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西北回族武术八门驷拳的传承
2014-01-15 12:26:59   来源:穆斯林在线   评论:0 点击:

上一张
分享到:
查看原图
    中华武术渊源流长,八门拳,天齐棍法,是广泛流传于西北地区优秀拳种之一。此拳种及棍术传承历史悠久。有近百年的传承历史,是西北穆斯林回族同胞喜爱苦练的拳种之一。因种种原因几近失传,为挽救和传承这一历史悠久的回族武术文化的精髓,实为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据考证:八门拳在清朝年间传入甘肃兰州地区经过近百年几代拳师的传承,已成为西北地区广大穆斯林回族同胞喜练的优秀拳种之一并且造就了几位名振西北的大把式。(武术家)在七十年代中期甘肃临夏著名老拳师大古拜(马奇术)将八门拳的精髓拳法(八门驷拳)全面传承于西宁,那么八门拳与八门驷拳又是怎样的传承,本文根据大古拜老师付的传承作一介绍。

   大古拜老师傅讲到八门驷拳的传承时说到此拳法同根,同源出于一门名师之手,八门驷拳是八门拳核心拳法,传承系统,独成体系,拳,理法完整,套路内容丰富,拳谱古老,体系完整,训练有序,身步法快捷灵活,手法充实无华,击技性极强,练功要诀,内外兼修,刚柔相济,大有一气合成之势。由于老前辈们对武艺的崇爱和保守思想,此拳法近百年来有三代单传的经历,所以未能在民间武术界广泛流传。大古拜老师傅讲到怎样得到八门驷拳传承时说那时我已是临夏天齐棍名师苏二爷(苏云山)的高徒,年青把式,人称(赛哈蟆的大古拜),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曾代表甘肃临夏武术界参加了青海乐家湾举办的青海国术馆年会上表演的青年把式。(详查青海体育历,国术年会通讯录)说到这里,不能不提及一件习拳练武的故事,上世纪四十年代(具体时间不详)临夏拜哈吉(去伊斯兰教圣地朝觐过的人),人称拜副官,(在解放前曾在部队任过副官之职)。某年的一个星期五(主麻日)礼完拜后,拜副官看见了苏二爷(苏云山)临夏天齐棍名师(大把式)上前行礼问好,并邀请下个主麻日礼完拜后,请苏二爷到我舍里做客,并要求带几位高徒同往,当时苏二爷老师傅一楞便问到哈吉怎能请我和徒弟们去你府上做客,哈吉答到来了就知道了,苏二爷也就答应赴约,到了第二个星期五(主麻日)礼完拜后,届时苏二爷便带了大古拜等几位徒弟,去拜望哈吉。到了拜副官府上,拜副官以礼相待,热情非常,因拜副官家是教门人家,几辈人都出了阿訇和哈吉,家庭中并无习拳练武之人,也没听说拜哈吉习拳练武之经历,茶余饭足后,拜哈吉便提出让苏二爷徒弟们练练拳脚,几个徒弟练拳给哈吉看的时候突然哈吉问到那一位是赛哈莫的大古拜,大古拜回头答应我就是,这时哈吉提出要和大古拜走拳,当时大古拜暗想怎么能跟哈吉走拳?哈吉是教门人家且受人尊敬,何况自己又是年青气盛,万一有个闪失,于是有点难为情,而不敢出手走拳,但哈吉执意走拳,两人就走起八门拳排子,大古拜因身高力强,开始怕伤了对方,便有意保护哈吉,说时迟,那时快,拜哈吉身法快捷,身手不凡,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滚进大古拜怀中,大古拜不及思考时已经靠翻在厢房台阶上,当时在场的苏云山老师傅和几位徒弟见到此景,惊得目瞪口呆,这时苏老师傅毕竟是经验丰富的老把式,便大声喊到:快向哈吉说“色兰”拜师,这时拜副官哈吉自言自语道:就这般武艺,怎能赛我师傅,你还没学到八门拳种的精髓呢,经苏云山老师傅解说,当时大古拜、白耀山等人便拜拜副官为师,当时拜副官还说出了这样一件事:兰州金臂哈莫晚年之时在拜副官家中居住六年之久,没出门却传承了八驷拳及拳法理论及拳谱,这也就是兰州武术界传说的,哈莫晚年失踪几年,不知去向的一段经历,拜副官自知此拳法高超,传承完整,因武术界无人知晓我得此拳法唯恐几代老拳师传承的这一优秀的拳法失传于自己之手,不辜负师傅重托,所以想出了走拳比武的方法收徒,才使八门驷拳流传至今,在拜副官传承八门驷拳徒弟中,大古拜、白耀山最为突出。

   八门驷拳,拳法套路有:八门连拳、八门母、八门子、奇势连拳等,理法有:总理、总法、五合、三摧;修练八法:起、顿、吞、吐、沉、托、分、闭;身法四则等等的高深理论资料(手抄本)。拳法有:十锤、十五展、三掌、四靠、三肩、六肘、两胯、二壳、三十六跤法,七十二擒拿法,组成套路,训练有条有理,是独成体系,传承明确的优秀拳法之一。

   八门驷拳上世纪六十年代西宁马云山老拳师传承于李永福、刘承德、马占禄、马金忠等人。白耀山传承于马文海、马兴隆、马维俊、罗世雄、罗世清、李顺、杨学海、马金忠等人。大古拜传承于李顺、马兴隆、马恒云、马云林、罗世清、杨学海、马占禄、马德云、马永贵、孙永庆、王喜德、陈爱、马金忠等人。临夏马尚礼传承于马进禄、马玉龙、马吉林、马健英等人。

   随着时间流失,几经风雨近百年流传的西北回族武术,八门驷拳、天齐棍法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临夏著名老拳师大古拜全面传承于西宁,其主要传承人,李顺、马兴隆、马恒云(天齐棍传人马四爷孝哥巴)的重孙等其他徒弟,本文希望能引起青海武术界领导和同仁们的重视,发扬其民族尚武精神,使这一回族武文化得以发扬光大。(作者:
张怡文、马金忠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