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回族人民生活记载
分享到:
2014-11-17 11:29:50 【来源:】 点击:
(一)来源

      最早来张家口定居的回族的确切时间已无从考察。从有关历史记载推断,大致可以追溯到唐朝贞观年间。据《涿鹿县志》记载,此时有来自西北的三户回族到此居住。

      又据《元史》载,成吉思汗西征始于太祖十四年(1219年),在宪宗三年(1253年)旭烈兀攻陷巴格达后,蒙古贵族先后已征服了葱岭以西、黑海以东的大片土地,大批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迁移到中国。专造“纳失失”(为军队战士制作衣服的一种麻)的荨麻林(今河北张家口西南洗马林)匠局,就是窝阔台时期3000户回回工匠建置起来的,其中大部分是撒马尔干人,元朝称这些人为色目人,地位仅次于蒙古族。之后,张家口回族来源,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因屯军和屯垦居住下来。元末农民战争中有大量回民参加了推翻元朝统治的斗争。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徐达、常遇春(回族)率军攻入元大都(今北京),随即挥师北指,宣化西门外柳川河旁曾立一石碑,碑上书有“大明开平王常遇春尽卒处”。民国初年石碑为风沙所埋。据说常遇春曾率兵在这里与元军激战,得胜后因病死于柳川河畔,当时军中就有不少回族士兵。以后,明朝统治者为防御蒙古贵族的袭击,在此屯军驻守,士兵中有许多是回族。明洪武四年(1371年),为改变战争造成的土地荒芜、人丁锐减的状况,朱元璋颁布法令移山后六州(山西代县雁门关以北)人们到北京一带州县居住,补充人丁,开垦荒地,一部分回族流动到张家口居住。

      燕王扫北期间(1400年左右),“十八回王”助朱棣打天下。战争过去,河北村庄十毁八九,存之一二,张家口一带也遭到严重破坏。明成祖永乐年间为恢复河北一带经济,便让“十八回王”定居在河北南部。后来这些回王子嗣随明王朝迁都而北移,部分流落到张家口。宣化回民冯姓就是这样来的。冯姓中最早到宣化的是冯胜,他原来是明成祖手下的一位将军。这一时期来到张家口居住的大部分是军官或士兵出身,太平年代战争歇停,一些士兵解甲归田,娶妻生子,耕田经商,居住人口和聚居点逐渐增多。坝上回族大部分是清朝咸丰、光绪年间由陕甘宁各省迁来。光绪十八年(1892年)坝上大量开垦荒地,居住在陕甘宁各省的回民,由于人口较多,加之土地贫瘠,生活比较困难,有一批人便告别了亲族,携儿带女,来到当时人口稀疏、土地比较充足的坝上草原寻找出路,定居谋生。

      因避难逃荒而来。明朝正德年间(1506年—1521年),陕西回民由于饥饿先后发生三次暴动。万历年间(1573年—1619年),西北大部分地区的人们又因饥饿多次举行起义。这些事件均造成回民大量迁移。在东迁过程中,有的回民就来到张家口。鸦片战争后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回民反清斗争风起云涌,但由于清政府的残酷镇压都失败了,起义者为逃避官府追捕,遂隐姓埋名投往他乡。张家口新华街的回民有的就属于这种情况。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广大百姓无法生存,各民族纷纷揭竿而起,清政府下令官兵镇压各民族起义军。有一支回民起义军为了躲避清兵的搜捕,带领200多户回民由陕西西安逃亡到尚义县境内的西城夭村定居下来。

      因经商而来。明宣德四年(1429年)筑张家口堡(今堡子里),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筑来远堡(今市圈)。张家口在这两堡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当时北方的贸易中心,旧有“东口”之称。由于张家口有着处于与内蒙古和西北联系的交接地带的优越地理位置,几经发展逐渐成为牲畜、皮毛等商品转运和集散地。张家口上堡回民原是陕甘河州一带马、丁、谷、郭等姓回民挑挑子、做买卖、钉盘碗的手工匠人,当时他们单身来到张家口,原籍虽有家眷,但因路途遥远便不再回去,就重新娶亲居住下来。上堡清真寺,就是一个姓苏的阿訇贩牛羊赚了钱之后号召回民捐资建造的。他们到来的时间大约是在清康熙初年至乾隆年间(1662年—1795年)。现居住在宣化的回民也有一部分是此时从西北陕甘等地来的。尚义县三和城的回民是清代宁夏平凉一带的马贩子、羊贩子和赶趟子的做买卖留居下来的。这些回族定居后,就开始开垦土地,种植务农,建家园。随着近处荒地的大片开垦,人口不断地增加,为了生存和生产上的方便,一部分回族就迁移到人烟稀少的地方开荒种地,像今日张北县的大河、西湾子、南号、西号、五号,康保县的大囫囵、兰家营子、米家营子、马家营村的回族,大部分是由尚义县的西城夭村迁移来的。

