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河湟地区回族服饰文化
分享到:
2015-12-17 17:46:29 【来源:回回国子学】 点击:
马源思

一、 回回民族探源及河湟回族分布概况

      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生活着大量来源不同。背景不一的族群,有骁勇健壮的蒙古族,也有热情好客的藏族,更有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而拥有一千多万人口的回回民族更是我国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员。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仅次于壮族和满族)、散居全国、分布最广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和与其临近的甘肃省,分别有1862474人和1184930人,河南(953531人)、新疆(839937人)、青海(753378人)、云南(643238人)、河北(542639人)、山东(487597人)、安徽(337521人)、辽宁(264407人)、北京(235837人)等省(市、自治区)也有较多分布,主要与汉族杂居,有大小不等的聚居区。是中亚的塔吉克人、粟特人,吸收中国本土的党项人以及通古斯人,汉人等多个民族的文化以及其血统,在长时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文化独特的中亚裔中国民族。

      回回民族进入中国大体分为两个阶段,回族先民的粟特人早在唐朝就沿着丝绸之路进入当时中国各个大城市。在盛唐时期的长安,洛阳,胡人已经是随处可见,他们大多数是前往中国做生意的粟特商贾。元明时期,各种不同来源的回回开始形成为一个民族。公元13世纪中叶,随蒙古军队西征,唐朝时期大批粟特人(sughd)经海路和陆路来到迁入中国的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与东亚以及内地东北亚居民逐渐融合形成了一个文化高度统一的长安、开封等地定居民族。

      公元13世纪,随蒙古军队西征,回回人大批迁入中国,与东亚以及东北亚居民逐渐融合形成了一个文化高度统一的民族。按照蒙古帝国托雷汗国(元朝)其国内的民族等级制度,回回人被划分为二等人阶级(地位高于当时的汉人和南人)。在中华民国时期,回族则未被政府视为一民族,民国政府因对中国少数民族缺乏了解,所以武断规划中国西北各路少数民族皆为回回(包括维吾尔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政府重新认定回族属于中国五十六个官方少数民族之一。

      河湟,河是指黄河,湟是指湟水,湟水(包括支流大通河)是黄河重要支流,春季融雪是丰水期,古称“三河间”。河湟地区是由湟水和黄河冲击而成的两个谷地的统称。河湟地区农业发达,是青海东北最富庶的地区。河湟地区西倚青藏高原,介于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之间,有重要国道、铁路经过,是连接陇兰的重要通道。根据20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对青海回族聚居区开展的综合调查,回族先民早在唐代就由丝绸之路经河西走廊翻越祁连山到今西宁为中心的湟水河沿岸居留,可以视为零星的分布。“宋代的青唐(西宁)成为中亚、西域各地商人进行贸易活动的集散地。因之,就有不少人在这里居留了下来,据载当时的青唐城的东城住着‘陷羌及陷人之子孙,夏国降于阗,四统往来贾贩之人数百家’。这‘四统四统往来贾贩之人’,主要指的是大食(今译塔吉克)、波斯、喀喇汗等国商人”。

      明朝至清中期前的500年里,今青海地区除了王朝经略边疆而讨吐蕃和后来对入青蒙古用兵,清初甘州丁国栋、米喇印起义、罗卜藏丹津起事和乾隆年苏四十三起义,西宁地区基本没有卷入,西宁卫(府)属地区社会相对安定,聚居区持续发展,人口繁衍较快,因此这一时期青海回族人口大体与当地汉族同步增长。按民国年间报刊《新亚细亚》、《开发西北》黎小苏、马鹤天的有关考察资料称“青海西宁各县回汉杂居,回人十之四、五”,“回族人数……几乎占全县人口之半”。

      在现代,青海回族主要分布在省内东部和东北部,以大通、化隆、民和、门源、湟中、平安、祁连、贵德和西宁较为集中,其余各县和六个自治州的海北、海西、海南、黄南、玉树、果洛也有不等的居住;在全省的分布同全国回族类似,呈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半数聚居,半数散居。主要与汉族和藏族等民族杂居,形成了明显的大小聚居区,通常是在乡自然组合形成村落,在城镇中自然形成街道。

二、 伊斯兰什叶派对回族色彩选择的影响

      回族服饰是回族特有的文化现象,回族服饰文化是一个历史悠久、绚烂多彩、积淀丰厚的宝库。回族服饰的发展变化及多种形态,潜移默化地受到时代、地域以及周边兄弟民族习惯等影响,但在根本上或者说整体上,是受到伊斯兰文化对回回民族形成的深厚影响。人类服装史权威、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布兰奇·佩尼曾深有感慨的表示:“对服装历史的研究,可以说,等于从事一项探险活动,它涉及的领域很广,而且饶着有兴趣。”(《世界服装史》序)由于回族服饰是半随着发展的节奏,就可以帮助我们从宏观上把握回族历史发展的主脉。

