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兰色清真寺
2012-10-16 16:57:40   来源:蓝色心情   评论:0 点击:

上一张
分享到:
查看原图

      哈尔滨市清真寺位于道外区南十二至十三道街之间,于1935年建成,是哈尔滨市一类保护建筑。

 

     哈尔滨市清真寺原分东寺、西寺和女寺。东寺建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原为5间民房,20世纪30年代重建,为阿拉伯式典型建筑。
 

     阿拉伯建筑独辟蹊径,自成一派,与历史上任何民族的任何建筑都不相同。阿拉伯式建筑普遍采用券拱结构,这样就决定了它特殊的外形:喜欢贴彩色陶板或琉璃面砖做外装饰,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阿拉伯建筑在中世纪就已经达到了辉煌的高度,清真寺便是最能代表阿拉伯建筑的主要建筑样式和风格。
 

     阿拉伯艺术本身就是一种装饰艺术,这种艺术集中表现在伊斯兰教的建筑上。因此,哈尔滨市清真寺建筑极为珍贵,从中使我们欣赏到阿拉伯建筑的艺术特色,它是哈尔滨市建筑艺术中一朵绚丽的奇花。

    

     建筑师和工匠们用石料、砖、木材来建造清真寺,艺术家和民间艺人精心地在石头和砖木上进行雕刻、绘画、镶嵌,从建筑的外墙、立柱、门窗、天花到寺内的陈设都装饰得十分考究。特别是造型丰富的双圆心尖拱、马蹄形拱、火焰形拱、花瓣形拱和复合花瓣形拱以及式样繁多的穹隆,成为阿拉伯建筑的典型特征。

     宣礼塔是清真寺另一个重要的建筑。高耸的塔楼供登高召唤教徒前来做礼拜之用。一寺之长站在塔上呼唤称为“叫邦克”,因此,宣礼塔也称为“邦克楼”。邦克楼高高地耸立在寺的两边,它们已经成了世界各地清真寺的重要标志,对于它的形象和装饰都相当重视,常常分段处理,以不同的建筑材料来表现质感和色彩,展示出阿拉伯建筑的风格。
 

    清真寺的内装修一般都比较朴实,为适应做礼拜之用,多采用梁柱结构造成宽广的室内空间,木柱少有方、圆形而多呈多面形,其中以八角柱居多。清真寺的窗户装饰也独具特色,无论是尖券窗还是长方形窗,面积都比较大,而且都朝向清真寺内院,窗户上布满花格用细细的棂条组成各种几何纹样。
 

    清真寺各部位装饰的色彩多比较清丽,因此,形成了清真寺总体环境和建筑的内外空间具有一种清新的格调,反映了伊斯兰文化所追求的清静和纯洁。

 

      哈尔滨清真寺礼拜堂面积为426平方米,高度为13米。在殿顶上有5个隆起的蓝绿色圆顶,1大4小,竖有月牙。礼拜堂内可供五六百人做礼拜。
 

     1958年,东寺与西寺、女寺合并,开放东寺,称哈尔滨市清真寺。1979年,由政府拨款修复了清真寺。重新开放以来接待了伊朗、巴基斯坦、叙利亚、利比亚、埃及、毛里塔尼亚等29个国家的外宾近千人次,其中有大使、将军、专家、学者等。

 

     2004年,清真寺又一次重新修缮扩建,并在清真寺前辟建了穆斯林广场,十分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