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什凯克:完好保留苏联遗产的穆斯林城市
2017-01-11 12:40:51   来源:   评论:0 点击:

分享到:

作者:曹然。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曾在东欧NGO和国际组织工作,常年研究东欧问题,长期撰稿讲这片土地的种种故事。

比什凯克市中心,全苏联统一风格的公园

降落在比什凯克,和降落在其他前苏联国家并没有什么不同。
在方正古板、恐怕三十年未变的航站楼里,是同样的白色亚克力门窗、已经磨得光亮的水泥地面,还有冬天始终过热的暖气。旅客们拥挤在通关处,在皮毛大衣的包裹下热得脸通红。突然,边检警察用俄语喊了一句:“拿俄罗斯身份证的都上前来!”一小群人涌上去,很快消失在出口,其他人报以羡慕的目光。
自苏联解体以来,中亚国家致力于在俄罗斯和西方国家中间左右逢源,对于俄罗斯的干涉时有不满。唯有吉尔吉斯斯坦不但支持前苏联国家的重新一体化,还要求莫斯科给予更多的扶持。早在叶利钦时代,吉尔吉斯斯坦就把俄语列为了本国第二官方语言;到了今天,全国40%的GDP来源于在俄罗斯的打工一族寄回的汇款。这个传统农牧小国的经济在前苏联国家中一直位列最末,在全球“失败国家指数”和投资便利度排名中亮起红灯。依靠俄罗斯的帮助,或许是最自然、最方便的选择。然而眼下老大哥因为国内外的危机自顾不暇。即使把中亚摆在重要的战略地位,“俄罗斯现在是个很弱的国家了……我们不像中国,实在没有财力在中亚通过大规模投资确保我们的地位。”在近期bbc一档俄语节目中,主持人发出这样的感慨。

广场边上的街道,能看到远处群山上的积雪;这是天山山脉的一支

中国,在比什凯克无处不在。从机场到市区的路上,穿越广阔的平原,和远处巍峨雪山同样醒目的是“中国-吉尔吉斯农业合作示范区”的巨大招牌,上面赫然印有商务部盖章的红头文件影印件(当然是中文)。仅在2016年上半年,中国对这个国家的直接投资就增长了七倍,掌握着它三分之一的外债,未来三年还许诺再增加60亿美元的投资——这相当于吉国GDP的70%。城中不间断的中餐馆、中文翻译、中国商品广告、人民币兑换摊点和银联提款机时刻提示着这一现状。
对比90年代的照片,比什凯克没有太大的变化。灰暗、冷硬的苏联现代派建筑和随处可见的俄式小平房簇拥着年久失修的道路,一时间难以确定是在基辅郊区?新西伯利亚?或是比什凯克?然而,这毕竟是吉尔吉斯人的国家——为了表示对草原民族文化的尊重,营造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气氛,苏联的设计师们把仿毡房的圆形拱顶和仿清真寺的门面嫁接在庞大的社会主义新建筑上,配上宽阔的广场和喷泉,仿佛向撒马尔罕城看齐。但在这一切的对面,在飘扬的吉国国旗和传说中的英雄人物玛纳斯的雕像旁,树木参天的公园延展开来,年轻学生坐在咖啡馆台阶上闲聊,和莫斯科、彼得堡的场景别无二致。往苏维埃大街的方向行进,首先会路过TSUM——俄语:“中央百货大楼”的缩写,是苏联时代商场的统一名称。现在的莫斯科TSUM经过改造,国际大牌云集,无疑是后苏联空间中最时髦的去处之一;比什凯克的TSUM则保持着90年代老百货大楼的风格,商铺纷纷被中国小家电、俄罗斯化妆品和吉尔吉斯手工艺品占据。然而时尚也还是要追的,服装摊位上常见的是歪歪斜斜的Gucci,Chanel的LOGO。