      回民来张家口居住除上述几种情况外,还有的是几种情况交织在一起的。如桥东区土尔沟回民大部分属于京东回民。清朝末年或民国初年,他们原居住地生活困难,便举家迁到土尔沟,有的卖苦力,有的做小买卖,之后,人越聚越多,就逐渐形成了回民聚居点。

(二)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

      回族是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伊斯兰教的教义成为他们生活行为的准则。同时,回族长期同其他民族居住在一起,自觉或不自觉地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分,加之受分布区域的影响,便逐渐形成了张家口市回族既有共性又有自己特点的风俗习惯。

      语言:张家口市回族通用汉语。居住在市区的大都说普通话,坝上的回族大都讲晋西北方言。但在民族内部和一些宗教活动中夹带了大量阿拉伯语、波斯语词汇,常用的有:伊玛尼(信仰),安拉(真主),穆斯林(伊斯兰教信仰者),乃玛滋(礼拜),鲁哈(灵魂),垛子海(火狱),海里凡(清真寺里学习宗教知识的学生),尔林(宗教学问知识),伊玛目(掌教),海底叶(阿訇念经后的酬劳金),乜贴(宗教性施舍财务),多斯提(朋友),都世满(仇敌),利白力斯(魔鬼),白俩(祸患),属迷(晦气),口唤(同意、允许),讨白(忏悔)等。

      此外,回族群众还经常用一些特殊的词汇,这类词汇由汉字组成,但在回族群众中有特定的意义。如把“逝世”称为“归真”、“无常”,遗体称为“埋台”,请阿訇到墓地念经为“走坟”,礼拜时戴的一种白色(或黑色)平顶帽称为“礼拜帽”等。

      姓氏:回族姓氏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使用汉字的纯回族姓,如闪、沙、哈、黑;第二类为带有其祖先(指阿拉伯或波斯人)姓氏痕迹的汉姓,如穆、马、丁、李、张;第三类改为纯汉姓,如张、刘、王、赵等。

      服饰:回族的服饰与其他民族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有一些老年人喜欢穿黑、白色等比较单一的服装,常戴一顶无沿小帽,在重大节日时戴,以表示对节日的庆贺。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喜欢蓄胡须。

      饮食:回族在饮食方面以米、面为主食。他们特有的一种面食是油香。油香的制作很讲究,分死面和发面两种,其味道精美可口。回族把油香当作珍贵的礼品,只有在过节日、办喜事或纪念亡人时才做。回族食用肉食有严格的选择,只吃经过阿訇宰杀的反刍类的牛、羊、驼肉和食谷类的鸡、鸭、鹅肉,严禁吃猪、马、驴、骡、狗和一切凶猛禽兽的肉,忌吃一切动物的血和自死之物,包括牛、羊在内。

      礼仪:回族有很多礼仪,突出地表现在出生、婚姻、丧葬上。旧时,婴儿一出生就要请阿訇起经名,男孩多以圣人的名字为经名,如阿里、易卜拉欣;女孩多以努罕、法的麦等为经名。旧时,禁止同姓通婚,也不允许族外通婚。婚姻由父母包办,先是由男方父母备一支金簪和金头首饰,托一媒人送到女方家中,婚姻由两位以上阿訇主持。新中国成立后,男女之间开始了自由恋爱。回族辞世称无常。人无常后,一律实行土葬。亡人埋葬前要进行浴礼即净身,然后进行殡礼,即将死者放入事先挖好的洞内,再将口封住。入葬的死者没有陪葬品,一切从俭,一般不超过三天。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在回民实行土葬的基础上划出一定地域建立回民公墓。张家口市内回民墓地在永丰堡南山。

      回族是个喜好洁净的民族。不论男女老少都要经常沐浴净身。一般人沐浴的地方在清真寺,清真寺内设有水房子沐浴室,穆斯林们在礼拜前或婚丧事以及请阿訇料理宗教事务时事先都要沐浴冲洗。回族群众见面,要互道“赛俩目”或互相握手叫“拿手”。一般先由年龄小的人向长辈问好:“艾赛俩目尔来昆”,对方答:“吾安来昆赛俩目。”意思为“真主赐福于你”,或“赐你平安”。“拿手”是一种较严肃郑重的礼仪,其动作类似握手,双方面对面,互捧对方右手,亮于胸前,晚辈双膝跪地,长辈身体前倾,同辈双方稍屈右腿,同时口诵“嘟阿依”。新中国成立后,后一种礼仪在日常生活中已消失,只有在会见阿訇或节庆喜丧等郑重场合沿用。

      节日:回族节日很多,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是回族的三个主要节日,俗称三大节。开斋节是在每年伊斯兰教历十月一日,九月是斋戒的月份,俗称斋月。在斋月,封斋的人白天禁绝饮食。斋戒月满,即举行开斋节庆祝活动。这天,到清真寺参加活动的人比往日多,人们沐浴礼拜,炸油香互相赠送,以示祝贺。这天还要请阿訇到坟地念经,悼念先人,以示对亡人的追思。

