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强 :廊坊行记
分享到:
2013-07-05 09:14:23 【来源:穆斯林在线】 点击:

刘学强

 

     上周末接北京张阿訇的电话,说他要到廊坊会友,问我想不想一同前往。双休日闲来无事,就答应了,正好顺便了解一下华北地区穆斯林的生活及信仰状况。从北京南站坐动车二十分钟,即到廊坊。出了火车站,张阿訇的一同学杨老板早以迎候多时。坐上杨老板的车前往廊坊市内。交流中得知,这位杨老板曾和张阿訇一起在北京的某座清真寺做过“海里凡”(伊斯兰经堂教育的学生)。后来杨老板下海经商,在廊坊做起了清真糕点生意。厂子就在地处廊坊开发区的一个叫南营的穆斯林村落里。车行不多时,窗外熟悉的古兰经文装饰的门楣和广告招牌映入眼帘。直觉告诉我,这应该就是南营村了。
 

    我们先到食品厂参观,厂子规模不算大。不过,杨老板的办公室挺气派的,古香古色的,墙壁上挂有多副名人字画和古兰经文书法。聊了一会儿,时近中午,离开厂子到一家饭店吃饭。饭店在清真寺斜对面,走进店门,迎面是一块儿巨大的照壁,上边写着鎏金的清真言阿文书法。如此夸张地凸显伊斯兰的宗教标志,在河南也是不多见的,这似乎说明当地穆斯林浓烈的宗教情感。
 

    听杨老板说,今天清真寺为一位“海里凡”举行穿衣挂帐仪式,即,毕业典礼。之后坊上穆斯林欢送这位新阿訇到三十里外的某坊上就任阿訇,有几位朋友也去了,正在往回赶,稍候一会儿,回来大家聊聊。好奇之余,离开饭店来到斜对面的清真寺参观。这是一座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清真寺,寺内古柏参天,见证这座清真寺悠久的历史。礼拜殿后边高耸的望月楼令人仰止,仿佛是一座引人迷途归家的灯塔。礼拜殿前扯着一条横幅,写的内容是祝贺某某阿訇挂帐及荣任的贺词。寺院内稍有些零乱,可以想象数小时前,寺院里的喜庆恭贺之场景。看来,华北地区,伊斯兰经堂教育仍有生命力。而在老家河南,经堂教育几乎被新式经院教育所取代。遗憾的是,做为清真寺经堂教育升级版的经院教育理应培养出高素质的阿訇队伍,可培养出的几乎是清一色的淘金一族。因为对做为一种热门商贸外语的现代阿拉伯语的重视必然导致学生们原本的奉献主道的第一志愿被改变。

 

    回到饭店,几位送阿訇的“朵斯弟”(教胞)已经回来,有几位年龄和我差不多,经介绍,这几位都是生意中人,有一定的宗教素养,经常参与清真寺的事务。其中有一位马老板也是海里凡出身,现在街上开一家茶馆。吃过午饭,到清真寺做了晌礼。然后应邀来到马老板的茶馆喝茶。这是一家高档茶馆,我们被请到马老板的贵宾室,一座巨大而奢华的茶桌使我大开眼界。马老板亲自给我们倒茶,茶话由此开始。
 

    首先谈到当地穆斯林的经营环境,几位说,知感主,廊坊地处北京、天津交界外,离北京一个小时的路程,离天津半个小时的路程,商机无限。当地穆斯林仍然延续着传统的牛羊肉屠宰行业。生牛羊肉直接销往北京、天津。所以,家家户户经济方面都很不错。我问,为什么不搞些牛羊肉深加工之类的企业,那样,利润岂不更为可观?其中一位深有感触地说,历史上我们曾是富贵回回,因为那时我们重视文化,但现在,我们则小富即安,不是不想搞企业型的深加工,而是因为我们自身文化不够,眼界太窄,缺乏自信-----他举了个例子,说邻村一穷人家的孩子,全家人束紧裤腰带供孩子上学,现在人家的孩子当上了镇里的干部。穆斯林都办啥事,都得找人家点头哈腰。
 

    这是一个全国范围内回回民族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尽管穆斯林投入到市场经济的洪流中,在经营清真食品、畜产品加工,民族工艺品,交通运输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些大都属于技术含量少,投入规模小的传统行业,充其量只是小打小闹的手工作坊。人才的缺乏是民族经济发展的瓶颈,归根结底还是教育重视程度有问题。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廊坊行记 刘学强

上一篇:周末伊斯兰之旅
下一篇:宁夏打造“特色鲜明的穆斯林国际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