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洗礼!中国最缺的,就是这种电影——《清水里的刀子》
分享到:
2018-03-30 15:46:30 【来源:】 点击:
最初听闻《清水里的刀子》这部电影,是通过它的执行制片人王磊之口。届时,还是2016年韩国釜山电影节期间。数日后,电影节落幕,《清水里的刀子》荣获这届釜山电影节最高奖新浪潮大奖,瞬时赢得了不少掌声。

电影《清水里的刀子》在釜山国际电影节

釜山电影节评委会这样评价:“王学博的处女长片《清水里的刀子》讲述的是一位中国山村里的老人因为当地祭祀的传统,要宰一头牛,但由于牛与他之间的深厚情谊而进退两难的故事。西海固风景入镜,仿佛一帘幕布,把一切都显现在主角风刻般的面庞上,将简单却艰辛而充满仪式的一生同如影随行的死亡相连,刻画了悲伤而自由的诗样寓言。”

 

电影《清水里的刀子》2018年4月4日清洁上映

作为一位青年导演的长片处女作,这无疑是莫大的荣耀;更何况,还有尔冬升、张猛、万玛才旦三大知名华语导演担任监制。继釜山电影节之后,还在夏威夷国际电影节荣获了“评委会最佳摄影特别奖”和“亚洲电影促进奖”,在伊朗曙光旬国际电影节荣获宗教精神奖,以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评委会的特别奖等等。


电影《清水里的刀子》2018年4月4日清洁上映

时隔两年,《清水里的刀子》终于要上映了。4月4日,与忻钰坤的《暴裂无声》和马凯的《中邪》定档在同一天。这样的选择,仿佛是几位青年导演之间秘而不宣的默契。

影片《清水里的刀子》改编自回族作家石舒清获得鲁迅文学奖的同名作品。作为更以情感力量取胜的电影,《清水里的刀子》的故事其实非常简单,讲述的是一位宁夏西海固地区的穆斯林马子善,在老伴去世后,决定宰杀陪伴自己多年的老牛来搭救亡人的故事。



电影《清水里的刀子》2018年4月4日清洁上映

在真正直面这部电影之前,我还忍不住先去看了同名原著短篇小说,被小说的结尾深深震撼到:
那天夜里星星密缀了天空,使整个天空显得沉甸甸的。没有风,偶或撞到极细微的一丝,倒给人一种担心与警觉。夜深的时候,马子善老人顶着满天星光悄然钻到牛棚里去,直到寺里喊邦克时才钻出来,他的脸有些苍白。……他觉得这牛是在一个难以言说的地方藏着,而只是将头探了出来,一脸的平静与宽容,眼睛像波澜不兴的湖水那样睁着,嘴唇若不是耷在地上,一定还要静静地反刍的。他有些惊愕,他从来没见过这么一张颜面如生的死者的脸。



电影《清水里的刀子》2018年4月4日清洁上映

这一刻的“颜面如生”,让我仿佛重回当年第一次看贝拉·塔尔封镜之作《都灵之马》时的震撼感受。使我不禁忧虑,这样的文字究竟该幻化成怎样的影像,才不至于折损原著本身的独特魅力呢?

所幸,“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王学博导演,在心怀大师经典的同时,创作上也没有丝毫避退,而是极尽全力地呈现了他心目中这则民间传说的模样。



电影《清水里的刀子》2018年4月4日清洁上映

直到后来,有幸让贝拉·塔尔本尊看到这部电影,大师以“有着非常执着的信念和深沉情感”盛赞了《清水里的刀子》,无疑是对影片最有力的褒奖。

每一位导演的诞生,终究都离不开处女作的锤炼。不得不说,《清水里的刀子》虽为王学博导演的处女长片,却已然展现出难得的沉稳气象。这种沉稳,从当初决定改编这部80%都是心理描写的小说那一刻起,就已然注定。



2018年3月27日,电影《清水里的刀子》西宁点映暨主创见面会,资深媒体人马有福与万学博导演互动。

在拍摄过程中,为了展现主人公心思很重、不善表达的性格特点,甚至删掉了几乎大部分台词,全然依靠影像本身来呈现人物。按王学博导演的话说:“我觉得用台词就违背了人物性格,更想通过构建影像的方式去刻画他的心理。”

而纵观《清水里的刀子》的影像风格,无论对创作者还是观众而言,同样算得上是一种挑战。比如精心构建的4:3画幅,尽力将画外空间留给声音,距离上也更贴近人物。从影片最终呈现上看,我们也能看出对米勒和怀斯经典名画的借鉴,熟悉两位画家的影迷,或许能看出米勒《拾穗者》或怀斯《克里斯蒂娜的世界》的影子,涌动着古典主义气质。



