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 迁址丝绸重镇平凉府
分享到:
2017-04-14 16:17:27 【来源:】 点击:

中华民国时期,我国著名阿訇达浦生、哈德成,有志之士宗棣棠等,在贤达马福祥的鼎力资助下,于一九二八年春,在上海创建了驰名中外的“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此属中国伊斯兰教新型的学校之一,校址设在上海小桃园清真寺里。马福祥任董事长,达浦生任校长,哈德成任教务主任,宗棣棠任学监。办学宗旨是:“培养传道、著书及翻译阿、波文经籍和教授阿、波文字人才”。十多年中,培养了一大批出类拔萃、品学兼优的留学生和教职人员。
一九三七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八·一三淞沪战役,上海沦陷。致各行业不能正常运行,学校亦不能正常开课。达浦生遂酝酿考虑,将学校迁到相对稳定的大后方西北去,随即起程对西安、兰州和银川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这期间经白崇禧,平凉拱北主持穆忠阳阿訇等人及商界人士与达浦生斡旋协商、盛情邀请,通过综合分析、考量、评估,达成共识。本着为提高民族素质,宣扬伊教文化的宗旨,最终做了决定。于一九三八年,把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迁址——屏障三秦、控驭五原、东进西出、融汇贯通、山水宜人、民情淳朴、民族和睦、伊斯兰文化底蕴深厚、浓郁的陇东古丝绸重镇——平凉。
而且,平凉境内中国本土文化林立、人文景观遍布——道教名刹崆峒山、西王母宫、龙泉寺、成纪文化城、南石窟寺、古灵台、龙隐寺、唐陇右节度使李元谅墓、明正德宝塔、清乾隆平凉穆老太爷拱北、陇上璀璨明珠、经堂教育基地——平凉清真北大寺等,风景名胜、不胜枚举。数千年沧桑岁月,积淀了独具平凉特色的地域风情。

时甘肃总督、省长张广建,闻上海伊师要迁址平凉的消息。审时度势,为取得上级信任,体现关心民族教育。将他在平凉经营的火柴厂捐给了伊师,作为校址(今平凉二中前身),与此同时,平凉各界给予了大力支持。改建、修整,树牌,改名为“平凉伊斯兰师范学校”。校长依然由达浦生担任,教务主任马汝邻,教员有中共青委会党员马寅,还有达浦生之子达应彻等学识渊博的园丁队伍。
一九三九年,陕甘宁边区派吴鸿宾来平凉,以国民党驻平第四十二军军长杨德亮秘书的身份、名誉,筹建了抗战军人子弟学校——力行中学(后改名为高平中学)和抗战小学。做回民上层人士抗日统战、爱国思想工作,并帮助成立了平凉新民路回民小学。(此小学第一期学生,考试成绩第一名的穆鸿润,后来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继而和杨靜仁组织了平凉回民教育促进会等。这些工作有力的推动了平凉教育的发展,受到各界拥护,亦给各地带来了深远影响。

一九四一年,平凉伊师学校,经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国立陇东师范学校”。学校以“培养经汉兼通的开明师资”为目的,所教授课程除传统经堂教育外,并设有古汉语、数学、地理、历史、教育学、政治和体育等课程。
一九四二年,在国防部长白崇禧将军关怀下,为向中东国家培养留学生,特在平凉“国立陇东师范学校”设立了阿拉伯文专修科,具体由著名阿訇王静斋负责。第一期招收的学生有龚子清、陈克礼、丁郁民,江苏的沙雨亭,还有河北、山东等省的学生。平凉学生有穆忠阳阿訇之子穆鸿浚、女婿郭卫民,还有马鸣鹤等。这些学生中后来有的成为驰名学者、知名阿訇、知识分子和中高低干部。
为加强民族团结,学校还聘请了汉族教师。全国各地来此求学者除回族学生外,还有一部分汉族学生。至一九四八年全盛时期,据档案资料记载:民国三十七年九月“国立陇东师范学校”共有班级九个,学生403人,其中高级师范班四个,学生117人。初级简师班五个,学生226人,总数近700人。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立陇东师范学校与平凉师范学校合并,称为:“平凉师范”。
这一历史史实,是对平凉民族教育的一个启迪。有智之士应抓住这难得的、千载难逢的契机,秉承前辈爱国爱教的精神。一如既往的办好民族教育,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实用性人才,以便更好的服务国家、民族与社会。
值得一提的是平凉阿校,就是在平凉伊师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由各界仁人志士继承和发扬“陇东师范”的办学理念、思想和精神。在全体穆斯林慷慨资助中,历经三十余载,不断发展壮大,师资雄厚、设施先进、教材新老兼授、届出新秀、深受称赞。在这里我们忠心的祈求伟大仁慈的安拉,饶恕、恩赐那些有名、无名、并默默地为国家富强、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多斯梯们。
近年来,平凉地方党委、政府领导,高瞻远瞩,充分利用历史赋予的新机遇,加大投资力度,改善投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开发能源、产业、危房改建、人文景观等。使城市、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化,陇上明珠名副其实。
适逢国家“一带一路”大战略,平凉属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又是西出古都长安第一大重镇和节点。建设中的机场等设施,必将为加快、重整昔日古丝路重镇——贸易商埠、交通枢纽、旱码头的雄风,带来新的飞跃。
作者简介:穆生福阿訇,经名:穆罕默德.海里法.格曼伦丁,穆宪章八世孙,1968年生于平凉, 1988年毕业于伊斯兰经学院,并先后投马善堂、杨宝俊、苏凤鸣、马继元等著名阿訇门下求学。平凉拱北原继任教长。对宗教教义、回族历史等学科潜心研究。曾在《甘肃穆斯林》《回族研究》《开拓》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参与《平凉回族志》编攥,并著有《和卓穆宪章》一书。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上一篇:第14届马来西亚国际清真食品展 4月5号吉隆坡登场
下一篇: 青海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2017年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