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板蓝根断货 万能神药再走红
分享到:
2013-04-06 23:01:08 【来源:】 点击:

 


 

 

板蓝根又成万能神药?90%网友认为不能预防H7N9

 

  “又有板蓝根”,在江苏卫生厅公布板蓝根可预防H7N9禽流感后,连央视微博也发出了感慨。的确,从非典到手足口病,从甲流到H7N9,每次引人注目的传染病出现,板蓝根都会作为防治药物走到台前。实际上板蓝根“活跃”的范围不止于此,在现实生活中它几乎就是个“万能神药”,以至于人们有病时吃,没病时也吃;得普通疾病时吃,得特殊疾病时还吃。

 

  可“万能神药”真的会存在吗?据腾讯一份调查显示,53335人调查近90%的人认为板蓝根不能预防H7N9禽流感。

 

  板蓝根怎么成了“万能神药”

 

  板蓝根可以“解毒”,依此理论它必然是“万能神药”。板蓝根的功效是清热解毒,凉血利咽。而在中医理论中,“毒”泛指一切对人身体不利的东西。由此可推导出,凡是由“对人身体不利的东西”引起的疾病,板蓝根都可以防治——所谓“解毒”。那么板蓝根必然就会成为一种“万能神药”,因为它可以针对的疾病太广泛了。不管是禽流感还是非典,都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用板蓝根来“解毒”似乎对症下药。

 

  板蓝根还能“清热”,所以特别被用于有发热症状的疾病,这种疾病也很多。人是恒温动物,所以人的大脑要负责调节体温使其恒定,如果体温低了,大脑就会指挥身体加快新陈代谢散发热量——如发抖。而病菌病毒进入人体后,经过连锁反应,会传递给大脑信息,让大脑认为人体温度过低,从而指挥人体产热,于是人就出现发热症状。既然板蓝根可以“清热”,而感冒又是由病毒引起的具有发热症状的疾病,那么板蓝根自然就成了治疗感冒的常用药物。当然理论上板蓝根也可以用于治疗一切具有发热症状的疾病,这种疾病种类又很多,所以板蓝根难免又会成为“万能神药”。

 

  当然,依照以上逻辑,中药里面的“万能神药”应该不计其数,因为太多中药都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板蓝根易获取好制作、冲剂口味甜,于是从众多理论上的“万能神药”中脱颖而出。既然中药里面能成为“万能神药”的种类有那么多,为何实际中却是板蓝根成了“万能神药”呢?这是因为板蓝根有“亲民”的优势,好扩散,它的原料菘蓝和马蓝各地均产,还可人工种植;是单一草药,省去配置的麻烦;加糖做成冲剂口味好,免得皱眉捏鼻地喝苦药汤……等等。

 

  疫情爆发需要“维稳”,板蓝根和口罩消毒水组成“老三样”安抚人心。疫情爆发后,人群中会出现恐慌情绪。这时候,在你活动的场所喷洒消毒水,告诉你这里的病毒被灭了;出门戴上口罩,告诉你病毒被隔绝在口罩之外了;肚里服下一包板蓝根,告诉你体内建起了防御。于是人心稍安。

 

  事实:板蓝根未被证明有任何疗效

 

  现代药物中也有能“解病毒”的药物,比如达菲就是针对流感病毒的主要药物。达菲之所以能遏制流感病毒的危害,是因为达菲可以阻止流感病毒脱离人体细胞,于是流感病毒在感染了人的一个细胞后,就被困在这个细胞里,无法去感染其它细胞,病情就不会扩散.

