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平等 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重视女童教育
分享到:
2013-04-10 18:07:05 【来源:】 点击:

      教育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应为男女所平等享受。但是,在发展中国家未能入学的学龄儿童中,约2/3是女童。建国初期,我国女童的入学率只有15%左右;到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时,女童的入学率为93.6%;1998年,全国小学女童的入学率已达99%,与男童相比大体持平。从总体上来说,中国的女童在入学机会上已经和男童没有显著的差异,但在一些地区,女童教育的困难依然存在。
 

 

  英国首相布莱尔问:女孩,你有什么梦想?
 

 

  2003年6月22日,来华访问的英国首相布莱尔在繁忙的外事活动间隙,接见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受益女童代表。他亲切地拉着来自甘肃省临夏州康乐县的初中毕业生、时年16岁的康兰兰的手问道:“女孩,你有什么梦想?”“我想当一名女教师!”康兰兰响亮地回答。
 

 

  康兰兰是一名孤儿,3岁时失去父母,一直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两位年迈的老人倾尽全力供康兰兰上完了小学后,无力再供其上初中。就在康兰兰面临辍学之际,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启动了,是专门帮助贫困生上学的一个项目。”经过积极争取,这个孩子进入了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的第一批受助名单。每学期享受75元的助学金和70元的住宿补贴,尽管微薄,但却助她重返校园,完成了初中学业。
 

 

  记者在临夏州康乐县牟家窑小学里见到了她,这个被英国首相接见的女孩,3年之后,梦想成真,她成了一名女教师。在布莱尔首相和夫人的关注支持下,康兰兰和其他几名女孩子一起,被“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选送到兰州师范学校就读,毕业后她去了生她养她的小山村任教。现在康兰兰以一名代课教师的身份站在讲台上,虽然每个月200元的工资很微薄,但却让她体会到了做教师的快乐。
 

 

  无疑,康兰兰是一个幸运儿,但是还有更多的康兰兰们还处在辍学的边缘或者根本就没有机会到课堂去领受知识的阳光。
 

 

  在我国,女童教育,尤其是西部女童教育问题,是备受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由于女童入学率低,流失率高,造成妇女文盲率高,母亲素质差,伴随而来的是贫穷愚昧,人口盲目增长,从而陷入了“女童就学难——母亲素质差——贫困愚昧——多胎多育——女童就学更难”的怪圈。在国家的重视下,这个怪圈正在被打破。
 

 

  女童教育的春天已经到来了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女童走上受教育之路。因为有了太多关注的目光,“希望工程”、“春蕾”计划、“中英项目”等等,这些以帮助女童上学读书为宗旨的项目,给甘肃省女童教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马金芳,现年14岁,她也是英国首相布莱尔接见过的女童之一。如今,她已是积石山县大河家镇保安族中学的一名初中生了。
 

 

  马金芳的父亲上过初中,由于家庭贫困而辍学,他深深了解知识、文化的价值,为当年不能继续学业而心怀遗憾。因此,这个保安族汉子发誓,一定不让子女重蹈自己的覆辙,他要让自己的3个孩子都上学。这种做法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很罕见。
 

 

  2005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安排“两免一补”资金72亿元人民币,用于资助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给予学生免杂费、免课本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优惠政策。当年,中西部农村地区共有35万名因贫困辍学学生重返校园。
 

 

  直接从中受惠的贫穷地区农村家庭、少数民族家庭,开始主动把女孩子送到学校接受教育。积石山县小关乡小关小学的王晓霞家中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王晓霞一家是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民,比较注重教育。王晓霞和妹妹一到上学的年纪,就被父母送进了学校。王晓霞的母亲说,当年自己没有怎么上过学,结婚又早,她不想孩子重复自己走过的道路。“两免一补”前,家里负担孩子的学费,感觉压力大,后来经中英项目资助,肩上担子就轻了,现在国家都给免学费了,供孩子上学就更没有问题了。
 

