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历程》 两种启示之间
分享到:
2014-02-19 12:05:58 【来源:】 点击:
       海拉·本·艾祖尔夫说:第二天晚上,清真寺的老服务员把一本小册子交给我说:“你把这本书交给长老,为找它,我整整花了两天的时间。”我接过书,去了长老那里,当他看到我手中的书时,脸上露出喜色。

       长老——他们还是终于找到了,这不是他们的错,是我的错误,海拉啊!我大概在十年前写出了这本哲学简读,后来经我的许可,他们把它出版了,我手中只有一本,却不知放在哪里了。

       海拉——这本书有那么大的必要吗?让你苦苦的寻找?

       长老——必要倒是不太大,我是想简要地给你讲《觉醒之子》的故事。这本小册子中有那个故事的缩写。这样,我就不用花更多的精力去重新翻阅和缩写了。

       海拉——长老啊!据我所知,这个故事是伊本·突斐里撰写的一个幻想故事,难道追求真理的哲学,能在幻想编织的故事中孕育吗?

       长老——海拉啊!故事中的幻想的部分只是主人翁的名字和情节,假如你把他换成‘理性’,把他成长的孤岛想象成我们生活的大地,那么,这个故事不就变成了一个真实的历史了吗?其中没有任何幻想的成份。否则,“理性”和“主人翁”在故事中就失去了作用。

       海拉——长老啊!这怎么讲?

       长老——伊本·突斐里对认识论、存在论的观点及对信仰真主和崇高美德的立场在故事中得到了明确的表现。故事中要不是存在与伊本·西那等人的流溢说相一致的臆说,它一定不仅是由哲学揭示真主的故事,而且也是理性的故事,即说明理性是怎样在认识的道路上循续渐进、沿着哲学的步骤步步上升、最终认识了真主,认识了真、善和美的。

       在讲故事的大概以前,我想把伊本·突斐里在故事中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摆在你的面前,以便你从字里行间体味他的目的和思想。

       伊本·突斐里想通过故事证明下列事实:

    (1)在认识的阶梯上,理性徐徐升高的历程是:由个体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整体的思想体系。

    (2)人类的理性,毋须经过学习和引导,光凭真主在万物中的迹象,就能认识真主的存在,并且能建立一套确凿的证据。

    (3)在想象绝对永恒、绝对的无、无限、时间、固有、新生等问题时,理性往往陷入困惑,而且无力作出有效的论证。

    (4)无论理性倾向于世界的固有或新生,两种信念的必然结果都是一样的,即肯定真主存在。

    (5)人类靠自己的理性就能认识行为准则和社会道德原则,并知道以此装饰自己,懂得让肉体的欲望服从理性,而且还不剥夺肉体的权力,也不给它更多的自由。

    (6)伊斯兰教法倡导的和健全的理性自行认得的真善美是完全一致的,互不冲突。

    (7)完美的智慧在于教法所遵循的方式当中,即按人的智力水平要求人类,无须向他们揭示智慧的实质和奥秘。所谓善,便是对人类的利益,它在于遵守教法,放弃深究。

    海拉——我多么渴望阅读这篇奇妙的故事。

    长老——请听故事的大概:

    伊本·突斐里假设一个婴儿名叫“哈叶·本·叶格钻”(觉醒之子),被人遗弃在一个孤岛上,得到了一只母羚羊的养育。羚羊给他喂奶,照料他,直到他长大成人。他学会了动物的声音,当他看到它们有蔽身之衣,有防身之器,而自己却赤身裸体,两手空空时。他就用树叶及皮毛遮体作衣,拿木棍当武器。

    羚羊死了。它那无声无息把他吓呆了。他想找到其中的原因,但看不到表面有什么变化。他料想原因一定在内部器官中。于是,他用锋利的石块和竹片豁开羚羊的胸膛,见胸中有一颗心,表面完好无损。他又豁开了心,见左心室是空的,这才想,可能这心中居住的东西走了,才使羚羊丧失了生命。他不停的在考虑这个问题,最后认定,羚羊的实质是离去的那个东西, 而躯体只不过是其工具罢了。见羚羊的躯体腐烂后,他更加肯定了这一认识。他看到一只乌鸦在用土掩埋另一只死去的同类,就照样把羚羊埋了。

    后来,他发现了火,取了火种,反复的观察,又试着把海水抛到海边的动物投进火中。这样就学会了食肉和熏肉的方法。他对火的巨大力量感到奇怪,心想,可能从羚羊心中走出的跟火是同质料的。他不断解剖各种动物,研究这个问题,从而明白了许多器官的功能。他懂得应该给自己盖一间避身的房子,造一件防身的武器,用于狩猎。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信仰

上一篇:《信仰的历程》 信士的争论
下一篇:《信仰的历程》 从巴兰山到阿尔卑斯——光上加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