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清真寺
分享到:
2013-11-19 17:23:38 【来源:】 点击:
蚌埠——美好幸福的皖北中心城市
 


   
 
望月楼
 
       记者 张荣/文 曹梦晴/图

       闹市的一隅,隐藏着一座青砖灰瓦、飞檐挑角的古寺。匆匆走过,不难瞥见它玲珑的六角楼。

       错落有致的四合院内,坐西朝东的礼拜大殿高大雄伟。绿色的门窗规整秀美,磨砂玻璃上凸显着竹叶的纹样。圣洁的大殿内,铺着色彩明丽的拜垫。建殿时栽植在门前的两棵玉兰树,如今已笔直的长过旁边的屋顶,并以它的高大、茂盛诠释着天桥清真寺的历史和沧桑。

       寺之初建

       二十世纪初,津浦铁路延伸到了这个叫蚌埠的小渔村,大批津冀籍铁路技术人员南下参与施工和工作,其中不少是穆斯林,他们来后深感无处过民族宗教生活,十分不便,后因津冀人士和铁路家属来蚌定居和经商的增多,问题更加突出。

       1930年秋,张树元、杨官亭、白希昌、韩福林等穆斯林集资在八亩园福寿里(现珠园东侧)购地三亩一分,临时搭建了数间草房暂作礼拜场所,聘请白希昌、左汉明为掌教。这就是天桥清真寺的前身。

       1932年,铁路工人韩富兴、韩富林、张凤林和经商的杨慕唐、李捷升等多方集资募化,重新购置了位于华丰街东侧的瓦房三十间,也就是现在的天桥清真寺所在地,准备改建成上规模的清真寺。并为该寺取名为“河北旅蚌清真寺”。

       庇佑难民
 
       三十间瓦房购买后,本打算立即进行改建,然而,就在众穆斯林四处筹集资金之时,抗日战争爆发了。

       1937年8月,日机轰炸蚌埠,河北旅蚌清真寺所属的穆斯林除已逃难离蚌的外,大多移居寺内,以求庇佑。大家在寺后院修建了简易防空洞,以躲避日机的轰炸。但是,当年秋,清真寺南院墙还是被日机炸倒,多人受伤。宗教活动被迫暂停。

       此后,河北旅蚌清真寺与华丰里清真寺(现为旅蚌清真寺)改作“世界红十字会”所属的“第六难民区”,专门收容穆斯林难民。

       次年二月二日,日军侵占蚌埠,为保护乡老免受日本鬼子的杀害,经多次与日本占领军交涉,将寺内的妇女和儿童转移到“天主教教堂”大难民区居住,以确保妇女儿童的安全。

       直到1939年春天,市面稳定后,这里才恢复宗教活动。回国珍阿訇接任掌教。因寺院被破坏严重,大部分房屋已经不能使用,大家又重提建寺大事。并由经商致富的杨慕唐主持,洪春和、龙志青、李捷升等乡老组成筹备组,筹划组织施工,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天桥清真寺建设完成。

       新寺落成

       耗资不菲的新寺采用中国传统的宫殿式、四合院为主的建筑模式,建筑面积752平方米,整座建筑以礼拜大殿为中心,两侧为南北讲堂;男女沐浴室;大殿对面为对厅;大殿前有两百多平方米的院落,整个建筑庄严肃穆,雄伟壮观。

       其中大殿坐西朝东,明三暗九,砖木结构,底层青砖灰瓦,四角挑檐;内部屋架为花旗松方形叠式大架,结构牢固坚实。二层以上砌筑成六角形“望月楼”,有盘梯可以登上顶层,屋盖为木结构,伞形承托。大殿西外墙中置“照壁”一方,两侧各设门庭一座。“望月楼”正面从上至下,依次镶嵌着青灰色磨砖的圆形阿拉伯文“都阿”和汉文“清真古寺”、“化肇无极”横匾两块。

