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他更多关爱
“同样为人父母,我们理解这位父亲的行为,也尊重他对儿子的爱。”重庆晨报记者与黄陵村所属的丰乐街道民政办取得联系,工作人员表示,仍会继续劝说,希望田父尽量将儿子入土为安。“大家都觉得,这对于6年来一直沉浸在丧子伤痛中的田学明夫妇也是一种解脱,有助于他们回归正常的生活轨迹。”
开县民政局殡葬所表示,田学明所在的丰乐街道黄陵村4组属于火葬区,公民在火葬区死亡后,其家属或有关单位应及时通知殡仪馆或殡仪服务站接运遗体。对此,民政部门将继续劝导,尽早让孩子入土为安,“同时积极动员当地村民和街道,平时多给田学明关爱、帮扶,让他早日走出丧子阴影。”
心理专家愿开解
有很多热心读者打进本报966966公众服务热线。市民林学萍说,她和同事是流着泪读完了报道的,“我们希望这位父亲能够尽快走出阴影,也愿意给他帮助。”而江北区观音桥街道的贺峰则说,“是怎样的父子之情,才能让他有足够的勇气,以这样的方式生活6年。”他建议,如果田学明满足领养条件,让他领养一个孩子不失为很好的选择。
58岁的高树坤,也在6年前失去了独子。儿子去世那年,27岁,重点大学的研究生,当噩耗从山东传回重庆,夫妻俩也在瞬间被击垮。高树坤说,田学明的心情他感同身受,“看这位父亲的故事,我和妻子拿着报纸都哭了,我们很幸运,经过努力,最终走出了阴影。”高树坤说,他们想见见田学明,“我们的经历,也许对田家人有所帮助。”
多名心理专家也致电本报,愿意无偿帮助田父,辅助他回归正常的人生。西南医院心理门诊专家何梅表示,在征得田父的同意后,可随时前往开县为他辅导,“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伤痛,他经历了两次,内心的绝望让其做出了异于常人的行为,我们希望能帮助他。”
上一篇:马玉兰:没人不竖大拇指
下一篇:秦淮川:“5元过节费”不只是冷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