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征和他的西海固(一)
2013-03-04 20:12:51   来源:王征   评论:0 点击:

上一张
分享到:
查看原图

    2001年5月,在荷兰美丽的小城那顿举办的国际摄影节上,来自中国的年轻摄影家王征参展的一组照片《西海固》,以其平实自然的社会纪实手法,展现了中国最大的回族民众聚居区――宁夏西海固普通民众生活常态下的生存状况,引起了国内外摄影界及参观者的关注和好评。评论家们赞誉王征拍摄的西海固影像,“是从自然界中自己蹦出来的,是从那一片浩瀚而严酷的荒漠中缓缓升腾起来的。那是一种存在,深广而内敛;那是一种身影,结实而无形。”“王征为我们展开了西海固回回们的生存画卷,也在其中倾诉了他认同自己是西海固的孩子的深沉情感。我们从中看到了他们,也看到了他,看到了那站在黄土高原之上的一群伟大的人们。”

 

    王征因西海固而成名,西海固因王征而被更广泛的关注。他的西海固影像作品,相继在法国、西班牙、美国、新加坡、韩国和中国内地以及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展出,广受好评。因此,他荣获了中国艺术摄影纪实摄影最高奖――金路奖,以及第20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铜奖等多个国家级、省级奖项。2001年、2002年两年,他被《摄影之友》杂志评为当年重要的十大摄影人物之一。2003年,他荣获了中国文联“德艺双馨优秀摄影家”称号。他被誉为“西海固的影像代言人”。

 

    和王征晤谈,西海固是绕不开的话题。一提到西海固,他自然流露出的那种神圣感、崇敬感、兴奋感和幸福感,让你觉得他生命中的每一个举意,都深深地融入了西海固的热土。他说:“人们都喜欢绿色,在花花世界里享受欢乐。我没有这种感觉,我只有进入西海固,投身到那一片黄色的孤寂世界,才会迸发出由衷的欢乐和幸福,像儿子扑进母亲的怀抱……”

 

    王征,1962年出生,山东金乡人。父亲是早年从家乡金乡县城投身革命,一路转战到大西北的回族军人,解放后曾在甘肃广河县担任县委书记,宁夏成立自治区后调任宁夏西吉县任县委书记。他的母亲是一位从北京牛街来支援西北建设的回族姑娘。父母的姻缘巧合,使他落生后的“衣包”,深深地埋在了西海固的黄土里,命运的定然让他这个回民之子的生命之根与西海固的黄土浑然为一体,不可分离。

 

    1965年,他三岁时,随着父母亲的工作调动,离开了西吉,在银川市长大。在他懵懂的记忆里,西海固不过是一个渐渐淡忘的梦。1978年,他高中毕业后,参加了工作。1981年到银川市总工会工人俱乐部担任了摄影干事,从而开始了他职业摄影的生涯。这也圆了他少年时的一个梦想。关于王征与摄影结缘,长他九岁的大姐曾在一篇文章中回忆道:“在我18岁的那年,借来了一部照相机,是海鸥牌平端的能拍12张照片的那种。小弟对它的喜爱不用言表也看得清清楚楚,动了恻隐之心的我就把相机拿给他,告诉他怎么用,在没有底片的情况下让他按了快门。没想到那一下闪动的快门为他推开了一扇大门。我的小弟走进去,越走越远,一生都在追求那‘闪光’……”

 

    王征是家里5个孩子中的老小,在父母和哥哥姐姐的呵护下,从小就有些“为所欲为”。他迷上了照相,上中学时就用积攒的80多块钱买了一个海鸥牌203照相机,积极主动地去给人家照相,然后找个小黑屋子自己去冲洗,整天乐不可支。在照相机还是稀罕物的年代,他的“摄影”成为吸引女孩子眼球的利器,这让他出尽了风头,满足了虚荣心,颇为自得其乐。兴趣和爱好往往是成就人事业的基石和开端。他从初始的“玩照相”,到后来走上了专职摄影干事的岗位,对摄影的认识和追求也在逐步提升,摄影渐渐成为他生存需求的一部分,成为他理想追求的目标。为了提高文化素养和摄影专业知识,他参加了宁夏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到银川市党校青年干部进修班进修,与志同道合者组织摄影“沙龙”交流经验。他的本职工作是组织职工业余摄影爱好者开展摄影活动,这为他提供了许多方便。他经常举办摄影学习班,请摄影专家来讲课,组织摄影爱好者进行采风活动。专家们的讲课和同道之间的交流,使他进步很大,渐渐对摄影有了自己的见解和追求。从上世纪80年代初始,中国摄影界的求新求变之风日趋活跃,一批年轻有为的摄影家,突破了“主题拍照”的模式,探索现代主义的艺术表现方式,社会纪实手法的摄影开始盛行。王征和宁夏的年轻摄影家们,也积极投入到这探索的潮流中。他的摄影作品渐渐有了些名气。他先后组织和参加了“银川十人摄影联展”、“宁夏十一青年摄影展”和“陕甘宁4000里摄影纪行五人展”等活动。此间,他也曾跟摄影“发烧友”们,到西海固去“采风”,拍摄过一些照片。但这种浮光掠影式的“采风”,并没有给他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象。对于西海固,他不过是一个匆匆的过客。

