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真
张维真,回族,甘肃临夏人。中国著名的穆斯林学者。 1963年生于甘肃临夏(河州)。 1982—1985年,在临夏外国语学校(原中阿学校)学习。 1986—1992年,学习于巴基斯坦国际伊大阿拉伯语言文学系。 1993—2004年,相继任教于甘肃临夏外国语校、广河外语职业学校等。 2004—2010年任纳家营伊斯兰文化学院院长。 2010年10月,任临夏外国语学校校长。
热门排行
张维真:一个时代的符号—白哈阿訇杂忆
分享到:
2018-07-24 07:39:19 【来源:】 点击:


一个时代的符号                    

——白哈阿訇杂忆
 

恩师离世已经整整七年了,我漫游在回忆的大海,去追溯恩师生前的一些事迹,忽然觉得,恩师就是一个时代的符号,改革维新时代的标记。

虽然他的观点和思想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但他的经历具有思想史的意义。以后的时代里,谁要写西北穆斯林思想和文化的变革,特别是1980年代到2000年左右的这段历史,恩师白哈阿訇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一、曼拉时代与《伊联报》

起初的恩师,与一般学经的曼拉没有什么区别,先是学习阿语字母,然后是千篇一律的词法、语法,接着是严格到呆板的经堂语式讲经。

记得恩师说到当时学词法(索尔夫)时闹的一些笑话。

那时候,开始背词法,一般都先要背ضرب(打)这个动词,。按现代教学模式,ضرب的词法是这样叙述的:“过去式动词、第三人称、阳性单数”,而当时恩师他们学的经堂教育模式,它的词法的表述是:“一个男人打了、非尔里的马咀”,ضربا 是“两个男人打了、非尔里的马咀”,ضربن是“一些的女人打了、非尔里的马咀”,乃至过去式动词的14个人称变化都以这样的模式完成。

于是恩师和他的小伙伴们展开“丰富”的想象:非尔里的马咀肯定是个坏人,要不然,怎么会经常挨打,不管男人还是女人都在打他?对这种表述的实际意义,直到后来才恍然大悟。每当说到这个故事,恩师就露出灿烂的笑容。

恩师提到当时所受经堂语讲经模式,说如果哪个学生自行变一下翻译方法,甚至哪怕丢了一个代词,“老师会打断你的筋”。比如古兰经节文 فاعلم أنه لا اله الا هو (你要明白,除他以外,没有受拜者),必须翻译成“你知道此事着,的实,事情是,没有个应受拜的主,除非是他”。一个代词、一个强调语都不能少,否则棍棒伺候!

至于为什么求学,伊斯兰的宗旨是什么,教派斗争的根源在哪里,中国穆斯林迫切需要的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似乎与当时的教育模式没有任何关系。诚如思想家陈克礼所说,“念了几十年经的人,为什么没有彻底搞懂教义?”“闹教派者,各说各的对,究竟谁的对?”

这样的氛围中,有一天恩师无意中读到一份《伊联报》,其中有一篇《埃及穆斯林青年进行曲》:

“我们是伊斯兰的生命,我们是穆斯林的先锋,我们是拥护正义的英雄,我们有钢的意志,火的热情,仁慈的心胸……”

在一个除了词法语法、除了按部就班的讲经别无选择的教育环境,读到这样富有生机的文字,是何等的震撼与感动!于是,陈克礼这个响亮的名字,深深刻在恩师的脑海里。

恩师的哥哥马志仲,是临夏的民间活动家、哲人,中正思想的最早接触者和阐发者。早在1956年,他就与陈克礼有了书信往来,使临夏的一批仁人志士,很早就接触到陈克礼及其思想,恩师(马志信)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

《伊联报》到达恩师手中,是马志仲与北京友人联系的结果。后来他们才知道,它的主编就是陈克礼,《进行曲》就是陈克礼的译作。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阿訇 符号 时代 张维真 白哈 西北穆斯林 满拉

上一篇:张维真:习惯与教门
下一篇:张维真:恩师杂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