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心一活”创平安
分享到:
2013-04-23 01:26:20 【来源:】 点击:

“三心一活”创平安
 

——湖北口回族乡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浅谈
 

    穆斯林在线讯 (通讯员 杨宗青 杨伟)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实质上就是解决矛盾、消除隐患和预防犯罪的工作,处理矛盾纠纷更是我们综治维稳工作的重中之重。矛盾纠纷一般都是错综复杂变幻莫定的,矛盾调解的形式和方法多种多样,只要能够达到当事人双方点头认可、握手言和的办法就是好办法。归结起来一个优秀的调解人员无外乎做到了以下几点:
 

     关心——“关心”是处理矛盾纠纷的基础,这既是对群众的关心,也是对自己工作的关心,就是要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要对当事人的家庭状况了如指掌,知根知底,不仅仅是单纯的就事论事。遇到矛盾不要先急于处理事情,要先和他们拉家常、嘘寒问暖,让他们感觉到你是在关心和同情他们,这能为后来的调处工作拉近距离,建立良好的说话氛围,奠定一定的感情基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信心——“信心”是处理矛盾纠纷的前提,也是相信自己工作能力的一种表现,没有信心就没有朝气、胆气和勇气,也就产生了怕和怯的心理,怕了,说话就没有底气,怯了,就会有失公道。可以想象,当事人双方一看来了几个怏不拉撒的干部,就会在心理上瞧不起了,那还能信服你吗?那也就震不住场子了,说话就难以服众,就更别想达到如期效果了。所以,我们遇到任何事情不管矛盾有多大,场面有多复杂,作为工作人员都应该信心十足、朝气蓬勃、不畏艰难,还要镇定自若、悠闲对待,才能忙而不乱、条理清楚,为调处工作注入精气神,处理问题就容易多了。
 

     耐心——“耐心”是处理矛盾纠纷的有力保障,在矛盾纠纷调处过程中,我们要耐着性子听当事人双方把话说完,从他们的陈述中明辨是非,这也是尊重他人的一种体现,不然就无法详细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就会把事情处理得毛毛糙糙,难以服众,从而很容易引发当事人的逆反心理,给调解工作带来阻力。没有耐心,就会把事情办得虎头蛇尾、功亏一篑,往往与当事人的说服和谈判到了极限的时候,就像长跑运动一样,谁坚持到了最后,谁就是胜利,不然,思想稍一松懈,或者是稍一急躁和厌烦,就会无功而返,假若后来重新调解就会增加无形的压力。
 

     灵活——“灵活”是工作效力的有力保证。我们处理事情要思维敏捷,善于应变,不能死守教条。往往在处理矛盾纠纷中,情、理、法会相互冲突,合情、合理但不一定难以合法,而合法又不一定合情、合理,这就要求灵活对待了,在不与法律直接冲突和不违背大原则的情况下,只要当事人双方容易接受,就应该在合情和合理上做文章。司法部门也应该灵活运用法律,做到多调少判和多训少判,这样会给社会减轻不少无形的压力。另外,利用走群众路线来处理群众的事情效果甚好,巧妙利用他们的亲属、朋友和邻居来协助处理,有时比我们直接参与的效果还要好,这也是灵活的一种体现。
 

     我们不怕社会矛盾多,人民是在矛盾中生存,社会是在矛盾中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只要我们以关心为基,以信心和耐心为辅,灵活巧妙的处理事情,社会矛盾就会迎刃而解,何愁社会不和谐!

 

责任编辑 :奥斯玛廼


 

Array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三心

上一篇:湖北省郧西县“五化”措施推进纪委 派出机构“破冰”起航
下一篇:湖北口回族乡关注年轻干部成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