 

    1992年,王征的挚友《现代摄影》的主编李媚女士,向他推荐了回族作家张承志所著的《心灵史》。书中所展现的西吉县沙沟哲赫忍耶教派,为坚守心灵的纯净而不断牺牲的悲壮历程,让他读后热血沸腾,深受震撼和感动。他说:“从这部作品里我才真正开始了解自己的民族。找到了一个精神上的方向,忽然明白了自己这辈子真正应该去干点什么。”《心灵史》的电闪雷光在他的心灵深处时时轰鸣,改变了他的精神世界。他开始冷静下来反思自己走过的摄影之路。他开始审视自己,作为一个出生在西海固的回族摄影家,究竟对西海固了解多少?他开始思考自己能不能用影像去为西海固那方黄土地上的回回乡亲去做点什么?于是,他静下心来认真阅读关于中国回族、关于西海固、关于西海固回回们的书。他举意要回到那曾生养了他的西海固去,不是去采风,不是去猎奇,而是把自己返归为那里的一员,用影像去记录那里的回回乡亲们。

 

    为了实现这一愿望,他毅然辞职“下海”,做必要的经济储备。他先后在银川市彩色印刷厂任过副厂长;在宁夏公共关系有限公司、宁夏民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宁夏新华文化图书有限公司任过经理;到四川成都去办过广告公司。到1995年,他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他决定要实施他的西海固计划了。家人们看到这个从小就吃咸不管酸的“公子哥”事业有成,顺风顺水地在赚钱,本来暗自庆幸。没想到他却放下正红红火火的事业,要把钱“砸”到西海固去,颇为不解。以他现在的摄影水平和名气,如果用这钱去开个影楼,那他很快就会“发”起来。他对家人倾诉了他蓄谋已久的西海固计划,得到了家人的理解,毅然决然地走进了西海固那曾融入着他生命本源的黄土地……

 

    西海固是泛指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的西吉、海原、固原等8个国家级贫困县(区),两万多平方公里黄土丘陵区域的统称。这里沟壑纵横,土地贫瘠,长年干旱,年降雨量在300毫米左右,蒸发量却在1000毫米以上。生态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素有“中国贫穷之冠”之称。1972年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就在这方“不适宜人类生存的”黄土地上,却生存着一百多万回族民众,是中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远离于主流社会的西海固是寂寞的,这里的回族民众早已习惯了寂寞的生存,在寂寞中坚守着宗教的信仰和传承。近年来因为这里的贫穷和落后,才被主流社会有所关注,一多百万回族民众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生存,在8外人看来简直就是一个谜。

 

    当王征做好了一切精神和物质的准备,踏上他举意中的西海固时,他首先要做的是消除对这方土地的陌生感,努力融入到回回乡亲们中去。他虽然出生在西吉县,但三岁时就离开了,一直在“塞上江南”的都市里长大。后来,也曾断断续续地来过,但那大多是客人的身份,来去匆匆。而他“高干子弟”的身份,与底层的西海固更增添了陌生。从举意到西海固来,他对这里生存环境的艰苦就有了思想准备。但真正踏上这里的土地,他还是震惊了。无边无际的黄土是这里最基本的色调,水贵如油已不是纸面上的名词,是这里实实在在的生活。没有水的土地是稀薄的,稀薄得让人揪心地痛。一亩小麦的产量, 正常年份也就收个三四十公斤。而干旱的年头,撒下五公斤种子,经过一年的辛勤耕耘, 只能收十来公斤。如遇到大旱, 基本上就是绝产,颗粒无收。在如此缺水的生存环境中,这里的回回乡亲们,却天天谨守五时拜功,每天要洗五次小净,每周五的主麻日,还要洗次大净。他们生活得如此坚毅、安详、洁净、淡定而有尊严。这里没有都市的喧嚣和浮躁,一切都是那么平静。在这样的环境氛围里,王征震惊的心也慢慢平静下来,开始了他计划中的拍摄。

 

    王征计划用两年的时间,对西海固进行全方位的拍摄。近年来,在西海固“知名度”的刺激下,有关西海固的影像也在广泛传播。但那些零零散散的影像,只是片面的解读甚至是误读。他要用系统地拍摄真实全面地向外界介绍西海固。从哪里开始呢?他仍然沿用摄影家们惯常的手法,极力想去扑捉那些具有视觉冲击力的镜头。于是,他寻找地域环境中最恶劣的场景;婚丧嫁娶中最具回族特色的风情民俗;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宗教活动等方面那些与众不同的行为方式……就这样,他拍一阵子回来冲洗出来,看看还有哪些没有拍到?哪些还不满意?再接着去拍。两年时间里,他在西海固的黄土地上摸爬滚打,与回回乡亲们同睡一铺炕,同吃一锅饭,已完全没有了当初的陌生感。王征说:“当西海固人接受你之后,一定是把家里最好吃的食物给你吃,一定是把家里最热的炕头给你睡,那个位置平时是一家之长独享的。这时候,你会觉得特幸福。”

