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之际青海、宁夏伊斯兰教的传播与发展
分享到:
2010-07-22 10:54:14 【来源: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点击:

元明之际,受蒙古人改信伊斯兰教的影响,青海、宁夏的伊斯兰教有了很大的发展,上至元安西王下至下层人民信仰该教者不断增多,并形成了三个信仰该教的民族:回族、撒拉族、保安族,是伊斯兰教在西北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阶段。伊斯兰教由西向东逐渐传播、发展,穆斯林东移也有一个渐进过程,且受元明两朝统治者对该教态度的影响。元统治者推崇伊斯兰教,重用穆斯林,明王朝对其压制、排斥,故元代穆斯林地位高于明代。


 伊斯兰教是公元七世纪初在亚洲西南部的阿拉 伯半岛兴起的一种宗教。创始人为阿拉伯半岛希贾兹地区的麦加人穆罕默德。约在唐初传入中国,元 朝大规模入华,明代在中国各地继续传播。本文试就元明之际伊斯兰教在青海、宁夏地区的传播情况粗陈管见,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伊斯兰教在青海的传播
  
  有元一代,青海地区盛行藏传佛教(又称喇嘛教),这是由元统治者的特殊政治支持引起的。史载“(元)世祖征吐蕃得喇嘛八思巴,尊为帝师,许其命与诏敕并行,历代帝后往而受戒,权与罗马教皇。埒时青海所属寺院林立,供养之费不可胜计。”[1](卷首3信奉番僧礼义沦丧时代•文帝P37-38)公元13世纪,蒙古军西征带回来大批以当地人民编成的“西域亲军”。元初,这些“西域亲军”随地入社,在西北屯田,分布在甘肃、宁夏一带,其中一部分逐渐移居到青海东部地区,使青海地区出现了伊斯兰教。马可波罗对此作记:申州省(今西宁)当地居民“大多数都是佛教徒。不过也有一些回教徒和基督教徒。”[2](P69)随着中西交通大开,一些信仰伊斯兰教的商人、工匠、学者、贵族等也来到中国。穆罕默德二十世孙,一个叫故不都兰巴尼的伊斯兰教“贤人”(教内仅次于“至圣”的上层人物),于至元十年(1273年),由巴格达先到云南,约十四世纪左右来到青海,成为西宁地区伊斯兰教的代表人物,后在西宁归真。元西宁王速来蛮特在西宁南山为其建“拱北”(主教的坟墓),称南山拱北,以作纪念。速来蛮,天历二年(1329年)封西宁王,投下所在为沙州路,辖区包括青海、甘肃的一部分和甘青交界处,于至顺三年(1351年)去世,在位22年,他支持伊斯兰教,故青海伊斯兰教在西宁王统治时有了一定的发展。

  元末,西域回回薛都尔丁受封甘肃行省佥事,明初归服后仍得授原职,令驻青海碾伯、巴州、米拉沟(今青海民和县内),其三世孙正式更姓冶,有明一代,世袭西宁府土司。今民和、化隆、大通等地冶姓回族,大都是薛都尔丁及其部众繁衍发展而来,所以民和就逐渐成为伊斯兰教在青海传播发展的主要地区之一。另外,有一小部分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在其首领尕勒莽弟兄带领下,由中亚撒马尔罕(今乌孜别克斯坦共和国境内),经天山南北两路向东迁移,辗转进入青海,在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街子一带定居下来,后来与附近各族融合,形成撒拉族。明嘉靖时,人口已达到一万人,虔信伊斯兰教。他们先辈东迁时携带的精制香牛皮装帧的《古兰经》,作为民族瑰宝世代收藏至今。另据《循化县志》载,撒拉族一个叫韩宝的的土司,于明太祖洪武三年五月归附明朝,此举有利于伊斯兰教的传播。

  元明之际,元初驻扎在同仁地区的包括被征的青壮年男子、被俘的妇孺、随军的工匠、商人在内的“探马赤”等信仰伊斯兰教的西域亲军与蒙、藏、回、土民族长期交往,自然融合而成了全民信仰伊斯兰 教的保安族。元代也是青海回族形成的重要时期。 约在元末明初,以伊斯兰教为纽带,经过国内外众多穆斯林与非穆斯林民族近百年迁徙、安居、繁衍生息,融会组合成青海回族。明朝实行移民实边政策明初,许多江南穆斯林被迁移到西宁卫及其所属之东都、贵德、同德等地,伊斯兰教也伴随着他们的迁移而得以在青海地区广泛传播。又洪武十三年的河州(今甘肃临夏)回民移居贵德,也使青海穆斯林人数增加。明洪武年间,西宁修建了东关清真大寺,循化修建有街子清真大寺。明中后期,西宁、大通、民和、循化等地也相继建造了一些规模不同的清真寺以致于清人记述说“青海回教甚盛,且有势力,其礼拜寺到处设立,接(按)其规模八十家以上者为上寺五十家以上者为中寺,五十家以下者为下寺,各县共计三百六十余处。”[3](卷三•寺院)伊斯兰教的迅速传播,使它在元明时期多种宗教流传的青海,逐步成为仅次于佛教的一大宗教。