      回族服饰文化是与回族这一多元共同体相伴而生的。在回族服饰文化形成、发展与传承的过程中,在其文化特征的构成要素中,伊斯兰数的主导地位和核心作用都是十分鲜明的——限定了回族服饰以蔽体实用为主的功能取向。《古兰经》说:“你对信女们说,叫她们降低视线,遮蔽下身,莫露出首饰,除非自然露出来的,叫她们用面纱遮住胸膛,莫露出首饰……”伊斯兰教认为,人穿衣服的目的无非是蔽体(尤其是阴部)、御寒和装饰,而遮蔽“羞体”是首要目的。因为蔽体是人类文明和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古兰经》告诫人们:“阿丹的子孙啊!我为你们降赐衣服,可遮蔽身体,又映衬美丽,而敬畏者的衣服才算优异。这是安拉的迹象,但愿你们警觉留意……”

      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穆斯林是不分派别的,这种派别的分野在中国要直到十八世纪才出现。公元8世纪初期许多什叶派教徒及阿里的后裔被迫害从呼罗珊向东方移动,一直逃到中国西北地区,隐姓埋名定居下来。11世纪到过远东的阿拉伯旅行家夏乐夫·阿利沙门·泰显·马尔瓦则记述了这些阿里派穆斯林的后裔在北宋王朝进口贸易中做牙客的事实。日本著名的历史学家桑原骘藏在其《隋唐时代来居中国的西域人》一文中,对此也做了有力的论证。

      11世纪以后,中国已有苏非派教徒,喀喇汗王朝时期中国杰出的维吾尔古典文学名著《福乐智慧》中,那位潜隐山林遁世苦修的苦行者就是苏非派教徒。

      到了元代,苏非派教徒的数量有所增加。中世纪的穆斯林旅游家伊本·白图泰在他著名的《游记》中记述了刺桐城(泉州)、隋尼克兰城(广州)建有伊斯兰教的清真大寺和道堂,他还亲自拜访过隋尼克兰城外山洞里奇异的老修道士。《元典章》中多处提到的“迭里威士”一词,是回回语derwish的音译,原意为“沿门乞讨”,意译为“托钵僧”或“苦行僧”,专指那些按照苏非派学说完成了修炼功课的修道士,是苏非派中的高级成员。《元典章》中多处提到他们,可知他们当时的数量不会很少。
清末著名史学家洪钧在其所著《元史译文证补》第23卷中说:“大抵天方教在东土者,尽系阿里一派,所谓什叶教也。”此外,作者署名抱咫斋的《中国人种考原》一书中也认为:“中国今日通行之(伊斯兰)教,为阿里什叶派。”造成学者们这种印象的直接原因,就是什叶派对中国逊尼派穆斯林的影响。中国许多很有威信的回族学者,如金吉堂、赵斌、王静斋等,对这种影响都曾予以承认。他们举出如下一些证据来说明这种来自什叶派影响的存在:

      掌教在演讲中,经常叙述阿里的战阵之勇,中国穆斯林接受穆尔太齐赖派八件著名的信条,称之为“八件教门原根”。这些信条于认主独一、知主公道、信圣人之后,还强调须认伊玛目,而且特别强调须认阿里及其十一代子孙为正道伊玛目。金吉堂先生还指出,中国清真寺的经堂教育,各种课程都具备,却独无伊斯兰教历史。他推测这一定是因为讲述教史须以巴格达的哈里发为正统,然后在叙事上有标准,而这正是什叶派教徒所不愿承认的。

      如果肯定了信奉什叶派的波斯人对中国回族的影响,那么再来看波斯人带来的颜色,恰恰就是深蓝色,在两河流域的巴比伦王国时期,釉面砖就广泛应用于建筑上,底色就是深蓝色。而到了伊斯兰教兴起之后,釉面砖的建筑技术在清真寺中大量应用,而两河流域崇尚蓝色的文化也得以继承了下来,不仅仅是墙面,包括玻璃、陶瓷装饰等方面也都广泛地使用了蓝色。那么也就是说,波斯人虽然接受了伊斯兰教,却在信仰的追求和传播上依然保持了自身的文化特性,也就是对蓝色的崇拜。