 

  包海霞是积石山县小关乡小关小学四年级学生,今年14岁。她13岁的弟弟却已经上五年级了。这种弟弟比姐姐早上学的情况,在贫穷落后的农村地区并不罕见。
 

 

  包海霞说,家里条件非常困难,两个姐姐都没有上过学,父母本打算只供弟弟上学的,后来受中英项目的资助,她在10岁时才得以上学。尽管上学晚,但是包海霞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她的同学和老师都说,包海霞的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
 

 

  积石山县小关乡小关小学的教导主任马忠雄说,以前少数民族地区重男轻女思想很严重,女童入学率比较低,大概在72%左右,有近30%的女孩在家里呆着。中英项目实施后,女教师去家访、动员女童上学,让女生当班干部,有了很大改观。现在,国家实施“两免一补”政策了,学校的女童入学率有了一定的提高。马忠雄剖析说,以前女童入学率低是因为贫穷,而现在是思想问题。相对于汉民占多数的唐藏小学来说,那儿的女童入学率就比较高,可达到97%以上。
 

 

  在采访中,马忠雄告诉记者,他有个困惑:大龄女童失学正在成为一个日渐突出的问题。三四年级的女生大都十三四岁了,能帮家里干活了,家长就不让上学了。马忠雄认为,彻底解决女童教育问题靠救助不行,还得靠强制办法。不让女童上学的家长一定要承担法律责任。
 

 

  立法保证女童受教育的公平权利教育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应为男女所平等享受,女童教育问题其实已经是教育公平的问题了。
 

 

  甘肃省教育厅于1999年启动了为期6年的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该项目是英国政府与中国政府的一项双边合作项目。在中英项目资助下,很多女童重返校园或者进入学校开始崭新的生活。中英项目还开展了“提高女童就学与教育质量行动研究”的课题研究,开展了女教师支教、举办女子师范班、为边远山区培养女教师等活动,这一切都是为了提高女童入学率,促进地区人口素质提高。
 

 

  于2001年10月在兰州启动的中欧甘肃基础教育项目,也是旨在帮助甘肃贫困地区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双边合作项目,项目也对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和孩子们给与了很大帮助。
 

 

  在甘肃省女童教育相对落后的积石山县、东乡县、和政县、临夏县和康乐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很重视女童教育。
 

 

  积石山县积极宣传《义务教育法》,通过救助资金向女童倾斜,资助贫困女童入学,扩大女教师比率,让女教师动员女童上学,让女童担任班干部等措施,女童教育有了很大发展。
 

 

  临夏县的女童教育很有特色,主要是针对大龄女童的。县上针对年龄达到初中阶段以及没上过学的大龄女童,办起了职业培训班(也叫女童过渡班),强行对这些女童进行扫盲。去年和今年连续两年举办了缝纫培训班,这些女童培训结束后,可直接到校服工厂就业。
 

 

  东乡县是众所周知的国贫县,县教育局努力开展女童教育工作。县教育局把女童教育作为一项政绩来抓,并把此工作纳入领导干部考核之中,如果哪个学校的女童流失,就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原临夏州委书记姜信治曾说过:不重视教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不重视教育的领导是不称职的领导;不送子女上学的家长是不负责任的家长。
 

 

  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临夏州的女童教育有了很大起色,现在女童入学率基本都达到90%以上。但是,在采访中,很多县教育局领导都不讳言,女童教育最难的不是提高入学率,而是提高巩固率和完学率。
 

 

  女童教育,仍需国家继续扶持,仍需社会和家庭继续关注。(张葆英 张慧敏)
 

     宁夏新闻网

 

责任编辑 :奥斯玛廼

Array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男女平等 甘肃 临夏回族自治州

上一篇:上海 对改革失败者豁免责任
下一篇:青海湟中金塔路发生塌方事故 3人被埋2人死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