2018年3月27日,电影《清水里的刀子》西宁点映暨主创见面会,资深媒体人龙仁青与万学博导演互动。

另一个挑战便是长镜头,它既是创作者观察世界的眼睛,也是男主角感受周遭世界的出口。不动声色的长镜头,游移在宁夏西海固的内陆风貌之中,时而凝视,时而缓慢摇移,正如马子善老人的内心,平静中带着悲悯,继而又衍生出强大的生命力。在我看来,《清水里的刀子》所呈现的便是一种舒缓镜头下的美学风格,是让人身临其境的“沉浸式”表达。


2018年3月27日,电影《清水里的刀子》西宁点映暨主创见面会,观众与万学博导演互动。

这样的美学风格的选择,与影片所传递的信仰不无关系。身为穆斯林的马子善老人,与他畜养多年的老牛之间,仿佛有着一种宿命的勾连。垂暮的老人与通灵的老牛互为参照,就像余华《活着》的结尾,荡涤在人与牛之间的是信仰的力量。老牛如同救赎者,执着地活着,坦然地死亡,它的勤勉而厚重的一生,正如老人这生老病死的一生。


2018年3月27日,电影《清水里的刀子》西宁点映暨主创见面会。贤彪摄

王学博以非常纪实的风格,展现了这场神秘的民间传说。借由那把极具点睛效果的“清水里的刀子”,以求完成对神性与灵性的捕捉。三天三夜不吃不喝,以便让自己有一个清洁的内里去迎接死亡庆典,这便是老牛在弥留之际的抉择。关于生命与死亡的思考,也最终有了丰满的落足之地。正如人说言,《清水里的刀子》最让人动容的,便是它静默而强烈的情感及其内蕴着的宗教般的生命境界。


2018年3月27日,电影《清水里的刀子》西宁点映暨主创见面会。贤彪摄

问及导演当年为何会选择拍摄这个回族题材的故事,王学博说,早在2007年,他曾经有个回族的同学叫石彦伟,给他推荐了这篇小说。当他第一次看到这个描写宁夏西海固的故事时,就觉得很喜欢,内心被震撼到。后来就在穆斯林网站上发帖找参与者,并联系了石舒清老师,之后又经历了从短片到长片的演变,以及演员罢演的波折,直到2015年才终于拍出来。所幸,一切努力与等待都没有白费。


2018年3月27日,电影《清水里的刀子》西宁点映暨主创见面会。媒体人静候影片开映。贤彪摄

在我们心目中,关于西北地区的电影不乏很多经典之作,比如陈凯歌早年的那部《黄土地》,或者前几年陈建斌执导的处女作《一个勺子》,等等。但纵观整个中国电影市场来看,展现西北风貌的电影依然凤毛麟角。

无疑,《清水里的刀子》所呈现的西海固的生活,让我们对这片净土有了更扎根大地的想象,也更加了解到西海固底层回民的现实生活状况。在这片土地上,人与自然的命运被彼此捆绑,浑然一体。我想,这也是为什么王学博会选择拍西海固的重要原因。

正如他所热爱的那些大师,无论是希腊的安哲罗普洛斯、前苏联的塔可夫斯基,还是伊朗的阿巴斯、台湾的侯孝贤,他们的电影也都始终与自己所生存的土壤紧密相连。老塔即便逃亡到欧洲,拍出来的电影却永远都充满乡愁;安哲则总是习惯性地在作品中融入希腊所独有的艺术文明;阿巴斯镜头下的伊朗高原、侯孝贤凝视下的台湾乡土,同样都是大师们戒不掉的作者性标识。

而尽管《清水里的刀子》还只是王学博第一部电影长片,但我们显然能够得见他对于自我创作意识如何投射到影像上的努力。这也是当下大部分国内青年导演所欠缺的品质。

无论是文学改编,还是自主创作的故事;无论选用职业演员,还是非职业演员;一部电影好坏与否,终究还在于影像传达的完成度,究竟离你想象中的有多远。从这个角度而言,《清水里的刀子》已然不简单。


文/匣中剑  转自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
Array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清水里的刀子 王学博 西海固 回族 电影

上一篇:马有福:刀子般的坐标——电影《清水里的刀子》观后
下一篇:沙特国王图书馆北大分馆开馆 成为中沙友谊新象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