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超:美国主导的中东安全秩序面临失控
2014-12-08 20:03:10
【来源:】 点击: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唐志超
人民网北京12月6日电(常红 杨牧 李警锐)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青年学者50人论坛”今天在京举办。关于中东安全形势,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员唐志超认为,中东安全秩序处在真空状态,美国主导的地区安全秩序面临着失控威胁。海湾安全与打击恐怖主义应是中国搭建中东安全产品的两大重心。
“总体来讲,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中东还处于一个大动荡、大调整之中,‘阿拉伯之春’还没有完结,地区出现权力真空。”唐志超认为中东安全格局主要有四个特征:
其一,从地区性来讲,有多种因素叠加的影响,中东地区的安全格局呈现全局性的动荡与局部性的稳定特征,并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期。尤其它的变化呈现多样性,从叙利亚到伊斯兰国,对海湾油价的影响,对未来海湾发展的影响,都是未来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其二,中东地区是传统的地区,秩序坍塌,当前处在一个新旧秩序交替的过渡阶段,中东地缘政治关系、地区主要力量对比变化、中东地区的传统政治生态都在发生巨大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三是中东地区安全秩序处在真空状态,美国主导的地区的安全秩序面临着失控的威胁。冷战结束之后,形成的是美国主导的和平秩序,阿拉伯之春带来的地区性大振荡和美国战略收缩的政策,使地区陷入更大范围内的震荡,这是对地区安全格局的进一步反映。
其四,中东重回全球国际反恐的中心舞台,重新成为全球恐怖主义的主要策略根据地。伊拉克、叙利亚、也门和北非等多中心的格局形成,这是中东的整体形势。
“伊斯兰极端和恐怖主义的蔓延和扩散,不仅给地区带来动荡,还威胁到中国利益。”唐志超说,全球的十年反恐战争,也是恐怖主义扩散的十年,现在实际上越来越扩散到中国周边。
对于中国对中东的政策,唐志超指出,中国对中东的政策核心是以促发展、促稳定、维和平,努力打造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其次,中国积极以多样化的角色在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唐志超认为,中东地区的安全,也是未来中国参与中东地区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中国应该积极加大投入,搭建、共建中东地区的公共安全产品,特别是以海湾安全和打击恐怖主义为主要重心。
上一篇:探访广州“黑人部落”
下一篇:外媒:中国欲借新丝绸之路振兴宁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