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伊斯兰教派之争的历史渊源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教派团结
分享到:
2012-01-10 23:27:06 【来源:穆斯林在线】 点击:

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问题,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之一。我国是一个存在多种宗教的国家。世界上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我国都有悠久的历史。佛教已有二千年左右的历史,道教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伊斯兰教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天主教和基督教则主要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才有较大的发展,南方有些少数民族至今还信仰原始宗教。所以,无论是原始社会产生的自发宗教,还是私有制社会出现的人为宗教,在我国都还存在。这些宗教,经过漫长历史的传播、发展,其各种教条、教规、仪式、神学以及哲学等也不断完备起来,而且有一批专职的神职人员,从各方面影响着信徒的世俗生活。不少群众举家信教,世代相传,绵延不绝。特别是伊斯兰教对我国信仰该教的十个少数民族的影响极大,那里的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更加强了宗教的社会地位。

    我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各少数民族的总人口有一百五十五万五千二百多人(1982年人口普查数),占全省总人口的百分之七点九五。世界三大宗教在我省均有一定影响,特别是伊斯兰教和藏传佛教的影响尤为明显。其中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总人口有一百二十多万,遍布全省各地。自清以后,伊斯兰教问题一直是我省少数民族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解放以前的漫长岁月,由于历代反动统治阶级的欺压剥削和挑拨离间,使广大信仰伊斯兰教的群众,饱受民族压迫、宗教歧视和教派仇杀之苦。解放以后,在宗教问题上,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了信仰自由政策,有信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中,有遵行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遵行那个教派的自由,任何人不得强迫和歧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和或改变了以前各教派之间互相攻击、仇视,甚至械斗伤人等对抗局面,为促进信教群众的团结,共同建设社会主义,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时至今日,各教派之间因教义、礼俗的解释、遵行不同等原因而造成不团结的现象,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在一段时期内表现得比较明显。如各自都宣称唯本派才是真正的伊斯兰教门,而别的派别则是“外道”;在一些不同的礼仪小节上,更互相批判、否定,每每掀起波动。有些还把国外的教派与自己所遵奉的派别联系起来,以示 “正统”。凡此种种,对少数民族地区信教群众的团结,对开发民族地区的经济都是不利因素。为此,本文想就世界伊斯兰教第一次的分裂和对中国伊斯兰教有较大影响的苏非派、瓦哈布派以及中国伊斯兰教之争的历史渊源、特点、区别,作一概论与探讨,特别对社会主义时期如何促进教派间的团结,发挥宗教上层的作用,谈几点意见。目的在于使广大信教群众认清教派之争的性质及其危害,捐弃前嫌,求大同、存小异,加强团结,为开发大西北共同努力。

   (一)

    伊斯兰教在穆罕默德在世时,由于其创教的功绩和集最高宗教领袖、政治领袖、法官、军事长官于一身,受到阿拉伯半岛穆斯林的竭诚拥护,因而宗教内部没有发生任何分裂和斗争。同时也因为伊斯兰教当时正处在开创时期,频繁的对外战争,使大家无暇顾及内部的权力分配;而且穆罕默德是以“先知”的身份领导着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为统一阿拉伯半岛四分五裂的局面而奋斗。这样从外部和内部都没有提供产生分裂的土壤。也正是早期这种精诚的团结,为伊斯兰教最终在阿拉伯半岛取得统治地位,以及后来遍播全世界,到现在拥有近七亿①(有的材料说是十亿)信徒,并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伊斯兰教 之争 历史渊源

上一篇:防御伊斯兰革命:美国支持伊拉克进攻伊朗
下一篇:美国兵不止强奸了1个沈崇!在汉口,集体轮奸几十名中国军官的太太和武汉名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