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回族音乐人苏尔东的电影梦
分享到:
2014-03-04 17:09:24 【来源:】 点击:
       新疆日报讯(记者高方报道)近来,新疆本土电影《伊犁河》捷报频传。先是2013年年底在“首届浙江青年电影节”中入围优秀电影,接着又入围了2014年3月即将开幕的北京国际电影节,并获得了参与4月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世界民族电影节”的参展机会。目前正与华夏影业商讨5月进入全国院线的事宜。相比于众多无缘与观众见面的小成本影片来说,《伊犁河》真可谓命运得济。

       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伊犁河》的投资兼制片人是为新疆回族民众所熟知的本土音乐人苏尔东。

       记得十多年前见苏尔东时,他正以一个多才多艺自编自唱现代回族“花儿”的歌手身份发行自己的音乐专辑《阿哥的石榴花》。接着,新疆电视台为他举办了“苏尔东作品演唱会”,2001年,在新疆人民剧场,他组织举办了“全国回族歌手作品演唱会”,2004年又传来他在新疆人民会堂举办“最美的花儿献给党”个人演唱会的消息。从1990年开始创作音乐至今,他自费出版发行了多张自己作词作曲演唱的回族歌曲专辑,成为人们眼中一位成功的回族流行音乐的演绎者和传播者。真不明白他歌儿唱得好好的,怎么又想到要拍电影呢?

       2月20日,见到苏尔东时,笔者将这个疑问脱口而出。穿西装、戴眼镜、举止斯文谦和的苏尔东,与十多年前没有太大变化。至今,歌手、音乐人、电影制片人等多重身份对于他来说都属“副业”,他的正式身份是新疆粮食学校加工教研室的一名教师。

       苏尔东说拍电影的想法不是自己一时心血来潮。早在他十几年前在新疆大学学习英语时,一位美国来的外教对他的回族背景很感兴趣。在那位外教眼中,他与周围的汉族人在外貌、穿戴上基本没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在他们身后却有那么大的文化差异呢?那位外教推荐他看了一本美国人写的社会学著作《熟悉的陌生人》,并对当时已经小有名气的苏尔东说:你不仅要用音乐和歌声来传播你们民族的文化,还应该用电影让世人知道中国还有你们这样一个独特的民族。

       这对当时还没有过多思考自己民族特性的苏尔东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反思回族文化中崇尚传统,民族性格趋于内敛甚而较为封闭的特性,苏尔东开始意识到“我们的文化是被藏起来的,有时候藏得太深,连我们自己都不了解了。”自此,在他的音乐之路上多了一份使命感,那就是传承、传播自己的民族文化,为提高民族素质尽一己之力。他希望待时机成熟,自己有能力时,拍一部反映回族人生活的电影。

       在苏尔东的印象中,除了小时候看过的《马本斋》《回民支队》两部影片之外,新时期的中国电影中基本上再没有具有知名度和影响的反映回族生活的电影了。2011年,苏尔东第一次“触电”,投资100万元拍摄了电视电影《歌行千里》。影片以他自己为原型,拍摄地就在他的家乡伊犁新源县,反映了一个草原上长大的回族歌手的成长经历。美丽的伊犁风光、昭苏大草原的红花、奔驰的骏马、淳朴的牧民、包括他的14首原创歌曲, “全以及国首部反映回族生活的影视作品”等诸多元素,使得这部歌手励志片在创作之初便获得了央视电影频道的青睐,在当年就买断了它的播映权,并于制作完成之后的6月16日立即在电影频道播出,获得不俗反响。

       其实《歌行千里》并不是苏尔东电影计划中的第一部,他最想拍的是一部反映回族母亲的电影,片名就是他创作的歌曲《白盖头的阿妈》。苏尔东生长在一个有着8个子女的回族家庭里,父亲去世后,母亲拉扯着他们艰难长大。在他眼中,母亲的孝顺、善良、隐忍和坚强,都是回族妇女身上的传统美德。他到北京把剧本拿给导演王景光看后,王导觉得故事情节过于平淡,像流水账,是一般的好人好事,劝他不要拍了。但执着的苏尔东在拍完《歌行千里》之后,又找到王景光,还是希望与他合作拍摄《白盖头的阿妈》。2011年5月,王景光导演来伊犁采风,伊犁的山水风光与他自己原有的剧本《没有谎言的河流》有一种精神内质上的契合,在对原有剧本做了很大程度的修改后,王导与苏尔东共同决定将片名定为《伊犁河》。

