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民族文化的特色品牌
分享到:
2014-03-12 17:55:28 【来源:】 点击: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一定能建成现代文化强国。”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培育和规范文化市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保护文物;加快文化走出去,发展文化贸易,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已经成为拥有丰富文化积淀的民族地区在现代社会谋求经济文化新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和地域文化,这些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多样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传承好民族传统文化,不仅是维系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民族地区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加地区经济收入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族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急速变化,千百年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正逐渐地或部分地失去它生存与繁荣的土壤,大批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由于传承人的逝去而濒临消亡,一些珍贵文物与资料遭到了严重毁弃。对此,我们应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关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管理模式和发展模式,在积极理顺文化产业与其它产业之间关联性的前提下,以民族地区积淀深厚的古老传统和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根据潜在的市场消费需求,加大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力度,打造数字信息平台,扩大电子商务、网络创作、视频艺术等生产与服务,积极发展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集群,提高文化产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水平,打造集生产、供应、销售、运营、交流、体验、娱乐、服务于一体的文化产业链。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产业发展的经济运作规律,不断提高文化产品的附加值,积极推进文化与科技创新联动,努力增强民族文化的创新能力和文化经济发展能力,以带动经济、社会、文化的整体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些深埋于泥土之中,有些潜藏于深山之涧,有些依附于密林深处,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探索和发掘,其中一条有效途径就是优化教育资源、提高当地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加强他们对数字网络技术的熟悉程度,提升普通大众对民族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艺术的参与热情和创新激情,减少各少数民族之间、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以及中华民族与世界民族之间的认知壁垒,使普通大众在参与性互动中展现本民族的文化优势和特色魅力,从而使民族文化在走向世界展现自己、推销自己的同时,逐步融入世界文化潮流。我区历史悠久文化独特,远古的水洞沟文化、中古的西夏文化以及目前盛行的回族穆斯林文化,都是宁夏向外界展现自己的耀眼之处。然而,宁夏这些“经典”文化的影响力还不够大,除了我们发掘、保护和宣传不够深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普通大众对于传统民族文化的参与热情不高、互动不够,例如回族医药、回族武术听起来叫得很响,但也只是在局部比较流行,是小范围的特色文化艺术产品。因此,要想做大做强民族文化的特色品牌和魅力优势,必须在全球数字技术背景下,利用网络传播优势,将民族优秀文化成果转变成数字产品,交流到网上、扩大到民间,不断吸引那些挚爱民族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艺术的普通大众积极参与进来,实现双向、多向互动,这样民族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就会得以发扬广大,就会得以创新发展,并不断走向世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世界文化增添光彩。 (宁夏社会科学院理论研究中心 执笔:张治东)


责任编辑:鲁格亚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上一篇: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
下一篇:王和山代表:打造中阿金融合作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