       建寺历史被以碑文的形式清晰地记录了下来,并镌刻在大殿北侧。而大殿南侧镌刻的是杨慕唐夫人张朝真代夫捐赠房产的碑文。杨慕唐生前奔走各地,为重建清真寺筹募基金,而归真后,又将自己位于青年街的十五间住宅无偿地捐赠给了清真寺。

       新寺建成后,六角形的“望月楼”耸立半空,十分壮观,成为蚌埠的一景,过去从北方乘火车进入市区或淮河路天桥,一眼可见这玲珑的建筑。

       而关于望月楼的用途,与穆斯林的重大节日密不可分。伊斯兰历是一种纯粹的太阴历,完全以月相为准,以日落为一天的开始,到次日日落为一日,通常称为夜行前,即黑夜在前,白昼在后,构成一天,与农历不同。每当新月出现时定为每月的一日,全年平年354天,闰年355天,30年中有11个闰年,其最大的特点是不置闰月。因此,每年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封斋、开斋的起始,阿訇都要登高看新月,看到新月,才宣布开斋或封斋。望月楼因此而得名。

      1949年初,蚌埠解放,寺名改称“蚌埠市天桥清真寺”。

      文革破坏

      1957年,蚌埠市推行“宗教改革”,合并全市各寺,只保留天桥清真寺并改名为“蚌埠清真寺”,成立了“蚌埠清真寺民主管理委员会”,同时被政府指定为“开放寺”,可以接待外宾。全市穆斯林不分教派都聚集到这里来交还宗教功修,大家团结一致,不分彼此,十分融洽。

       然而,1966年,这座清真寺首先遭到了“造反派”的打、砸、抢,寺内保存的经书等被烧,沐浴用品被抢劫一空,宗教活动被迫停止。

       往日的宁静消失了,周五聚礼阿訇宣讲教规教义的景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喧闹的人声和机器的轰鸣。

       清真寺被占用并改作“蚌埠皮件厂”,阿訇被安排当了工人。为适应生产需要,还对寺房进行了较大改造,圣洁的礼拜大殿被改为生产车间,其余房屋成了办公室等。

       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落实宗教政策,“皮件厂”迁出,天桥清真寺才得以归还。老人们至今还记得当时接收清真寺的样子,“满目凄凉,到处是残砖破瓦”。
 
       期待重修

       历经变迁,历经战火,矗立在闹市中的清真寺略显颓势。

       自从80多年前建成后,天桥清真寺只在1981年维修过一次。那是文革结束后不久,有关部门拨款5万元,对饱受磨难的清真寺进行局部维修,大殿内加装了两根承重柱子;望月楼在保持原有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屋顶改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楼加高4米,尖顶上装饰了不锈钢新月标志。

       此后,天桥清真寺先后接待了来自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穆斯林和穆斯林留学生来寺访问和做礼拜。

       2010年,天桥清真寺被市政府认定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被国家宗教局授予“首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目前,天桥清真寺已是珠城古建筑中空间体量最大的单体木构建筑,也是迄今为止蚌埠市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建筑,见证着珠城的风采与辉煌。

       转瞬30多年过去了,如今,古老的清真寺依然回荡着恭诵古兰经的声音。每周五的聚礼日,都有100多名穆斯林来此礼拜,聆听阿訇的教诲。而每年的开斋节、古尔邦节等重大节日,都有约500人汇聚在此,欢度佳节。

       然而,历经岁月的侵蚀,古老的清真寺屋面多处坍塌、漏雨,墙体出现裂痕、下沉,有的还变了形,瓦片、外墙皮不时脱落,其他附属设施也是摇摇欲坠、岌岌可危,不仅影响古建筑的观瞻,也威胁着进寺过民族生活的穆斯林群众和附近居民及过往人们的人身安全。

       为此,天桥清真寺民管会和刚刚就任的清真寺教长正积极奔走,为筹集礼拜大殿、沐浴室、南北讲堂、门楼及配套设施的维修、重建基金努力着。

责任编辑:鲁格亚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天桥 清真寺

上一篇:中建承建非洲最大、世界第三大清真寺
下一篇:西宁南关清真寺重建竣工暨金镖阿訇连任教长庆典大会记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