 

  那板蓝根是怎么做到“解流感病毒”的呢?我们不知道,只是古医书上说它可以“解毒”,于是现在就说它能防治流感病毒。

 

  现代药物中也有能“清热”的药物,比如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之所以能退热,是因为前列腺素E2正是告诉大脑体温过低的“信使”,而阿司匹林可以抑制前列腺素E2的合成。

 

  那板蓝根是怎么做到“清热”的呢?同样是一抹黑。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板蓝根并非针对病毒,它是调理人体的,能让人增强抵抗力,从而抵御一切毒物。问题是为何服用板蓝根人的抵抗力就增强了?还是不明就里。

 

  当然还有一套“整体”理论,就是你别管什么生化机理,反正板蓝根性寒,感冒是发热,寒能克热,所以板蓝根就能治感冒。可这种理论漏洞很大,因为发热不是一种疾病,它是人体免疫系统在抗击病毒时需要的条件,也就是说高于日常的体温有助于免疫系统发挥作用,可见发热还是人体对抗疾病的武器呢,把它“克”掉了还成?(所以如果不是高烧,要慎退烧,服用退烧药会让人舒服点,却会延长病程)

 

  板蓝根的毒副作用却不可被忽视

 

  板蓝根通常被人们当做没有毒副作用、可以当茶喝的药物,最早记载板蓝根的《神农本草经》也将其列为“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所以现实中板蓝根的滥服非常严重,去年底微博上的“板蓝根泡面”曾引起围观。

 

  但所谓“多服久服不伤人”实则不然。《家庭医学》刊登过《小儿滥服板蓝根危险》:小奇的妈妈为了预防流行性感冒,在家给孩子服用了两个星期的板蓝根冲剂,谁料小奇突然出现头昏、胸闷、呕吐等症状,吓得大家急忙将他送行医院。医院检查后,发现罪魁祸首正是板蓝根。

 

  实际上在临床中使用板蓝根冲剂造成小儿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和造血系统损害的病例屡见不鲜。据研究,板蓝根对消化道有刺激作用,有的患者口服板蓝根后有较明显的消化道粘膜刺激症状,表现为胃肠绞痛和消化道出血(《张冰等,中药不良反应概论》)。有的因服用板蓝根而发生急性溶血性反应,出现黄疸、急性肾功能不全(张英从,陕西中医,1997)。也有服用板蓝根出现药疹的报道(吴波等,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另外,板蓝根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案例也非常多。

 

  专家:板蓝根药性偏寒不可滥服

 

  昨天,江苏、甘肃等地卫生厅发布H7N9禽流感防治中医方案,提出喝板蓝根冲剂、按摩迎香穴可预防禽流感。对此,广东省多位中医专家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这些辅助性方法只是防治方案中的一小部分,不可过分夸大或以偏概全。中医讲究个体差异,板蓝根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但药性偏寒,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喝,市民不可盲目滥服。

 

  多位广东省中医专家表示,中医防治传染病,特别重视时令、地域、个体体质差异,不可千人一方。今年春季华东、华南等地阴雨连绵,属于“寒湿”天气,特别是广东地处岭南,湿气更重。最近广东地区门诊的流感样病人中,脾虚痰湿病人为多。所以近期不宜多用板蓝根等偏寒性的中药,用藿香、苍术等芳香化湿类的药物更适合,老广煲汤可以适当用点陈皮、鸡蛋花,健脾祛湿。

 

  防范H7N9禽流感:不懈怠,不恐慌

 

  做好“不懈怠”的防控准备,保持“不恐慌”的心态,才能把这次H7N9疫情的危害,降到最低。

 

  突如其来的H7N9禽流感疫情,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截至昨日,全国已确诊14例,5例患者死亡。

 

  一场新型病毒的突然来袭,不禁让人想起10年前的非典,不少人也担忧H7N9禽流感会不会成为“SARS重演”。这种担忧可以理解,某种程度上对防控疫情也是“好事”:可以警醒政府和社会,以“不懈怠”的准备,做好各种防控工作。

 

  现在,从中央有关部门到出现疫情的各地,已经进入“备战”状态。国家卫生和计生委要求,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省份启动疫情信息日报告制度,严密监控H7N9禽流感的发展动向。而江苏、安徽、上海等地,也采取了较为严密的排查防控措施。另外,针对该病毒的疫苗正在研制,预计最快6-8个月能有结果。

 

  从病毒自身的特点来看,病毒一旦入侵,人体就很难抵挡,重症患者死亡率较高;所幸还未发现病毒在人际间传染的迹象。如相关医学专家所言,个人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就变得至关重要。

 

