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城清真寺
分享到:
2019-11-25 06:49:25 【来源:】 点击:

沔城清真寺亦称沔城礼拜寺,又名清真东寺。阿拉伯语“麦斯吉德”和“者玛尔体”的意泽,原意为“俯首叩拜处”,后演变为寺。这是穆斯林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沔城清真寺内保存着自唐宋以来的经典和建寺以后的碑文与史籍,这是一座回族文化的宝库。它集众多的学科价值于一体,成为伊斯兰文化的一个缩影。
 



历史沿革

初建:沔城原有两座清真寺。据传东寺建于明洪武年间。据《马氏宗谱》(铜柱堂)记载:其三世祖马仲所于顺治四年(公元1647)由西安“贩毛布贸易湖广。夫长驱至楚,至沔邑凤凰台栖息。因七里城有清真寺,遂移兹土,买置房屋以落籍”。另据《沔阳州志》载:康熙年间,沔阳境内已形成“回汉杂居”局面。据以上资料,沔城东寺最迟当建于明末。
清代当有重修.占地面积共有6.8亩,寺门东向八字形,门媚悬“古清真寺”巨匾,门顶为望月楼,高10米左右,檐下石狮对峙于大门两侧;礼拜大殿为宫殿式双重合檐建筑,可容千人礼拜,内多《古兰经》文装饰;殿前游廊与南北厢房相连。错落有致,该寺总建筑面积2682平方米,布局严谨,典雅雄浑。

修缮重建

西寺为清嘉庆年间所建,位于红花堤,建筑面积共有250O平方米,气势不亚于东寺。1941年两寺均遭战火焚毁,成为废墟,所存经典、文物、碑石等损毁严重。新中国成立后于1955年在西寺旧址重建。沔城清真寺清真大院的总面积约为4500平方米,建筑面积共为2682平方米,布局严谨,典雅雄浑。

建筑特点

沔城清真寺寺门东向八字形,门媚悬“古清真寺”巨匾,门顶为望月楼,高10米左右,檐下石狮对峙于大门两侧;礼拜大殿为宫殿式双重合檐建筑,可容千人礼拜,内多《古兰经》文装饰;殿前游廊与南北厢房相连。错落有致。

寺规模宏伟,布局严谨,建筑奇特,典雅朴素,蔚为壮观。正大门(向东)成八字形,上悬巨幅匾额,书“古清真寺”四个斗方大字。屋顶筑望月楼一座,高三丈余,楼正中悬挂着长两尺余,直径八寸的雕空木质梆鼓。檐下石狮对峙于大门两侧。朝觐大殿,乃宫殿式双重合檐古式建筑,可容干名回民会礼。大殿正上方和两侧墙上的巨幅横额,雕刻成绿堂金面的阿拉伯文立体金字,上书“清净词”、“赞词”、“祈祷词”等《古兰》经典。殿前拜越台两侧耳殿游廊,与明五暗七的南北茶堂相毗连,错落有致。四周青石台阶上,筑有浮雕栏杆,中间形成长方形院落,院中培育着名贵花木,给人以清新庄严之感。正大门前的清真大院可容万人集会,是全县回民聚集的中枢。

地理交通

沔城清真寺位于沔城回族镇仁风门外的七里城。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沔城清真寺

上一篇:仙桃市沔城清真寺
下一篇:三亚清真古寺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