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清真大寺
分享到:
2013-06-10 16:57:15 【来源:】 点击:

 

    天津清真大寺
 

    地址:天津市红桥区针布街清真巷
 

    邮编:300120
 

    在天津旧城西北角,矗立着一座古色古香、雄伟壮观的建筑,这就是著名的天津清真大寺。它位于回族聚居区中心,占地面积7.5亩,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
 

 

    清真大寺始建于明代,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曾进行扩建,礼拜殿加大到30余间。嘉庆六年(1801年)第二次扩建,据礼拜殿前厦悬挂《本原共溯》匾跋文记载“封翁石义广以寺狭且朽宜修,首先捐助,众乡老有余者捐资,不足者出力,兼有人力钱力并出者,莫不鼓舞从事,七年冬工程始竣”。以后,又进行多次续建工程。咸丰二年(1852年),建石制群廊护台和300余平方米沐浴室。同治四年(1865年)建两个亭式楼阁和北南二道门楼、光绪三十一年(1905)于大门对面修建了高大照壁。宣统元年(1909年)在礼拜殿前院内两侧各建一座石碑。
 

 

    解放以后,于1960年曾进行过一次较大修缮。后来,经过十年动乱和1976年地震,这座伊斯兰教的瑰宝明珠,几乎被毁殆尽。1979年,全面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恢复开放清真大寺,再次明确清真大寺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政府拨款40余万元,将该寺修葺一新,使这座古建筑重放异彩。
 

 

     清真大寺古建筑群,以礼拜殿为主体,东边配盖对厅,北南有讲堂和耳房,互相映衬。大门两旁有两道院墙、两道门楼,门楼皆为磨砖对缝,过木上方镶嵌着精致的砖雕艺术。大门外有铁栅栏圈围,对面有大照壁。礼拜殿后殿并排矗立着五个享式楼阁。整个建筑群布局紧凑,结构完整,错落有致。
 

 

    礼拜殿建筑面积890平方米,前厦110平方米,共计1000平方米,能容纳千人作礼拜。大殿建筑采用“勾连搭”式,由四组单体建筑连结成一个整体。前脸是卷棚式前厦,接着是两组四面坡式的庑殿顶大殿。后殿屋顶上有五个亭式楼阁,中间为八角式样,其余四个楼阁皆为六角式样,南边楼阁所悬匾额为“望月”,北边楼阁所悬匾额为“喧峙”。五个楼阁顶端各有一个宝顶。殿堂正脊、垂脊皆镶嵌着砖雕花饰。殿内梁柱上悬挂着18块阿文匾额、4副阿文楹联,庄严肃穆。
 

    清真大寺大殿前厦的横壁绘有花卉图案,梁柱上悬挂着清代汉字匾额31块,楹联8副,古色古香,相映成趣。所挂匾额和楹联如下:
 

 

    康熙年间匾额1块,“清真无二”;
 

 

    楹联1副:“上赐真经,明先觉后,今世后世通解。圣传正教,顺主利人,天道人道并行。”
 

 

    雍正年间匾额1块;“万品昭诚”。
 

    乾隆年间匾额1块:“至诚无息”。
 

    嘉庆年间匾额8块:“性安执复”、“本原共溯”、“独契真诠”、“恪守清真”、“无声无臭”、“恩同覆载”、“真宰一原”、“教典常昭”。
 

 

    楹联两副:“帝鉴匪遥矢冰兢于曰明曰旦;圣言可畏昭诚信于勿二勿三。”“帝德清净无为,遵王道之荡荡平平,亿万人胥归化育。圣教真诚不二,阐经义之原原委委,千百世共沐裁成”。
道光年间匾额2块:“崇恩庇佑”、“无始原有”。楹联一副:“道本尽人合天,愿时时索解无穷,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功在承先启后,俾代代维持不敝,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

 

 

    咸丰年间匾额1块:“无能名焉”。
 

 

    同治年间匾额7块:“却妄归真”、“守先待后”、“为主的能知”、“洁净精微”、“古今共由”、“静参化育”、“巍巍荡荡”。楹联4副:“探执掌造化之源妙无极而成太极虽天地不过一物。论策励躬行之事抚今世以待后世合人神共此三缘。”“先真衍脉接新传奥旨微言发蒙有本;后世来身承第训正心诚意受益天方”、“妄诞无一言三十册明降天经何虑歧途迷向往;真诚不二念数千年远垂圣教须知正道修遵从。”
 

 

    光绪年间匾额10块:“其尊无对”、“真实无妄”、“怀清履洁”、“普今独后”、“在明明德”、“显仁藏用”、“君恩万古”、“万有根原”、“精一执中”、“成堤明命”。楹联一副:“运无极开太极化人化物化化无息;含理世定妙世造天造地造造有原。”
 