市中心广场,国旗下是英雄玛纳斯塑像和国家历史博物馆

百货大楼旁边的首饰店和餐厅,则纷纷叫“阿尔巴特大街”(莫斯科最著名的古玩街),“莫斯科咖啡”,等等。再往前就是大理石墙面的吉尔吉斯电信公司大楼,大楼前是一座高耸、方正如同大屠杀纪念碑的钟楼。自80年代启用时,它一直播放着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钟声的录音。
我想到了比什凯克郊外的牧羊人。车水马龙中,他们旁若无人地骑马把羊群赶下公路,留下矫健的背影。在城中,除了怪异的中亚-苏联建筑群,难得看到任何草原民族的特征。然而,入夜后主人家邀请我们到城外的毡房餐厅晚餐——拥有十几顶大型毡房和手工作坊的“民族村”,仿佛为满足外国游客想象而创造的保留地。坐在华美的手工羊毛挂毯中,主人先声明吉尔吉斯人的传统规矩:宴会上必须先指定一名饮酒官,任何敬酒需要此人批准,另外,客人如不离席,主人绝不会宣布宴会结束。另外作为大口喝酒、大碗吃肉的草原民族,吃肉也有讲究。传统上,吉尔吉斯人认为最上等的肉是马肉,第二名居然是狼肉。动物身上各部位都分成三六九等,给客人的肉应该是最好的——臀部肉。如果不按这个思路分肉,客人会觉得受了冒犯。毕竟吉尔吉斯人都是专家,一眼就能看出盘中是哪个部位的肉。
吉尔吉斯人绝大多数是穆斯林,然而草原的习俗并没有因为伊斯兰而消失。饮酒显然是所有伊斯兰派别禁止的;至于马肉则见仁见智,但吉尔吉斯人并不关心这个问题。“马肉清真吗?”随行的中东朋友试探地问。主人家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真主保佑它清真。”

露天艺术市场的草原风景画露天艺术市场的草原风景画

主人虔诚地指给客人看帐篷中央的天井。这是一个小小的圆形顶盖,白天可以挪开,让太阳照进毡房。“孩子出生在毡房里,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天井和天井之外的天空;我们叫它天空之眼,世界之眼,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是吉尔吉斯人的象征。”这一标志也出现在吉尔吉斯斯坦国旗上,昭示着任不同信仰和世俗政权来来去去都不可磨灭的草原身份。
对这一切体会最深的当属吉尔吉斯斯坦作家、享誉世界的钦吉斯·艾特马托夫,他的一生就是吉尔吉斯近现代史的缩影。生于山村,九岁时父亲便在斯大林的清洗中被处决,但他逐渐在文坛声名鹊起,官至最高苏维埃委员、作协书记,随戈尔巴乔夫来访过中国。即使在他最“政治立场坚定”的岁月——1980年代之前——他在作品中从未回避过苏联的矛盾。1966年的《别了,古利萨雷!》中,他质疑集体农庄的下指标、拼政绩的方式给吉尔吉斯牧民带来了灾难,唯一敢于讲真话的老党员居然遭到开除出党的处分。更有讽刺意味的是,老党员自己当年是带头闹革命的积极分子,为了“打倒富农”把亲兄弟送到了西伯利亚劳改营。“可当时呢?难道不是为了集体农庄才这么干的吗?这么做对不对呢?当时他从来没有怀疑过。” 到头来,他也和那些自己曾认为是“早该清算的旧事物”一起被遗弃了。就连牧民世代依赖、冬暖夏凉的毡房,村子里居然也没人会做了,取而代之的是夏天酷热,冬天冷得能冻死绵羊的帐篷。

苏联时代的电影院,现在可以放映3D电影,但时代的印记保留下来

无论如何,这一时期是过去了。在今天的比什凯克,到处都有不同党派的宣传海报。从2005年的政治风波到现在,总有年轻人会告诉你:我们想成为欧洲式的民主国家。这里不再有过去策马征服城市后,彻夜弹着科穆孜歌唱饮酒的夜晚,甚至已经没有游牧生活了。但主人家认为,吉尔吉斯人的内核并没有改变。“别把我们逼急了,”他说。“否则,我们一旦失去控制,还是过去的野蛮人。”说完,他在毡房里唱起歌来,音乐声在寂静的山谷里回响。“野蛮人”,似乎并不是贬义词。

中心广场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