       蜿蜒铺展在草原上的伊犁河,水流丰沛、奔腾不息,像所有的母亲河一样承载着世间的悲欢离合。 《伊犁电影河》的拍摄初衷便是基于这样一种对家园的深情凝望,讲述一个发生在母亲河边的母爱故事。故事大意可概括为:伊犁河畔一户回族养蜂人家有一个聪明活泼的儿子阿尔萨,一家人过着幸福恬静的生活。父亲在一次渡河时被洪水冲走,生死未卜。母亲法图麦独自承担起照顾婆婆和抚养儿子的重担。阿尔萨长大后喜欢上了玉石雕刻,他的一件玉雕作品引起了曾在小镇上当过上海知青的玉雕工艺师苏娅的关注。苏娅鼓励阿尔萨到上海去学习玉雕技艺,冥冥中将这两个人牵到一起的是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原来苏娅是阿尔萨的生母。爱子如命的法图麦将隐瞒了16年的阿尔萨的身世之谜公之于众,随后,“狠心”她 将阿尔萨推到伊犁河的渡船上,让他跟随生母去上海求学……

       影片总投资680万元,片长108分钟,时间跨度20年,拍摄地纵横巩留恰西草原、伊宁、乌鲁木齐和上海,对于一部独立制作的小成本影片来说,可谓财尽其用,每一分钱都不敢乱花。苏尔东说,拍电影的钱大部分是自己“化缘”来的,他认识的各民族企业家和老板里,这个汉族朋友给100万,那个维吾尔族朋友给50万……,在一些不理解他的人眼里“像个要饭的一样”。遇到拍摄不顺不能正常开机时,一天就要损失十几万,让他肝儿疼。有“时候,我真想撂挑子不干了,拍电影真不是人干的活儿。”

       但在拍片过程中,总有一些感动让他觉得自己所做的是值得的。在恰西草原拍外景时,当地的老百姓们都是无偿地做群众演员,有时一拍就是一整天,没有人与他讨价还价。有的群众演员让跳河,眼睛都不眨一下就跳进去了,让他自己看着都内疚。还有一个牧民听说剧组来了,就让儿子牵着自己家的牛让宰了吃。还有不相识的人给他家送来自己种的一麻袋土豆……

       拍摄杀青后,苏尔东用了3个月的时间带着片子到青海、甘肃、宁夏和西安请各界人士观看、提意见。对一些民俗细节上不够严谨准确的地方进行了无情的删减,为此,经常会引来导演的不满,他说王导曾负气说:再删下去这“电影没法看了。”

       与其他独立制片追求艺术探索与实验不同的是,苏尔东拍电影的初衷有些像初涉文学创作的人一样简单直白,就是老老实实、中规中矩地讲一个感人的故事。这部意在展现人性光芒,用抒情质朴的镜头诉说“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电影,表现出了一种民间情怀的主旋律意识,这在本就为数不多的新疆本土独立电影制作中可算是一个异数。在有些人眼中,这简直是花自己的钱办公家的事,对此,苏尔东笑笑说:反正我又不是第一次干这样的事了。

       现在,苏尔东拍电影拍上瘾了。他下一部电影《哈拉不拉往事》(暂定名)准备以自己的爷爷为原型,反映当年那代回族人从苏联南迁新疆的传奇故事。“我奶奶是柯尔克孜族,我从小说的是哈萨克语,后来又学会了维吾尔语,到乌鲁木齐后才学会了汉语。我周围的许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对我来说这种民族融合是天经地义的,就是我们自自然然的生活状态,没有什么人为和刻意的成分在里面。这也是我想在我的电影中表达的。”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新疆 回族 音乐

上一篇:湖北口回族乡产生“十堰最美村官”
下一篇:回族作家张承志:我为什么要脱离体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