三、 回族源文化遗留

      我国唐朝的杜环在唐和大食的一场战役中,战败被俘,把他自己在其地的所见所闻作了记录,其中谈到大食(即塔吉克)的服饰:“(大食)一名亚俱罗,其大食王号暮门,都此处。其士女瑰伟长大,衣裳鲜洁,容止闲丽。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系银带,佩银刀”。这些大食人有不少后来到中国经商,把这种服饰上的习俗自然也带到了中国。《新唐书》第一次记载了伊斯兰教教民的形象、服饰和宗教活动。据称:“大食本波斯之地,男子鼻高,面黑而髯,女子白皙,出门障面,日五拜天神,系银带,佩银刀……”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中亚、波斯等地来中国的穆斯林,特别是穆斯林妇女的服饰打扮,还是很有特色的。在古代文献记载中回族妇女的有“障面”的习俗,缘由于回族底层族源是来自东伊朗的粟特民族,粟特民族素有障面习俗,我们在固原出土的粟特彩陶中均可见到。如今回族妇女已经多弃用面纱,但在多数地区,依然用盖头把头发、耳朵、脖颈都遮盖起来,既遵守了教义的规定,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

      宋代朱或在《萍洲可谈》中载:“广州蕃坊,蕃人衣裳与华异……”唐宋时期,有大量的中亚、波斯来的商人,一般都被称为“蕃客”,这是回族的先民,而如前文叙述,这些先民在河湟地区也有局限分布。这就看出,当时回族先民的服饰与汉族不同,是有自己特点的。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中则记载得更明确:“宋时蕃商巨富,服饰皆珍珠罗绮,器用皆金银器皿。”可见他们当时穿的是有花纹的丝织品,佩戴戒指,使用金银器具等。回族男子头缠“戴斯达尔(destar)”、戴白帽的习俗,也在很早以前就有了。宋代周辉《清波别志》说:“层檀,南海旁国也。贵人以好越布缠头。人之言语如大食。”元代,回族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都比较高,回族人的服饰习俗和其他习俗一样,都是自由的,没有任何限制,有着汉族服装的,有穿中亚、波斯等地样式的,有自制的白帽、巾袍和鞋等,开始受周围民族服装影响下继续发展。但是,到了明代,回族人的服饰习俗就开始受到限制。回回民族不是依据信仰习俗和祖先的服装样式,结合在中国居住发展的实际来想穿什么就穿什么,想怎么打扮就怎么打扮,而是受到了统治阶级的强迫命令和限制。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后,采取禁止“胡服”的政策,让回族人民着汉装,这样,回回民族开始形成的服饰习俗就不能很快得到发展,也不能受到尊重。

      回族服饰限定了以白、黑、绿为主的色彩崇尚,回族崇白尚黑,偏爱绿色,在回族服饰中,这三种颜色使用最多、最普遍。这一特点也源自古代中亚。西亚地区诸东伊朗民族的传统习俗,如粟特、帕米尔、普什图等等。白色素雅、纯净、圣洁;黑色深沉、庄重、神秘;绿色乃胡达造化大地用色,代表着生命、和平与神圣。王岱舆在《正教真诠·正命》中就说:“五色之中,唯白最洁,因其本来清洁,并无造作因由皆非诸色及可及者也。”所以回族人的帽子、盖头、衬衣甚至裤子、袜子都喜欢用白布制作,人“无常(去世)”后“买提(meyt尸体)”也都用白布缠裹,回回语称为kefen,即裹尸布,此举意为“清白一身而来,清白一身而去”,绝对不能用有色的布料或者绸缎等缠裹。黑色的应用也不少,男子的黑色坎肩,妇女的黑色上衣、长袍,中年妇女的黑色盖头等等;青年妇女的绿色盖头、服装则是崇尚绿色的反映,这是由于回族先民多为波斯化的粟特人,而波斯文化崇尚蓝-绿色,回族人即使在中华大地繁衍生息多年,崇尚蓝-绿色的习俗一直没有更变。在东部地区,蓝色更为推崇,如沈阳回回营地区,蓝色更是被用到了极致,在西北地区绿色则被大量使用,如宁夏的南关清真寺等等。


四、 河湟回族代表性服饰

1) 头饰

      男子的头饰一般分为两种,一是缠头巾又称戴斯塔尔(destar)。“戴斯塔尔”长度一般9尺或12尺,缠头时多有讲究,前面只能到前额的发际处,把前额露出来,以便叩头礼拜时前额着地。缠巾的一端要露出约一寸长吊在背心处,另一端缠完后压至脑后缠巾层里。旧时回族头缠“太斯达尔”的较多,现在人们大多戴白帽,只有、满拉(宗教学生)、经常礼拜的虔诚回族老人缠头。另外,在回族重大节日庆典和举行宗教仪式时,相应的缠头的自然会多些。二是戴白帽。回族穆斯林男子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他们头戴的白帽,又叫“显帽”、“礼拜帽”、“回回帽”。男子戴的无沿折帽,有白、黑、红、棕、绿、蓝、灰等色,分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来戴。阿訇“穿衣”时一般戴绿帽,有时戴白帽,大多数回族都喜欢白帽。