  二、伊斯兰教在宁夏的发展
  
  伊斯兰教在宁夏的传播始于元代。主要来源于至元十年(1273年)的西域探马赤军在该地的随处入社。史载:因社会秩序逐步稳定,忽必烈下令“探马赤随处入社,与编民等”。[4](卷93P2356)公元1278年,在开城路(今固原县西南40里开城乡)设屯田总管府,大兴军屯。据《元史》载,从公元1278年至公元1296年,六盘山一带就有3万余人军屯。军屯和民屯中都有大量西域回回。佘贵孝同志认为“蒙元首脑在六盘山或避暑,或驻跸,大批探马赤军驻扎六盘山,并有回回兵留守,这些人中有相当数量者屯聚牧养,娶妻生子,就地或务农、或做工、或经商。”[5]这也是宁夏出现伊斯兰教的原因。

《马可波罗行记》描述13世纪70年代额里哈牙(今银川)宗教情况为:“居民是偶像教徒,然有聂思脱里派之基督教堂三所。”[6](P263)估计当约12741275年间马可波罗经过银川时,伊斯兰教还未传到该地。宁夏为西夏故地,西夏王室崇佛重教,一般民众也普遍信仰佛教。西夏亡后,西夏佛教衰落,藏传佛教很快传入,所以居民是偶像教徒。至元九年 (1272年)冬十月丙戌朔,忽必烈封皇子忙哥剌为安西王(12721278年在位),赐京兆为分地,驻兵六盘山。至元十年(1273年)夏四月,又以安西王分治秦蜀,遂置开城府。安西王冬住长安,夏住开城,《蒙兀儿史记•安西王忙哥剌传》所记其辖区为今陕西、甘肃、宁夏、四川、青海、西藏等省区。因其对伊斯兰教持扶持态度,故忙哥剌在位时,情形对伊斯兰教传播是有利的。不过,伊斯兰教在宁夏传播得以开展,应在忙哥剌之子阿难答(12801307年在位)继承王位后。阿难答是元朝本土惟一的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宗王。《多桑蒙古史》因此云:“今在此种东方地域之中,已有回教人民不少之移殖,……有成吉思汗系有数王,曾改信仰吾人之宗教,而为其臣民士卒所效法者,皆其类焉。”[7](卷一序言P8-9)还云:阿难答皈依回教,信之颇笃。他传布伊斯兰教于唐兀惕(原西夏,乃其封地)之地,其部下也大半信奉该教。故14世纪初,宁夏的伊斯兰教传播得到发展,穆斯林人口大增。伊利汗国的拉施特在其主编的《史集》中曰:“唐兀惕乃一幅员广阔的大国,……在该国中有4座大城,该处居民大多数为木速蛮,但他们的地主和农民乃为偶像教徒。”[8](P379)“木速蛮”指穆斯林。他不仅虔诚信仰并传播伊斯兰教,而且同佛教也有密切关系,以致于有人说他是佛教徒。如以纪念忽必烈和皇后为名,阿难答在他最后10年的黄金时代用了8年时间,在六盘山修建了延厘佛寺,《牧庵集•延厘寺碑》如是载:“大德八年,……安西王(阿难答)教于燧曰:吾由不忘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顺圣皇后深恩大惠,常请于帝,求即六盘,兴隆池园为寺,用资两皇冥福,以永帝之亿万惟年,制可。加赐黄金两计者二百五十楮,币贯计者五万,米石计者千四百五十,规制一以都城敕建诸寺为师而小之。”[9]德八年即1304年。阿难答还从遥远的高丽王朝征请高僧来元。实际上,这一切并不意味着阿难答虔诚的佛教信仰。在阿难答的政治生涯和日常生活中,宗教信仰及其相关活动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他谋求政治目的的主要手段之一。作为曾有机会问鼎皇位的宗王后代,他不甘心于家族政治势力的衰落为了夺得皇位,他利用一切可供利用的因素,积极参与中央王朝的政治活动,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当时在位的元成宗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投其所好且使笃信佛教的元皇族、权臣对己产生好感,只是阿难答实现自己政治目的的一种手段。

