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县乐善街清真寺
分享到:
2013-06-09 18:00:11 【来源:】 点击:

 

    磁县乐善街清真寺
 

    地址:河北省磁县乐善街
 

    邮编:056500
 

    现任教长:吴福旺
 

    磁州镇现有人口22453人,其中回族425人,占全镇总人口的2%。回族人口主要散居在磁州镇的乐善、明德、阜才、盗阳、兴仁等街道,以乐善街最多,有150人,占该街总人口的7%。
 

 

    磁州镇清真寺坐落在乐善街。该寺建门楼一座,内有大殿3间、讲堂5间、水房子3间,占地面积约0.3亩。该寺的历史沿革情况,据清真寺碑文记载:在清朝同治年间,就有邱县回族人因当地灾荒残年、为糊口谋生迁来磁县城内定居。至民国七年城内回族人已有数十户,随着回族人口的增多,设有一处宗教活动场所,即清真寺,但因岁久废坏,唯有俱进会(当时的回族组织)代之,俱进会设经、汉学校一处,为了消除回、汉之间界限,后改为大同学校。民国七年初夏(1918年),刘孟扬(天津回民,据说是刘清扬之胞弟)奉省令任磁县县长。教长王朝清有重修清真寺的愿望,经与县长刘孟扬协商后,县长首先捐款百元,以资提倡,余款由本地回民奉献也贴。教长王朝清并奔走燕鲁等地募捐,将清真寺重新翻修。民国十一年(1922年)县长刘益扬还为该寺写了碑记,保存至今。
 

 

    “文革”期间,以破四旧为名,使寺内建筑设备遭到严重破坏,部分房屋被拆除,所有房屋门窗被窃走,整个院落成为废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了贯彻落实民族团结平等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于198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经县政府、磁州镇政府与乐善街党支部协商,由街道赔款5O00元,对清真寺进行了修复,聘请了住寺教长,使广大穆斯林过上了正常的宗教生活。1983年又建立起清真寺民主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清真寺的事务。
 

    历任教长姓 名 任职时间 籍 贯
 

    王朝清 清末民国初年 邱县陈村
 

    王文元1928—1941年 邱县陈村
 

    石文庆1942—1945年 邱县陈村
 

    杨清如1946—1947年 大名镇南关
 

    王 才1948—1968年 大名镇南关
 

“文革”期间无住寺教长
 

    王国章1981—1984年 邱县陈村
 

   王全福1984—1986年 大名镇南关
 

    附:磁县乐善街清真寺碑文
 

    天下不可无一物,以为范人心具,故道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今中国之民推汉为盛,口所诵讲孔子,行所习孔子,孔子圣人也。崇而敬之,宜也。然窃闻之,历久而不惑者道也,旷古而相感者心也,惟圣人心一而道同,故能相感而不惑。

 

    若吾教祖穆罕默德之设教,其道庸有悻于孔子哉!吾教之道莫先手诚,庸不云乎?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微,微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此其相通者一也。其次莫如恕,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己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此其相通者又一也。推而言之,举凡吾教之礼拜所以示敬,斋戒之所以忍性,沐浴之所以洁身,寡欲之所以养心,患难则为之相助,死丧则为之相送,无往而不通手孔子之道也。

 

     汉民之对于孔子,皆竭其崇敬之忧,吾回民独可数典而忘祖乎?予自维凉德,鉴于吾教之日就陵夷,心窃忧之。民国七年初夏,奉省令来权是县,下车伊始,访知邑中之奉回教者,殆不过数十家,前清同治年间,曾有清真寺之创建,而岁久废记,迄无恢复归观,仅有回教俱进会一处,为教中人礼拜聚会之所。又由会中筹设经汉学校,以为子弟求学之地,顾规模简陋,课程未备;且经汉之名,显分界限,乃将校名改称大同,重订校章,力求整顿,盖泯除回汉之界限,即所以明大道之相同也。校事既定后,商之于教长王朝清,谋有以重修清真寺者,凡属八楹,计费数百元,除由于首捐百元,以资提倡外,余款有出自本邑回民之量力乐输者,有出之王教长奔走燕鲁等处劝募所得者。人之好善,谁不如我,不及用岁,居然美轮美美,告厥成功焉。噶!吾教之重兴,吾将于此中之,是为记。

   
     中华民国十一年岁次壬戌二月,四等嘉禾章,置理磁县知事,教下刘孟阳谨识。

 

 

责任编辑:May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磁县

上一篇: 邱县西常屯清真寺
下一篇:磁县南十里铺清真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