  当然,除了要提防病毒本身足以致命的危险之外,也不能忽视其对社会心理可能造成的恐慌。在加紧预防病毒变异扩散的同时,不能忽视对民众心理的疏导。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在信息发布方面,要更为及时透明,其次也要确保信息的科学准确,以免引发不必要的质疑。

 

  比如,一些地方发布的“板蓝根冲剂”“按摩迎香穴”可预防病毒的信息,就遭到了一些医生和民众的质疑。还记得十年前的非典期间,抢购板蓝根的场景,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社会恐慌心理。所以,板蓝根等药物到底有什么作用,能预防的医学依据是什么?应该有科学的论证。如果没有,还是谨慎发布,多引导民众做好个人卫生、加强锻炼提高抵抗力、减少对禽类的接触,可能更为有效。

 

  从民众的角度来看,也要保持“不恐慌”的心态。现在卫生计生委已要求,一旦发现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应当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相信经过非典的“检验”,政府部门已经认识到面对重大疫情时,确保信息透明的重要性,各地不太可能出现信息瞒报的情况。民众对网络等其他途径的各种消息,应保持理性的鉴别态度,对缺少权威验证的传闻,不要轻易相信或者传播,以免引发不必要的恐慌。

 

  目前的病例主要集中于长三角地区,但现代社会处于高度流动状态,没有发现病例的地区,也不能懈怠。北京暂未发现病例,但有关实验室24小时待命,医院一旦发现可疑患者将“开单间”治疗,这些都是很有必要的预案。做好“不懈怠”的防控准备,保持“不恐慌”的心态,才能把这次H7N9疫情的危害,降到最低。

 


 

 

 板蓝根会再次热销吗?

 

  江苏卫生厅发布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中医药防治方案出炉,其中,板蓝根冲剂又成“神药”,据称可用于预防H7N9禽流感。消息一出,吐槽声音不绝,央视微博称“又有板蓝根……”,而“协和姐”于莺发微博吐槽:快到了在最高卫生系统领导下全民喝板蓝根的年代了。

 

  为探索和发挥中医药在防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的作用,昨天,省中医药局组织专家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3年第1版)》和临床观察基础上,结合江苏地域特点,制订了《江苏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医药防治技术方案(2013年第1版)》。这一方案提供了预防、诊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多个中医方。

 

  一、预防

 

  1.中成药:玉屏风散颗粒、板蓝根冲剂、黄芪口服液。

 

  2.袋泡茶:银花10g、菊花10g、甘草3g,泡茶饮。

 

  3.中药汤剂:银花、连翘、柴胡、黄芩、防风、桔梗、炒白术、牛子各10g,黄芪、板蓝根各15g,甘草5g。

 

  适用于高危人群,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一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印发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3年第1版),人感染H7N9禽流感具有以下特征:

 

  传染源 目前尚不明确,推测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高危人群 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潜伏期 一般为7天以内。

 

  症状 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根据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3年第1版),人感染H7N9禽流感传染源目前尚不明确,根据以往经验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推测 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 被感染。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现阶段高危人群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诊疗方案指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 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 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根据诊疗方案,对临床诊断和确诊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对症治疗可吸氧、应用解热药、止咳祛痰药等,并应尽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

 

  同时印发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第一版)明确,同时具备4项条件的病例为监测病例:发热(腋下体温38℃);具有肺炎的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不能从临床或实验室角度诊断为常见病原所致肺炎。

 

  防控方案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监测定义的病例后,须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后,应当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误解:板蓝根不治疗H7N9】

 

  卫计委发布H7N9诊疗方案,消息一出,全媒体都在关注"板蓝根"。在这里大家不要误解,板蓝根只是有一定预防作用,不是说喝了就一定不被感染,更不是治疗H7N9。所以,不要认为有了板蓝根就万事大吉了。如果一个板蓝根能解决问题就不会死人了!板蓝根会涨价吗?

 

   来源:21CN综合

 

责任编辑 :奥斯玛廼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板蓝根 断货 万能

上一篇:多地板蓝根断货 专家称防H7N9跟风购买没必要
下一篇:上海关闭活禽市场 媒体呼吁患者免费治疗 专家称前提是人传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