 

    除以上木匾外,还有一块清代汉白玉石匾“化肇无极”。两块清代砖匾“进德扬辉9和“追踪修业”。辛亥革命以后,又添了一块木匾“古教可尊”。
 

 

    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至今近三百年,保存这样多的墨宝,在全国清真寺中是罕见的。一位文化界人士称赞清真大寺为清代书法展览。
 

 

    寺北二门门楼横壁,有一组砖刻,由七块青砖组成,长307公分,宽23.5公分,上刻天津鼓楼、白骨塔、庙字牌楼、旧城门楼等名景。刻工细腻,系同治四年由回族著名刻砖艺人马少清所制。
寺门前有一座大照壁,高8.5米、长14.6米、厚1.4米,用大条石奠基,特大青砖砌成,系光绪二十一年(19O5年)建成。照壁上方镶嵌着一块汉白玉石刻匾额“化肇无极”。

 

 

    大寺原藏经书1万余册,可惜在十年动乱期间绝大多数都被焚为灰烬。张树森等8位阿訇,宜着风险,藏起130余册,绝大部分是手抄本。其中“有两本袖珍本《古兰经》,一本长3.5厘米、宽2.2厘米、厚1.1厘米,只有普通火柴盒的一半;另一本长2.2厘米、宽1.8厘米、厚1厘米,相当于普通火柴盒1/3大小。《古兰经》114章,32万余字,缩印得如此精巧,实为珍贵文物。
 

 

    寺南跨院为市伊协举办的伊斯兰教经学班校舍,有18名学员,学制为四年半。办学目的是培养爱国爱教,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又有一定的宗教学识的年轻的阿訇。自1985年3月开学以后,受到广大穆斯林的欢迎和支持。
 

 

    清真大寺是天津市著名古老建筑之一,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年内乱”期间,这座寺曾被关闭,宗教集体活动停止。粉碎“四人帮”以后,修葺一新,于1980年7月开放,现有宗教人员13人。近几年来,清真大寺接待了为数众多的外国朋友,其中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人数最多,他们同中国穆斯林一起参加礼拜活动。在接待过程中彼此加深了解,增进友谊,给外国朋友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巴基斯坦商人穆哈莫·阿布杜海阿里姆夫妇,随船到达塘沽新港后,专程到清真大专访问,当他们看到这座清真寺搂亭壮观,殿堂雄伟,环境幽雅,古色古香,听了大寺“伊玛目”介绍中国穆斯林享有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后,感慨万分。他说:“在香港,听说中国穆斯林有信仰自由,我还不大相信。今日所见所闻,消除了我的疑团。”夫妇二人非常高兴,沐浴后,分别到男、女礼拜殿礼拜。临走之前,赠给清真大寺1个金属“都阿”(赞颂安拉),1本巴基斯坦版《古兰经》和50元外汇券“包贴”(捐赠)。清真大寺回赠给外国朋友几本中国伊协出版的阿文版《古兰经》、《中国穆斯林宗教生活》和《中国一瞥》等画册和书籍。
 

 

    斯里兰卡商人穆罕默德·伊克巴尔·阿尤布来津洽谈贸易期间,特意来清真大寺礼拜。那天,正赶上该寺做“法图麦”会(圣女忌日),大寺的“伊玛目”送来热油香和炒菜,热情招待这位外国穆斯林,阿尤布十分高兴,他说:“我在别国没有吃过这样美好的食品,今天在清真寺里吃饭,特别放心,就像到了自己的家里一样。”一再表示感谢中国“伊玛国”的盛情款待。还说:“美中不足的是我把照像机忘在香港了,‘安拉’襄助我下次来津,一定来看望大家,并同中国“伊玛目”和穆斯林合影留念。”
 

 

    印度穆斯林海员莫哈德·亚森、印尼穆斯林海员沙姆波瑞,先后病故在船上,两轮船长邀请清真大寺阿訇,按照伊斯兰礼仪料理丧事,并将两位死者埋葬在天津回民公墓。印度驻华大使馆领事助理巴拉克·瑞希南专程由北京来津参加莫哈德·亚森的葬礼。参加送葬的印度、印尼穆斯林海员,非常感谢中国的穆斯林和大寺的伊玛目,同他热情地握手,亲切地道“赛俩目”。
 

 

    德国中学教职员一行41人来津旅游,前后分两批到清真大寺参观,他们对中国式伊斯兰教寺院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很感兴趣,对中国穆斯林享受充分宗教信仰自由十分高兴。对在“十年内乱”期间清真大寺阿訇敢担风险保存文物、经书,表示敬佩。

 

 

 

责任编辑:May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天津 清真 大寺

上一篇:定州大辛庄清真寺
下一篇:天津市西宁道清真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