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的回民何处来?
分享到:
2018-12-04 02:54:57 【来源:渭南文坛】 点击:


同治初年渭南县回村众多,遍布渭河两岸,有回民三万余人。清同治年间,发生持续十年之久的陕甘回民起义,渭南县是回民起义发生最早地点。

在大荔八女井和渭南孝义镇的反地主团练斗争,揭开了回民大起义的序幕。渭南仓头镇人任武率仓头镇一带回民,杀死团练大臣张芾,成为首义渭南地区的领袖之一。洪家村人洪兴,是渭南县衙差役,在回民中有威信和号召力,也是起义初期领导人之一。马彦英是渭南乔店人。马玉良是渭南北村里人。回民歌谣里说:“乔店村马彦英英雄好汉,北村里马玉良执掌兵权”。渭南回民起义领导人除上述以外,还有阎兴春、蓝明泰等。

起义军迅速扩大至10余万人,组成18个大营,由任武、赫明堂等分别统率,并推洪兴、任武为帅,统一指挥,一时形成了“东南西北,云起响应”的局势。渭南成为东路回民起义的中心。

左宗棠平息起义以后,9480名渭南县回民,被迁移安插到现宁夏自治区泾源县。一小部分渭南回民撤退到中俄边境的托克马克,其后代被称为东干人。至今有的仍以原村名称呼新建的村庄。当地方言、民俗也和渭南十分相近。

同治回民起义失败后,渭南县境内回民绝迹。临渭区目前有回民2500余人,主要是在民国时期,从河南、河北、西安等地迁移而来。其中河南籍回民占回民总数98%以上。另外有三户姓“从”的回民来自河北沧州。

民国时期,河南水旱迭起,饥荒连年,军阀混战不断。花园口黄河大堤决口后,郑州、荣阳、洛阳有相当数量的回民,逃荒投奔已在渭南县落户的亲戚、乡亲。此后,又有许多河南回民陆续来到渭南。

河南回民来到渭南后,最初是在今临渭区文化馆东的一个回民食堂后边做礼拜,由几位年长的老回民带领露天进行。民国21年,在现今渭南市西安路小学旁边,集资修建起清真寺。大家都在清真寺周边围寺而居。民国31年,另有百余回民从河南逃难到渭南城区,集居在一青里一带。

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西安回族实业家白楚珍自上海回陕,在现今的临渭区刑警大队家属院位置,开办南棉花打包厂,由其儿子白毅青经营,将籽棉加工为絮棉,销往江、浙、沪纺织厂。南打包厂建成后,西安坊上有一部分回民闻讯前来,大多以经营餐饮业及民族小吃为主,也有一小部分进厂打工。其中打工的回民有三四十户,六七十人。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渭南 回民 历史 同治 民国 清真寺 实业

上一篇:打过长江去 “伊斯兰的英雄”血染战船
下一篇:回族和汉族的历史渊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