 

    身心已完全融入了西海固的王征,随着陌生感的消失,却对自己曾得意洋洋拍摄的照片不满意了。“我觉得好像什么都拍完了,要找张什么场景的照片,我都有了。每张照片都能说清楚他们在干什么,但说不清的是他们为什么这样干?他们又是在何种状态的文化传承下必然这样?他们是谁?姓名、年龄、受教育程度、家里有几亩地、有几个孩子等等问题都无法说明。我想,这样拍下去,充其量也只能是有关西海固回族风俗的掠影,太肤浅和表面化了,这不是靠视觉冲击力能解答的。”

 

    王征反复思考造成这一错位的原因,他觉得自己还是没有摆脱“外来者”的身份,没有摆脱“艺术形式”的依赖,在镜头“改造”下的人与自然,只能是表层的东西。他需要寻找一个进入深层的方向,寻找一种新的拍摄方式。他开始阅读有关社会学、文化学和人类学的著作,他尝试把社会学的调查方式和人类学的“田野作业”运用到西海固。他设计了包括家庭基本状况、家庭收支状况、婚姻状况、社会交往状况、宗教信仰状况、出生死亡状况等调查表,进行广泛地入户调查和人物采访,除了运用镜头拍摄外,他还用录音、笔记等方式记录有关当事人的个人命运口述史。

 

    这时的王征已完全忘记了自己摄影家的身份,也不再考虑那些计划、形式、艺术以及什么视觉冲击力之类的东西。乡亲们把这个在地头、炕头、灶头和他们随意聊天的小伙子,当成了自家的成员,愿意把心里话跟他谝一谝。王征越来越像是一位社会学、人类学工作者。此时的摄影,在他看来是发现记录和收集人类群体生存状况的视觉素材。他开始耐心地纪录西海固的回回们的日常形态,把那些祖祖辈辈生活在荒漠深处的回回们的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如实地拍下来。他的视觉变得丰富和深邃,大量的现实场景细节开始成为他照片中的主体。他明白,只要这样老老实实记录下他们的一切,影像最终会自动显现其不可思议的力量。

 

    迷恋于西海固的王征忘掉了时间,原计划的两年,一再延长,延长到了七年。七年里他跑遍了西海固几乎所有的村庄,直到弹尽粮绝。七年里,他每年只和家人见面两次,每年有一百多天是在西海固度过的。除了短暂的休息外,就是冲洗胶卷,看样片。七年里,开报废了一辆帕萨特轿车,用完了所有的积蓄。七年里,他拍摄了几百个胶卷,近十万张照片,录制了100多盘DV。他把最美好的七年青春岁月,挥洒在西海固的黄土地上,实现了他的举意。在七年里埋头扎根在一个地方,自费去拍摄一个民族的生存状况,在中国的摄影界大概是绝无仅有的。七年里,他收获的不仅是纪实摄影的杰出之作,而更重要的是精神的蜕变。朋友们说他用“一双习惯黄土的眼睛”拍摄的西海固,开创了人类学摄影成功的范例,为本体发展经常走入困境的摄影,提供了一条新的带有启发式的路向。他的《西海固》影像作品,为什么能在国内外一炮打响,至今热度不减,已不难理解了。

 

    出生在西海固海原县的宁夏回族作家石舒清,一直关注着王征的西海固拍摄计划。当他看到王征整理出的部分西海固影像后,就激动不已。这些自己曾经生活过的环境、经历过的生活和熟悉的乡亲,使他产生了创作冲动。他精心挑选了其中70幅照片,配写了散文,编为《西海固的事情》,2006年,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2007年,一部众多评论家评述王征的文章和王征西海固影像作品选辑的《寂寞生灵――中国摄影家王征》,作为中国著名十个摄影家丛书之一出版。

 

    如今,王征的西海固影像系统工程,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他去做。他虽然不能集中时间去西海固了,但一有时间他就会到那里去。那方黄土地是他精神的家园,那里有他太多的牵挂,有他今生难以割舍的乡亲。

 

     当问到他对故乡金乡有什么印象时,他深情地说,我虽然很少回故乡,但对我的故乡十分关注,每当家人提起故乡,都会泛起无限的思念。故乡是著名的大蒜之乡,英雄王杰的故乡,我为此感到骄傲。今后有机会时,我一定用我手中的相机把我的故乡宣传到全世界,为故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张宝申)

 

责任编辑:西宁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