右)开始修西宁东关清真大寺,这是青海省(有记载的)最早修建的清真寺。初由土司冶正明之兄冶正国为该清真寺世袭掌教。到了清光绪年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互相倾轧,冶土司被杀,西宁清真大寺也被拆毁。到清光绪年间,西宁已逐渐形成为回族聚居的地方之一。封建军阀马麒任甘边宁海镇守使后,曾于公元1914年下令重建西宁清真大寺,并兼任西宁清真大寺的董事长。

    撒拉族的一部分始祖,于公元14世纪前半叶,从中亚西亚撒马尔罕地方迁来青海。据该民族传说,是由尕勒莽、阿合莽兄弟二人率领十八族人,牵着骆驼,驮着故乡的水、土和《古兰经》(是撒拉族人民的珍宝,现由循化县妥为保存)。他们离开撒马尔罕之后,经过天山北路进入甘肃境内;随后来的另一部人则经天山南路进入青海地区。他们于明洪武年间(公元1370年左右)到达我省东部现今循化街子一带,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同当地周围的回族、藏族、汉族人联姻,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民族——撒拉族。撒拉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本民族的文字,由于长期同汉民族杂居的影响,撒拉族使用汉文字。

    在撒拉族聚居的村庄,都建有清真寺。据传说,撒拉族始祖尕勒莽就是享有盛名的阿訇。经过长期历史的发展,随着土地大量集中,封建经济和发展,土司为其封建领主、世俗首领,曾立衙门、设刑具,欺压、残害劳动人民;同时伊斯兰教也成为撒拉族人民精神支柱。到了清王朝雍正年间,逐渐形成了循化“内八工”和化隆“外五工”的行政区域划分;伊斯兰教统治教阶系统是“尕最”制度。“尕最”先是推选,后为世袭,即“世袭总理掌教”。“尕最”是十二工总掌教,是撒拉族伊斯兰教的最高首领、统治者,住在街子大寺,下有宗教“三长”又称“三头”,即:“海依”、“伊玛目”、“阿提布”。各负其责,海依负责念“呼图白”(劝导经);“依玛目”负责讲经(讲哇儿孜);“阿提布”负责领导教徒念经。各工均有海依寺,又称宗寺。每村有一小寺,称支寺,支寺属宗寺管辖,宗寺属大寺管辖,各工宗寺也有“三长”。宗寺的掌教,又称大教长或海依;副掌教,又称伊玛目;小掌教,又称阿提布。他们不是世袭,均由“尕最”任命。掌教控制清真寺的土地和财产,由其子孙相承,世袭罔替,形成了掌教兼地主的门宦制度。街子清真大寺的阿訇称为“大学阿訇”,各宗寺阿訇则称为“中学阿訇”,各支寺的阿訇称为“小学阿訇”。街子清真寺,是撒拉族从中亚撒马尔罕迁徙到达我省循化定居后修建的第一座清真寺。过去是统辖全县各宗寺、支寺的海依寺(点寺)。撒拉族群众都认为:“街子是撒拉族的总根,街子清真寺是祖寺,象征着撒拉民族。”街子清真寺长期保存其先辈尕勒莽、阿合莽从撒马尔罕带来的《古兰经》手抄本,这是该民族的历史珍宝。清代循化撒拉族的清真寺和宗教职业人员,据《循化志》记载:清乾隆年间有清真寺73座,宗教职业人员有300余人。到全国解放前夕稍有增加,清真寺74座,另有拱北22座。宗教职业人员增加到420余人。

    青海境内哈萨克族,原来住在新疆,由于不堪忍受新疆军阀盛世才的残害,遂于1934年,一部分哈萨克族相继向甘肃、青海境内迁移,在甘肃酒泉、青海湖以西一带定居下来。不久,在青海定居下来的这一部分哈萨克族群众,又遭马步芳的残害、屠杀,由1934年,1936年、1940年三次陆续迁入青海湖以西茶卡、尕斯、马海地区的哈萨克族一千七八百户,惨遭马步芳多次围堵杀害,到解放时,仅剩下600余户。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伊斯兰教 青海 概况

上一篇:浅议伊斯兰教对于保安族妇女的影响
下一篇:西安事变时的马步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