  有明一代,宁夏的伊斯兰教传播稳定发展。明初,不断有大批回回以归附土达的身份被安插在灵州、固原一带,与元代就居住在那里的回族相融合后来发展为回民聚居区,成为伊斯兰教传播中心。

  三、小 结
  
  总之,元明之际伊斯兰教在青海、宁夏的传播与发展情况有其一定的背景。首先,元明之际西北的伊斯兰教发展情况是自西向东逐渐传播的,土鲁番哈密由于地近中亚伊斯兰国家,故到明代已先后全民伊斯兰化,其统治者也信奉了伊斯兰教。靠东的青海、宁夏两地,尽管元明之际伊斯兰教都有很大发 展,穆斯林人口不断增加,还形成了三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但是影响不大,不占统治地位,佛教仍在该地盛行不衰。这可能也受元明二朝统治者崇佛的影响。其次,元明两代统治者对待伊斯兰教的态度不同。元代,元本土同西邻伊斯兰国家有了共同边界,并且同处于蒙古贵族的统治之下,所以,同伊斯兰世界的关系非常密切。而且,元代西北地区的政治形势有利于穆斯林大批来华,中外互往主要通过陆路进行,伊斯兰教在元朝政治和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大大提高。元统治者对伊斯兰教既依靠重用又压制,穆斯林上层是统治阶级的成员,权居势要,从整体地位讲,社会地位高于汉人。元政府的各种政治举措都非常有利于穆斯林仕进。元宗王对穆斯林态度虔敬,西宁王速来蛮为故不都兰巴尼修拱北就是一例。甚至元宗室安西王阿难答成了伊斯兰教徒。所以伊斯兰教的发展之迅速就可想而知了。在明代,由于对北部、西部边界尤严,又实行海禁,中国穆斯林同外界特别是同伊斯兰世界的联系被切断,中国伊斯兰教处于孤立发展的境遇中。明政府又实行尊崇、保护佛教的政策,这样,明与元对待回回的态度有了天壤之别。从文中可以明显看出统治者对伊斯兰教限制、不信任,而又加以笼络的态度。对此,《甘宁青史略》云:“明初于回族之来降者,待之虽而防之未尝不至。”[1](正编卷13.蒙起沙漠铁骑纵横时代•宋理宗P3)对西域回回使者,只让在边关城外等侯,不让入内,以防其窥探军情。《钦定续文献通考》据此亦云:“(建文四年)十月又敕宁夏总兵白福曰:‘回回来市马者须立官市于城外,定其价,官与收马为长久法,仍严出境之禁。’”[10](《市籴考•市舶互市》) 而且明政府没有在西北封回回官吏。实际上,明回回是被统治阶层,尽管也有一些回回官吏,也多技术部门如司天监,决不可能预闻要政,地位低于人。不过,明朝统治者也对伊斯兰教徒实行了一笼络,如好几位皇帝都曾支持清真寺的修建工作在移民实边过程中,为照顾其宗教习惯,把他们移到青、宁回回聚居区。这就使明代青海、宁夏两地伊斯兰教仍稳定发展。只是其势大不如元代。

  其次,也是最重要一点,元明之际青海、宁夏的伊斯教大发展,实际上是由蒙古人信仰伊斯兰教引起信徒生存的状况往往决定着宗教存在的状态。蒙统治者支持伊斯兰教,甚至个别宗王该信该教,因大大促进了伊斯兰教的发展。明政府是汉人朝对伊斯兰教持抵制态度,使其发展受到一定的抑制。

  参考文献:

  [1]慕少堂.甘宁青史略[M].兰州:俊华印书馆铅印民国二十五年(1936).

  [2]马可波罗游记[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3][清]康敷.青海志[Z].

  [4]元史•食货志•农桑[M].

  [5]佘贵孝.宁夏固原地区的回族[J].宁夏社会科学,1(3).

  [6]马可波罗行记(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司,1954.

  [7]多桑蒙古史(上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十五年一月.

  [8][波斯]拉施特.史集(第二卷)[M].北京:商务印书1985.

  [9][元]姚燧.四部丛刊初编[M].上海:上海书店,1926.

  [10]钦定续文献通考[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责任编辑 :奥斯玛廼

Array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之际 青海

上一篇:宗教建筑对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提升
下一篇:整合民间信仰于“大宗教”政策的框架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