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清真”搏击世界市场 八大产业规模初显
分享到:
2013-11-22 11:27:09 【来源:】 点击:
  10月23日至25日,中国·临夏——马来西亚·吉兰丹州清真食品与民族用品交易大会暨“康美杯”全国清真小吃和名宴大奖赛在临夏各族人民味觉和视觉盛宴中落下了帷幕,其间,在参赛的清真食品、清真小吃、清真名宴和民族用品中共评选出177个奖项;来自省内外的19个项目签约,资金达59.63亿元;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319家参展企业和9个国家的10名国际清真烹饪大师,现场展示了多姿多彩的穆斯林饮食文化。这是“中国的小麦加”——临夏首次举办的清真食品和民族用品交易大会取得的丰硕成果。

  节会期间,在河州商务会展中心,临夏各族群众扶老携幼,看着一家家风格迥异的穆斯林民族用品,品尝着不同风味的清真食品,恍如成了临夏人民的节日。

  参会的临夏籍企业家说,以前他们都是到宁夏、青海等地参加这样的盛会,这次会开到了家门口,真是太好了!它对宣传临夏、推介临夏清真产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记者现场所见所闻,强烈感受到的是作为特色优势产业的清真食品和民族用品正积极向国际清真标准(halal)靠拢,力求做到后发赶超。记者通过采访本次交易大会、参加宁夏吴忠回商大会及中国(青海)国际清真食品及用品展览会的感受,以及对临夏参加中国(昌吉)美食文化旅游节相关人员的采访,对临夏清真产业发展优势、发展现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了一个深度分析,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临夏清真金字招牌

  临夏自古为唐蕃古道和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是中原农耕文明与西北畜牧文明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也是佛教文明、儒家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交汇之地。这种多民族、多文明的交相辉映,构成了临夏多民族、多宗教的特色。

  早在唐宋时期,河州地处丝绸之路的要冲。据《甘宁青史略》记载:伊斯兰教徒在唐天宝后,从西域流入甘肃,其教徒多西域人。他们有的也就定居于河州。清朝康熙、雍正时期的河州,清真寺林立,经堂教育发展,产生于河州的“四大门宦”皆初创于此时,因而有“中国小麦加”之称。在史书上有“甘肃回族,以河州为总汇之区”。在河州回族集聚的八坊(今临夏南面)一带,就有数万回族,“盖八方(坊)为回民商务聚集之地,富甲省垣,居民三万余人,全系回族”的记载。中华民国时期,临夏因商贸发达而有“小北京”之称。清代和民国时期,中国伊斯兰教的学术中心从中原大地逐渐西移之临夏。据《中国伊斯兰教派门宦史略》记述:清代初期(17世纪下半叶)100多年间,河州去麦加朝觐的穆斯林有200多人,居全国之首。临夏在中国伊斯兰教发展和传承中起到了极端重要的作用,广大穆斯林信仰虔诚,遵行端庄。生活习俗严格体现伊斯兰文化认同的规范特点,尤其对清真食品的生产、加工、经营在所有穆斯林群众中具有极高的信任度,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因此,著名记者范长江在《中国的西北角》中对临夏有“中国回教圣地”的评价。

  所谓清真食品,就是符合伊斯兰Halal食品标准的食品。是指按照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饮食习惯生产、经营的食品,包括清真饮食、肉食、糕点及其他副食品。具体来说,清真食品包含两个概念:制作过程的清真化和原材料的清真化。制作过程的清真化是指清真食品的制作必须按伊斯兰的要求进行操作;原材料的清真化是指所有原料都不含伊斯兰所禁止食用的东西。清真食品内涵理念就是“健康食品”、“绿色食品”。尤其注重食品的自然、清洁、卫生、品质、纯洁、干净。明末清初时期,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修养的穆斯林学者,系统地诠释了“清真”的含义。著名学者王岱舆说:“纯洁无染之谓清,诚一不二之谓真。”

