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良骏阿訇魅力穿射五十年
分享到:
2017-02-02 16:00:29 【来源:网络】 点击:

五十年之后的今天,当中国穆斯林的精英阶层津津乐道于“真纳”、“哈桑·班纳”、“赛义德·古图布”等名字的时候,在西北穆斯林民间底层却久盛不衰地流传着这样一个名字:马良骏。

他不是一个胸怀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也不是一个掀起狂波巨澜的革命家;不是一代破旧立新的理论宗师,也不是一位纵横捭阖的社会活动家,甚至他一生也未曾跨出国门实现朝觐的功课……

然而,他却牢牢持守住了两个字:阿訇。这是一个在中国穆斯林传统语境里与“尔林”、“操守”有关的名词。

他的两脚稳稳踩住了一块大陆:民间。来之于民间,终其一生沉融于民间,归之于民间。

他所走的,是一条中国穆斯林的路——

生于一个国家与教门同时高倡革命、慷慨激昂之气弥漫的年代,他一生没有离开过寺坊一步,讲经著述、传布教授,枯守着寂寞,澹泊了名利,将满腹经纶、一己生命蹉磨在激烈、嚣闹背后的一角。

一生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却一刻也不敢忘记身为学者的使命。四十年间成就著作三十余部,甚至身陷囹圄依然著述不辍——直到今天,“小马阿訇的克塔布”依然流行于中国西北的每一个穆斯林聚居区的坊间书肆,指导着信仰,教化着心灵。

焚膏继晷、心血耗尽,他毕生着笔的多是信仰常识、实用教法和基础教材的译解编辑,甚至不惜一再弃成稿而开新篇,只为初学儿童能够读懂。从未将笔触伸向古兰注解、圣训编纂等深奥领域,不求建功立言,无意于煌煌巨著——因为他知道那个时代的穆斯林百姓最需要什么。

东未过西安、西未出伊犁,更谈不上在什么名门黉宫深造,他却娴熟运用四种语言写作、创造了同一本著作里“四璧对照”的奇迹。他辞藻华美、修辞典雅的阿语书信让今天阿语科班出身的青年学者难辨门径,埃及和沙特阿拉伯的阿拉伯语言文学教授评价:“中国谢赫穆罕默德·优素夫的阿拉伯语文笔好得简直令人难以相信,他肯定毕业于埃及的爱资哈尔大学……”

痛心于兵燹杀戮、悟透了前定命运,他一生致力于阐发伊斯俩目和平真谛、宣传穆民维和责任,解明“回回”、界定卡非勒,调和矛盾倡扬宽恕。主麻日施济不分回汉,同桌招待锡伯族乞丐,资助落难汉民母子……不仅嘉言懿行,更见远见卓识。

面对外寇入侵、祖国危亡,他慨然以七旬老弱之躯要求奔赴前线抗日;四面楚歌、生灵危悬之际,他挺身而出,不计身家性命,游说同胞弃干息戈,救新疆四百万各族人民于涂炭;帝国主义破坏和平、意指中国,他四处奔走演说、呼吁教众捐购三架“伊斯兰号”战机,支援抗美援朝……

身处政权频迭、群凶撕扯的乱世,他一生小心翼翼地规避着政治,却被底层民众的热爱推上政治争锋的风尖浪口、推进当政者的视野,一次又一次成为各种政治势力争抢的对象、成为各种阴谋阳谋瞄准的棋子。一生云霄深渊,晚年致师弟的秘信中,给中国穆斯林留下了意味深长的叮嘱:“你们不要陷入世界末日政治之争的旋涡……”

……

1957年,狂澜将倾,马良骏安详归真。也许是真主的疼慈——为疼慈中国穆斯林而降生了他,为疼慈他而召回、使他免遭凌辱与迫害。

五十年的时光湮灭了许多、改变了许多,也散尽迷雾、凸现了许多人和事的价值。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里纪念马良骏,也许比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更为重要、更具意义。

今天,我们深情回望马良骏——一代人民学者的动人魅力穿透五十年的风雨云雾,依然照耀着我们今天的道路。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马良骏 阿訇魅力

上一篇:李华英:经堂里走出的翻译家
下一篇:马良骏阿訇简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