      在八世纪的中亚地区,回族先民已经开始以头饰闻名,在中国出土的各种胡俑中,粟特人的头饰是千变万化的。回族顶帽源于布哈拉地区的一种叫做kulah的帽子,这种帽子与回族的顶帽不论在形制还是色泽上都是十分接近,加之回族先祖来源地中布哈拉占了很大的比重,所以笔者相信这种kulah是顶帽的直接根源。也有不少学者认为祆教祈祷用的帽子也可能是回族顶帽的来源,这种帽子也流行于花剌子模、呼罗珊等地的祆教神职人员中,其形制与回族顶帽完全一致。

      河湟地区回族女子的头饰基本以盖头和纱巾为主,在海东地区多戴圆顶撮口白帽(其实这是回族女子真正戴的帽子形状,现在已不多见),有的旁绣花朵,显得灵巧素雅,俊俏秀美。盖头旨在盖住头发、耳朵、脖颈。从《古兰经》上的规定“令她们把头巾垂在衣领上”而来,意思是把头发、耳朵、脖子等都遮盖起来,集中精力礼拜,眼不观邪,耳不听邪,口不说邪。现在已发展成为一些回族地区妇女的普遍服饰。

      盖头一般有三种:年轻女子爱戴绿色盖头,清新秀丽;有些女子结婚后戴黑色盖头,显得清雅庄重,肃穆庄重,素雅端正;戴白色盖头则显得虔诚古朴、干净持重但有些女子到了老年仍然戴着黑色盖头,这表示即使她失去了丈夫,但对丈夫的感情很深,不愿考虑再嫁,周围的人一看她盖头的颜色,就知道她的心意;老年人多戴白色盖头,显得清净洁白。


2) 准白

      准白一词在元代回回国子学所著的《回回馆译语》中有记载,原词为“جبهjubbe”,意思为开襟长袍,一般垂到膝盖部位,颜色多为白色和黑色,近年来也有奶白色等其他颜色。在海北等地区,由于冬季异常寒冷,回族男子会穿戴一种“棉准白”,即类似棉大衣的充棉准白。年轻人一般不穿准白,而过了六十岁时,开始穿准白,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直观感受。

3) 袜子

      回族服饰中袜子一般分为皮袜与布袜。

      在因为身体原因不便洗脚以完成小净的时候,可用水抹麦塞海袜子代替,在冬季寒冷时,回族男女也会选择穿戴这种麦塞海皮袜,一来御寒保暖,而来不易沾染污物。

      布袜为老式布袜,一般用黑布作面,白布为里,分单、夹、棉三种,老年人夏天多穿白布高筒袜,富有人家喜欢以黑缎子为料,做成缎袜,秋冬季则穿皮袜。妇女喜欢在袜底、袜溜根上绣上各式各样的花卉图案,制作嫁妆,抬送针线时尤其讲究绣花。回族妇女的针线活和绣花技艺堪称一绝,所以制作的绣花袜子十分之精美,可以说每一双袜子就是一件艺术品。

4) 皮拉罕与马甲

      在河湟回族普通日常生活中,男子一般喜欢穿白色衬衣,叫做“皮拉罕(pirahen)”或者汉语称为“汗塌”,再配以“青夹夹”,就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搭配了,这种搭配既能在炎炎夏日及时散热,也可以在进入室内温度骤变后保证一定的温度,确保不受风寒。


五、 结语

      随着改革开放,青海回族的着装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标志性的顶帽和盖头或白帽以及各式纱巾外,基本与汉族等周围民族无异。但回回民族的文化是丰富和浓厚的,其服饰文化更是绚烂多彩,它与祖国大地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文化一样理应受到保护、继承和发扬。

参考资料:

《河湟回族历史与文化》 青海人民出版社喇秉德 ISBN 978-7-225-03751-6

《门源金色的记忆》 中国文联出版社马福成 ISBN978-7-5059-4922-5

《北京回族服饰文化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 郭平建ISBN:9787566004185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河湟地区 回族服饰文化

上一篇:图赏·你知道天房幔帐是怎么制成的吗,画面太美了
下一篇:沙特选出首批女性公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