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哈萨克族广播人的职业情怀
分享到:
2013-10-21 11:49:01 【来源:】 点击:

一位哈萨克族广播人的职业情怀

 

 
       屈指算来,从事新闻工作已经20个年头了。多年来,我采写、翻译并编辑的稿子也有十多万篇了。以往都是写别人,而今天被要求写写自己,却不知从哪儿着手了。

 

       我1993年毕业于伊犁教育学院中文系汉语专业,还在学校的时候我就喜欢上了广播,并且成为电台的通讯员。毕业以后,我如愿以偿进入了奎屯人民广播电台,从事采访、编辑和翻译工作。从那时起,我就暗下决心要做一名出色的新闻工作者。

 

       20年来,我始终以一名小学生的姿态,认真对待每一次采访、翻译和编稿。如今我承担着奎屯人民广播电台哈编部的重头节目《奎屯新闻》《多彩生活》《白泉》的编辑工作,采写和编辑的新闻作品多次获得伊犁州、自治区、国家级各类奖项。

 

       在日常工作中,我非常重视精品创作,凭着扎实的基本功广泛涉及广播新闻、文艺和翻译等各方面的工作,对于新闻有着异常灵敏的嗅觉。为了寻找新闻线索,我常常骑车来到郊区、偏远连队,与普通老百姓倾心交谈。一次我来到奎屯市金桥里市场,无意中发现在众多汉族个体经营者中有一名哈萨克族妇女也在做生意,便和她聊了起来。通过聊天,我了解到这位哈萨克族妇女是名下岗工人,下岗后一直在家待业,由于文化程度有限再加上年龄大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她向亲朋好友借了些钱,打破哈萨克族妇女为了面子不上街做买卖的习俗,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于是录音报道《百依斯汗的再就业之路》在我的笔下诞生了,这篇作品后来在伊犁州优秀广播新闻节目评比中获得了二等奖。

 

       精品创作是一个反复锤炼的过程,往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了打造一件精品,我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精品创作中。2008年的一次文艺演出活动中,我结识了一位音乐人,他是伊犁师范学院奎屯校区艺术系的音乐教师,是一名优秀的音乐制作人,他自创的音乐深受哈萨克族群众的喜爱。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便对他进行了长时间的采访,并搜集了他创作的音乐作品,后来写成音乐专题《音乐教师的创作生涯》,这部作品在全国评选中获得了二等奖。从这次采访中,我体会到了有一份付出就会有一份收获。

 

       身患癌症的哈萨克族军嫂哈丽娅和爱心妈妈团队的先进事迹在奎屯市民中广为流传,许多记者都采访报道过她们的事迹。我认为,要想使大家熟悉的公众人物有新意,必须有最新的、鲜活的新闻事实作依托,于是,我密切关注哈丽娅和爱心妈妈团队。2012年6月30日,新源县发生了地震,身患重病的哈丽娅出现在了地震现场,她将爱心传送到受灾较为严重的两位哈萨克族孩子的家中。我便抓住此次机会,利用现场录音和朴实感人的描述,将哈丽娅心系他人的高尚品质反映了出来,在社会上引起较大的反响。这篇题为《无私的爱》的广播新闻专题获得了2013年第七届伊犁新闻奖广播新闻类一等奖。

 

       从事新闻工作是辛苦的,也是幸福的。几多耕耘,几多收获。多年来,我共有60多篇作品在全国、自治区、伊犁州各级广播优秀节目评比中获得各类奖项,多次被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新疆日报社、伊犁日报社评为优秀通讯员。

 

       面对每一次的成绩,我都把它作为新的起点,我认为,对新闻的探索没有尽头。作为一名广播人,我将会一如既往地奔走在为新闻而努力的路上。■叶尔肯哈孜·阿合买提拜(作者系奎屯市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记者,伊犁州第十届“十佳新闻工作者”)(稿源: 伊犁晚报)

责任编辑:鲁格亚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哈萨克 广播人 职业

上一篇:珍贵的合影 深情的牵挂——习仲勋与哈萨克族干部巴合提一家的故事
下一篇: 笔墨传情——回族书法家沙雨农赴北京进行书法交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