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川清真食品
分享到:
2017-05-05 19:59:46 【来源:】 点击:


  “民以食为天”。清真食品译为阿拉伯语“泰阿姆伊斯兰”。回族作为中国公民的一部分,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的清真饮食文化也同其发展历史一样,起源于唐代,发展在宋、元时期,定型在明朝,到近代形成完整的体系,并以伊斯兰教规为依据,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不断总结、创新、发展和完善。同时,在与当地汉族群众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吸收了汉族饮食传统及烹饪技术之长,使清真饮食品种更加丰富,如清真月饼、饺子、元宵、粽子等原本是汉族的食品。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的回族食俗有其鲜明的民族特点,也渗透着西北回族的共性,即以面食为主,口味比较重酸辣,喜欢吃牛羊肉,且特别重视饮食的清洁卫生。据不完全统计,张家川清真食品有十大系列四十五个品种。面食中,干面锅盔、油锅盔、油香、油饦、油切、馓子、花花(油炸的各种花型的面果子)、出汤面、麻食、面鱼、醋粉、凉粉、各类甜食糕点等,形式多样、独具特色;荞面寸寸儿、玉米面、莜麦面馓饭、搅团(在开水锅里撒下面粉,搅成糊状,稀为馓饭,稠为搅团)等传统家常饭,味美可口、富有营养;油面子(油茶)、炒面(一种熟面)等可冲饮食物,味道爽口、营养丰富、便于携带、久不变质;炒面、炝锅面、烩面、氽面、扯面、拌面、酸汤面、碎面、出汤面、麻食、面鱼、麻辣串、砂锅、豆腐脑、羊肉串、豆浆、烧烤等,烹饪考究,口味独特,各具特色。

  张家川清真面食品种之多、花样之新、味道之香、技术之精湛,令人叫绝,无不凝结着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成为当地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回族喜吃牛、羊、鸡、鸭肉,忌吃猪、驴、骡、马、狗肉及自死物,以牛羊肉为主的清真菜独具特色。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的回族菜肴在继承和发扬其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各地菜肴的精华,融合、吸收其特点,花样品种不断推陈出新,创制出色、香、形、意俱佳,具有独特风味的各类特色菜肴。张家川的回族传统宴席“十三花”、“十全”、“四盘子”等别具特色,是待客的最上佳品。还有独具张家川地方特色的“碗儿菜(烩菜)”,一人一碗,吃来爽口、方便。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伊味思清真食品有限公司根据穆斯林的习俗,选用经检疫的优质牛、羊、鸡、兔肉为原料,辅以多种天然香料,用科学的食品加工技术研制的清香牛肉、麻辣牛蹄筋、红烧牛腩、香酥鸡、美味兔肉等新产品,肉嫩味美、口味绵长、风味独特,具有保质期长、携带方便、物美价廉等特点,先后荣获甘肃省、天水市“名牌产品”奖。不仅畅销于天水、兰州、西安、北京、新疆、宁夏、深圳等地,甚至远销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深受消费者青睐。是人们走亲访友的最佳礼品、外出旅行必备的快餐食品。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的各种清真风味小吃千种百类,令食客惊羡不已,各种菜肴味道鲜美可口,久食不厌,为广大穆斯林和非穆斯林群众所青睐。无论是起源、原料、特点、烹饪方法,还是口味风格都渗透着张家川的地方和民族特色,是其千百年来智慧与文明的体现。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清真饮食作为一种饮食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并以饮食唯良、必慎必择、严格卫生、讲究营养和注重保健成为清真美食百花园中一丛绚丽的鲜花。

  为了将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全力打造成“中国西部清真食品城”,张家川县于2007年7月19日成功举办了“中国•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首届关山花儿会暨清真食品节”,原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膺宣布首届关山“花儿”会暨清真食品节开幕。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胡慧娥,甘肃省军区原副政委杨耀春,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原中共天水市委书记虞海燕,原天水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广智等市四大组织领导,离退休老干部,市直有关部门、驻市部队、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周边县区、省内民族州县和国内回族自治州县的负责人,省内外部分作家、诗人和专家学者等出席了开幕式。张家川清真食品从此名声大振,享誉省内外,成为盛开在中国西部清真食品园中的一朵奇葩。

Array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食品 张家川

上一篇:张家川回族的传统饮食“十三花”
下一篇:张家川“口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