  穆斯林由于信仰的因素,只吃清真食品,而占临夏人口59%的穆斯林由于信仰虔诚,因而全国穆斯林对临夏清真的认知度远非其他地区可比。这是临夏清真产业的金字招牌。中国·临夏——马来西亚·吉兰丹州清真食品与民族用品暨全国清真小吃和名宴大奖赛的举办,为临夏清真产业和民族用品走出州门、走出国门开启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清真产业商机广阔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全球现有50多个穆斯林国家。穆斯林人口规模在18亿左右,约占全世界人口的1/4,主要分布在世界112个国家和地区。目前,集中在西亚和北非的22个阿拉伯国家是清真食品的主要消费国。长期以来,阿拉伯国家的清真食品许多需要进口,市场容量巨大。据统计,仅海湾地区国家年进口额就高达100亿美元。近年来,伊斯兰世界综合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穆斯林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庞大的人口规模,刺激了对清真食品的需求,形成了巨大商机。同时,清真食品以其高品质和高安全性,也受到了许多非穆斯林消费者的青睐。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清真食品的销售额约6000亿美元,国际贸易额高达1500亿美元,主要进口市场集中在中东、东南亚和北非等地区。更为诱人的是,清真食品的国际市场需求量还在不断扩大,近年来的增幅都在20%以上,昭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从国际上来说,清真食品的商机,成为世界各国竞相追逐、开拓的目标,除美欧等传统农业出口强国外,其他许多国家也加入了这一市场争夺中。

  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餐饮业产业规模2011年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6.9%,其中清真餐饮业和食品加工业达到3000多亿元,占据的份额在不断增加,清真食品为我国餐饮产业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我国拥有穆斯林人口2300多万,我国清真食品产业年均保持10%以上的增速。据统计,目前全国2400多个市县中,97.3%的市县设有清真食品和民族用品产业,食品经营单位12万多户,其中专门生产、经营清真食品的企业达6000多家。然而,我国清真食品产业较少参与国际竞争,年出口额仅在1亿美元左右徘徊,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不足0.1%,与食品出口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这一方面反映出整体产业国际竞争能力较弱,各种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另一方面也表明还处于起步阶段,意味着可供挖掘的潜力非常巨大。

  清真食品从本质来说是绿色、健康的食品,也是真正的大众食品,它的消费者不仅仅是穆斯林。正如2009年11月7日,时任国家总理温家宝在开罗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发表题为《尊重文明的多样性》的重要演讲时说:“在中国任何的一个城市,都可以找到清真餐厅。像上海这样国际化的大都市,专门为保障清真食品的供应立了法。在民间生活中,不管工厂、学校和机关,只要有穆斯林,就开清真灶;连朋友聚会,只要其中有一位是穆斯林,大家都自觉用清真餐。”由此可见,清真食品前景广阔。

  八类产业规模初显

  近年来,我州清真产业发展较快,有关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州共有加工、生产清真食品的企业2402户,从业人数约12.6万人,实现产值13亿元,占GDP的8.6%。清真食品出口企业7家,出口创汇126.3万美元。产品涉及牛羊肉制品加工、糖果、乳制品、饮品、油脂品、调味品、豆制品、方便休闲食品等八大类数百种。清真肉制品加工从单纯的屠宰向深加工、精加工、冷藏配送多元化方向发展,产品种类达300多种,年生产能力达到11.8万吨,涌现出康美、清源、清河源等一些较大型肉制品加工企业。清真糖果加工生产从小到大,迅速发展,种类达50多个,年加工3万多吨,实现产值240万元,销往国内外。清真调味品、饮品生产从少到多,快速发展,形成了以陇宝当归醋、占林食用醋,和政88、临夏市南园啤特果汁等知名品牌,市场份额不断提升。清真食品原料产业从弱到强,稳步发展。全州牛羊存栏率、出栏率每年分别以11.8%、14.88%、21.8%、27.4%的速度增长,年活畜交易量达到420万头(只),年屠宰牛羊94万头(只),清真食品产业发展的基础逐渐形成。

  与此同时,以东乡手抓、牛肉拉面为主的清真餐饮业发展势头迅猛,已经形成临夏清真餐饮品牌效应。据不完全统计,在南方清真餐厅总数45000家,其中临夏籍群众经营的近10000万家,有的已形成连锁模式的雏形。杭州阿卜都拉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由我州东乡县籍的马正乾创办,公司实行承包、托管和合作的连锁经营模式,主要从事校园清真餐饮和特色美食供应,先后与浙江大学、上海政法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18所院校开展了清真食堂经营合作,旗下有28家清真快餐店、5家牛羊肉配送中心,拥有员工800余名。在北京,老马富贵拉面的创始人马富贵是广河县人,在北京有500多家清真拉面加盟店,从业人员达5000多人。因此,无论是青藏高原、还是大江南北,到处都会看到临夏清真餐饮的身影。(民族日报晚刊记者 马廉朴)



责任编辑:伊人
Array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临夏 清真 搏击

上一篇:中国穆斯林文化背景舞剧《月上贺兰》在雅加达上演
下一篇:正确把握时代的脉搏 穆斯林在线进驻深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