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六甲寻访郑和的足迹
分享到:
2015-01-24 17:46:34 【来源:】 点击:

 

在马六甲的郑和文化馆里,人们在观看有关这位航海家的视频。

马来西亚马六甲——郑和是中国明朝的宦官,也是一位航海探险家,他率领着满载瓷器的船队抵达了非洲和阿拉伯半岛,把长颈鹿带回了中国,同时也在东南亚航道的沿岸修建了城寨。

其中一个热带基地就位于马六甲,现在它是马来西亚西海岸边上一座规模不大的城市,保留着粉红色的葡萄牙殖民时期建筑、中国商人的宅邸,以及印度教和佛教寺庙。

15世纪时,它是贯穿中国与印度洋西部沿岸的的中间点。郑和船队的水手在马六甲海峡修建了房屋和仓库。从中国出发的船员,只有十分之一回到了中国。

目前,在马来西亚及其有着很多华裔人口的邻国新加坡,一些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努力要让郑和的名字成为马六甲的代名词,正如他的名字一直与中国紧密连系一样。马六甲至少有两家宾馆以他的名字命名。在老城区的一个十字路口,矗立着一艘中式帆船的巨大复制品,上面覆盖着广告牌。

但是,才是郑和热再次兴起的真正体现。它是一处不规则的红色二层建筑物,前面有八个门面。其目的是向游客明确介绍郑和的生平和那个时代,其中包括他在马来西亚停留期间。这个文化馆的魅力和声誉传回了郑和的祖国:去年,中国共产党最高层官员参观了这家文化馆。

“郑和对马六甲帝国贡献良多,”文化馆创办人说。他是新加坡学者和企业家,也是国际郑和学会会长。“如果没有明朝的支持,马六甲的历史就会改写。”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历史学家郑一钧说,郑和给这片区域带来了中国的生活方式。“在马六甲当地的历史,这种影响很明显,”他说。“在这段时间里,人们开始穿中式服装。中国人也和当地人通婚。两种文化发生融合,中国人成为了当地社会的组成部分。”

郑和文化馆是在官厂旧址上修建的,它在河的西岸设有库房和粮仓。曾陪同郑和三次下西洋的马欢是名阿拉伯语翻译,根据他的记录,有一道内墙保护着库房,外墙则围绕整个建筑,带有四个瞭望塔。带着铃铛的卫士在夜间巡逻。

,马欢还写道,镇上有“老虎变成的男人;他们进入集市,混迹于人群中;他们被认出后,遭到了捕杀。”

郑和文化馆正式开放是在2005年,郑和首次下西洋的600周年。从1405到1433年间,郑和七次下西洋。在最后一次回国途中,62岁的郑和与世长辞。同船船员用白布将尸体包裹好,抛入海中。

郑和文化馆兴建的时候,工人在工地发现了五口古井。其中两口中有明代文物,包括瓷器碎片。其中一口井位于文化馆大堂的咖啡厅。井的内壁以花岗石块衬垫。“在郑和去过的各个地方,都发现有这样的做法,”陈达生说。

提到郑和,可以引起人们的强烈反应。很多中国人对他心怀崇敬,称他是一位先驱者,让中国暂时性地成了海上强国。在西方,郑和的功业一直是人们争论的话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拜加文·孟席斯(Gavin Menzies)的畅销书所赐。这本2002年出版的《1421:中国发现世界》(1421: The Year China Discovered the World)遭到了很多历史学家的批评,因为它在证据很不充分的情况下,就断言郑和的海上行程远远超出了东非,到达了美洲,比克里斯托弗·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还早数十年。
但没有人会怀疑郑和到过马六甲,他至少五次抵达这里。“郑和在这里的时候,就住在这栋建筑里,”文化馆导游戴维·霍尔(David Khor)说。“他建起了马六甲。之前它是个又小又落后的地方。”

陈达生说,在马六甲,95%以上的清真寺都深受中国建筑的影响。更重要的是,郑和与当时的中国统治者明成祖协助了马六甲当地人抗击暹罗王国。

“明成祖承认当地的部落首领是王国的统治者,”中国历史学者郑一钧说。“在此之后,暹罗就不敢再侵犯马六甲了。马六甲人认为是郑和帮助他们获得了独立,将他铭记在心。”

马欢写道,郑和赠给部落首领“双台银印、冠带袍服”。然后,在当地“建碑封域”。

文化馆里的展品呈现了郑和故事的其他层面。1431年,在最后一次前往非洲之前,郑和向福建的一座寺庙赠送了一口钟,以祈求一路平安。一个玻璃柜里陈列着那个时代把男孩变成宦官的工具:一把匕首、一根绳子、一支蜡烛和一个缸子(用来盛放割下的私处)。“没有麻醉剂,没有止痛药,”霍尔说。“非常痛苦。”

郑和出生于中国西南部一个显赫的穆斯林家族。13岁时,他被来犯的明军俘获,成了一名宦官。之后,郑和侍奉朱棣,也就是后来的明成祖。

对中国人而言,郑和的声誉在于其充当了明朝的和平使者,寻求与遥远的王国建立邦交。随着当今中国的崛起引发与其他一些亚洲国家的摩擦,一些学者以郑和为例,证明中国在历史上向来以世界和平为目标。

“欧洲人通过长途航行掀起了腥风血雨,一路强取豪夺,”厦门大学历史学教授庄国土说。“郑和跟他们有着本质的差别。”

不过,另有一些学者认为,郑和的航海实际上是由士兵进行的军事远征,代表的是明王朝奉行的扩张主义。“它们是带有战略目标的军事任务,”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的学者(Geoff Wade)在该校亚洲研究所(Asia Research Institute)于中写道。

韦杰夫说,郑和在马六甲筑造的城寨证实了探险行动的军事本质。“要用这些庞大的舰队维持周边地区的‘大明’统治,打开通过印度洋前往非洲的通道,在今天的东南亚一带修建中途集结地是有必要的,”他写道。

但陈达生说,这种军事化的、“混乱的”、痴迷于西方所说的“零和博弈”的全球秩序,是今天才有的。他说如今“你必须征服你的对手,而不是本着郑和精神去寻找一种共同受益的解决方案。”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马六甲 郑和 航海家 郑和七下西洋

上一篇:法国结怨阿拉伯世界上千年 曾充当十字军先锋
下一篇:巴黎恐怖袭击事件背后的五大根源因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