      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一般在开斋节后70天,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举行。这一天,回族群众除要沐浴盛装、举行会礼外,根据各家条件,还要宰牛、羊、鸡、鹅待客或馈赠亲友,以示庆贺。

      圣纪节是纪念穆罕默德的日子,在每年的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举行。这天,大家自愿向清真寺捐赠香油、面粉、钱物。会礼后,由清真寺组织聚餐,招待穆斯林和前来祝贺的人们共度节日。

(三)文化艺术与社会生活

      受京津等地文化的影响,张家口少数民族酷爱戏曲,尤爱京剧,普通百姓都能随口哼唱几曲。20世纪40年代后期出现了白科华等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白科华,回族,1946年加入上堡正堂京剧班,1959年主持排演了闻名全国的现代京剧《八一风暴》,进京演出受到北京市文艺界和中央领导的重视。白科华在剧中饰演方大来,方大来就是周恩来的化身。白科华为现代京剧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辛克正,回族,1933年生于霸州信安镇,11岁参加晓钟剧社,学唱京剧。1951年9月到中国煤业建筑器材公司察哈尔分公司工作,之后经常参加文娱活动,演话剧、说快板、说相声等。1954年受北京市曲艺团团长曹宝禄启蒙,跟随张德芳学习相声。1960年调入张家口市曲艺队。1962年拜相声艺术家于宝林为师,同年8月挑头组建了张家口市相声队。1964年市曲艺团重建,辛克正归队。1971年又调入市文工团。1981年被吸收为中国曲艺家协会河北分会会员。辛克正艺术生涯中说过许多有名的相声段子,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主要有《买猴》、《找对象》、《死里逃生》、《绕口令》、《大相面》、《对春联》、《黄鹤楼》、《训徒》、《捉放曹》、《婚姻与迷信》、《借东风》、《蚂蚁啃骨头》、《和时间赛跑》。特别是《买猴》这个段子轰动了全国。

      回族摔跤。张家口的回族尚武,更喜摔跤。回族摔跤是伴随着张家口商业贸易的发展而兴起和发展的,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到鼎盛时期。张家口在20世纪40年代就出现了摔跤和娱乐的专用场地——南、北市场。南市场在今东河沿南边,庆丰影院的北面。北市场在今东河沿新新影院一带。40年代就涌现出一批摔跤能手,以李德全最为出名,绰号“大李五”,人称五爷,他最拿手的技术为“大德哈勒”。解放前,李德全为南、北市场的跤主。解放后又出现了摔跤高手张文忠、薛文禄、李永祯等人。张文忠,国家一级摔跤裁判,人送绰号“四和尚”,擅长“踹”,又称“穿堂”,属轻量级跤手,曾拿过省冠军。薛文禄,人送绰号“薛扒子”,擅长使“里、外扒子”,此技艺当时最负盛名,曾任市摔跤队教练。李永祯,外号“四海子”,属重量级跤手,曾拿过几次河北省冠军。

      回族俗语、谚语。主要有:挨着大树不着霜,挨着回回多吃油香。东口到西口,喇嘛庙(多伦)至包头。先有大二号,后有喇嘛庙。回民三把刀,宰牛、宰羊、卖切糕。回民经商甲天下。亡人盼土如盼金。

      回族歌谣。主要有:儿的娘,没主张,闺女嫁给烧炉匠,香的辣的吃不上,天天要洗油衣裳。老黄沟,晏庄堡,十户人家九家苦,富人朱门酒肉香,小崖山下见尸骨。大扇车,黑算盘,穷人欠债没个完,地主逼债虎狼狠,打尽豺狼换人间。

      回族民间传说。相传,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开始创教时,遭到以阿布·苏富扬为首的古来氏族部落的反对和迫害。后来他组织武装,不断同麦加贵族和麦地那的犹太教徒征战。经过多次斗争,终于在唐朝太宗贞观四年(630年),占领了麦加城。当时全城沸腾,伊斯兰教徒个个喜笑颜开。为了庆祝这一胜利,一天,穆罕默德把许多教徒请来,商量如何庆贺,吃什么东西好。这时有人提出:用油炸白面。他说:白面本来就好吃,再用油一炸肯定就更好吃了。穆罕默德问大家:这个办法可以不可以?一时人们又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于是就都表示赞同。便请人发了白面,然后用油炸。结果炸出来的东西黄橙橙的,又酥又脆。可是叫什么名字呢?这时有人尝了尝说:“嗬,还是油炸的香!”于是,“油香”这名字就叫起来了。

      由于教派的不同,在我国“油香”的做法也不一样,像宁夏、甘肃和张家口坝上一带,做的“油香”是用发面做的,不放盐,而坝下回民做的油香则是死面的,并且放盐。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张家口 回族人民 回族生活

上一篇:2014年三季度我国陶瓷砖出口贸易国分布情况
下一篇:【对话】北京龙泉寺沙弥日志:伊斯兰——包容的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