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罕默德时代(610~632年)—伊斯兰教的兴起
分享到:
2012-01-10 22:47:55 【来源:穆斯林在线】 点击:

(三)中国

    位于世界东方的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在世界上有影响的大国。后来,穆罕默德在鼓励其弟子学习知识时,就以中国做例子。他说:“你们求学吧!哪怕远在中国。”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当时的中国在阿拉伯人看来离他们很遥远;二是古代中国就以有文化、有知识的国度而著称。因此,讲伊斯兰教产生前夕的世界形势,不能不谈中国。

    大约在公元前2200年左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王朝的开始,这标志着中国奴隶制国家的形成。

    根据古书记载,今河南嵩山到伊水、洛水流域,今山西南部,直到河北、河南、山东的交界处是夏人活动的主要区域。

    夏之后商王朝(公元前15233~前1028年)兴起,商人主要活动在黄河中下游。然后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8世纪)又代替了商朝,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周人主要活动在渭水中游黄土高原上。自成、康、昭、穆至共王统治时期,是周朝的盛世。到懿王时,内外矛盾交织并存,周王朝便开始走上衰败之路,公元前771年,申侯引进犬戎,人攻西周,杀死幽王于骊山下(今临潼附近),西周遂亡。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放弃镐京而迁都洛邑。从这年起到公元前47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共有140余国,其中重要的是齐、晋、楚、秦、鲁、郑、宋、卫、陈、蔡、吴、越等国。

    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为战国七雄历,史的开端,从这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这期间,各国混战不止,“战国”就由此得名。这个时期,是百家争鸣、学术繁荣的时期。墨子、老子、庄子、孔子、孟子等诸子百家纷纷登台亮相,对于政治、哲学、伦理等问题,各抒己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推动学术的发展。

 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公元前246一前210年)即位,吕不韦为相,不韦招天下宾客,意欲灭六国。公元前237年,秦王政亲自执政,以李斯为相,六国逐一被灭,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建立了一个以咸阳为首都的幅员辽阔的国家。这个国家的疆域东、南至海,西至今甘肃、四川,西南至云南、广西,北至河套、阴山、辽东。为了统治这个前所未有的封建大国,秦王政创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树立了绝对皇权,他兼采传说中三皇、五帝的尊号,宣布自己为这个封建统一国家的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即秦始皇),后世子孙世代相承,递称二世皇、三世皇……然而历史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秦始皇大搞文化专制,“焚书坑儒”,不得人心,至秦二世时,由于实行苛政,不久就灭亡了。

  取代之而起的是刘邦建立的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汉武帝统治的50余年(公元前140~前87年)是西汉王朝的鼎盛时期,也是封建制度下中华民族的一个蓬勃发展时期。这时儒家被定于一尊,开始成为中国的主导文化。后经王莽改制,不久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公元25年,刘秀在鄙南(今河南柏乡)即皇帝位(光武帝)沿用汉的国号,以这一年为建武元年。随后,刘秀定都洛阳,史称东汉。秦汉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处在成长阶段,统治范围包括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广大地区。作为中国主体民族的汉族,在这一时期形成了。汉朝在人口、财富、文化上比起罗马帝国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的丝绸很受罗马贵族的欢迎。中国的陶瓷已闻名国外,中国的国名China就由此得名。东汉末年,统治者趋于腐朽,农民处境日益恶劣,加之连年自然灾害,农民走投无路,到处暴动。黄巾大起义终于推翻东汉王朝。接着出现了封建割据的局面,三国鼎立之势的形成。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称帝,建都洛阳,国号魏。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世称蜀。公元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建立吴国。接着,三国之间,互相争斗,战争不断。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反映的就是三国之间战与和的复杂局势。最后,西晋统一了中国,出现了短暂的平静。可是“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不久又出现了南北朝时期的封建割据局面。

    经过长期的动荡与分裂,公元581年,杨坚建立了隋朝。589年(开皇九年)隋军渡江,一举攻下建康,消灭了陈朝。这样,历时200余年的分裂局面宣告结束,中国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封建社会的发展时期。

    隋朝建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措施,如巩固中央集权、减轻徭赋等,从而使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隋炀帝以两件事情而闻名:一是营建东京洛阳;二是开凿大运河。604年他下令营建洛阳。次年命令宰相杨素和著名建筑家宇文恺负责此事。每月征发丁男200万人修建,经过10个月修成。新的洛阳城位于旧城之西,规模宏大,周围50公里。洛阳成了全国政治、军事和漕运的中心。

    隋炀帝为了便利漕轮和军事运输,利用天然河流和旧有渠道,开凿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沟通南北的大运河。这条大运河北起涿郡(今北京)南抵余杭(今杭州),长达2000多公里,是世界上伟大的工程之一。它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于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起了很大的作用。

    隋朝对高丽(今朝鲜)发动了一系列战争。公元598年,隋文帝以水陆军30万人入侵高丽,因军中疾疫,失败而还,战土死者十有八九。611年隋炀帝在河南和江淮制造戎车5万乘,在东莱海口造船300艘,全国陆军113万都集中到涿郡。第二年隋炀帝又一次进攻高丽。陆军指向辽东,由隋炀帝亲自指挥;水军由来护儿率领,指向平壤。隋炀帝指挥的主力军攻辽东(今辽阳)不下,来护儿率领的水军也在平壤城下被高丽军打败。613年和614午,隋炀帝又两次侵入高丽,都以失败告终。

    隋末统治者的腐败越来越严重。604~610年,隋炀帝不断征发农民掘长堑,筑西苑,营洛阳,缮离宫,修长城……大兴土木,劳民伤财。隋炀帝每年远出巡游,大批士兵、官吏和宫女,前呼后拥,浩浩荡荡,有时一次达50万人。沿途郡县长官负责整修道路,准备山珍海味,疲于奔命。为了隋炀帝的挥霍,很多郡县强迫农民预交几年的地租。隋炀帝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穷兵黩武,国伤元气。为了躲避徭役兵役,农民不惜伤残自己的肢体,还称作“福手福足”。被奴役的人们不堪忍受压迫,纷纷起义。后来,太原留守李渊于618年夺取了各地起义军的胜利果实,推翻隋朝,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618~907年)。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版图辽阔、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到唐太宗李世民时代出现了“贞观之治”。唐太宗宣称他要“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以巩固其统治。唐朝在稳定国内局势后,继续隋朝执行征战政策。先后与东突厥,吐谷浑、吐蕃、高丽发生战争。在帝国西边,631年,唐军击败东突厥,俘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657年,唐以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总管,率军击败西突厥沙钵罗可汗、的军队于曳喹河(今额尔齐斯河)西。次年分别于碎叶水(今楚河)以东和以西的地方设置昆陵、漾池二都护府,以西突厥的贵族为都护,统辖各部人民。这是后话。伊斯兰教在唐代传人中国具体为哪一年,实在难说,因为文化传播是一个复杂的事情,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伊斯兰教在中国”中讨论。

    以上我们谈了罗马帝国、波斯帝国和中国,可以说是粗线条地勾勒出了伊斯兰教产生前夕的世界局势。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穆罕默德 时代 伊斯兰教

上一篇:近现代伊斯兰教——西方的挑战与现代复兴
下一篇:马步芳参加抗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