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中国穆斯林故事 做宗教文化交流使者——中国伊协外事工作纪实
分享到:
2020-10-28 12:15:47 【来源:中国穆斯林】 点击:

中国伊协自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近70年风雨历程。作为我国唯一的全国性伊斯兰教团体,它不仅发挥着联系党和政府与穆斯林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还肩负着服务我国外交大局,对外宣传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搭建中外宗教文化交流平台的使命。

一、中国伊协的外事工作与国家外交大局紧紧相连

1953年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正式成立,从其诞生之日起,就肩负起了服务于新中国外交大局,突破国际封锁的历史使命。早在 1952年,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筹备委员会组织16人朝觐团赴沙朝觐,但因西方阻挠,代表团到达巴基斯坦后无功而返。这次出访不仅是我国伊斯兰教界首次正式组织的宗教活动之旅,更是我国伊斯兰教界服务于新中国外交大局的积极努力。1955年4月,中国伊协副主任达浦生阿訇以伊斯兰事务顾问的身份随同周恩来总理出席在印尼召开的亚非国家万隆会议。这次会议是中国外交史上的一次伟大成功。会议期间,达浦生阿訇向伊斯兰国家代表介绍了中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中国各族穆斯林在新中国取得的进步和发展。周恩来总理同沙特费萨尔国王及埃及纳赛尔总统商谈了中国穆斯林前往沙特进行朝觐的事宜。在他们的努力下,1955年8月,新中国的第一个朝觐团一行20人,由达浦生阿訇任团长前往沙特阿拉伯麦加完成了朝觐功课,受到世界各国,特别是伊斯兰国家的普遍关注。1956年,由中国伊协主任包尔汉任团长的新中国第二个朝觐团一行37人抵达麦加后,曾受到沙特国王3次接见。包尔汉应邀参加了“洗天房”仪式,并接受了沙特国王赠送的天房幔帐和阿拉伯民族服装。从1955年到1964年,中国伊协共组织朝觐团10次,共 132人次,顺访了巴基斯坦、印度、阿富汗、也门、叙利亚、埃及、黎巴嫩、利比亚等十多个国家。代表团所到之处都受到热情接待,许多国家元首亲自接见代表团,为之后我国与这些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努力奔波。

同时,中国伊协还邀请了许多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的宗教领袖来华访问,为国家间的交往铺路搭桥。

1955年5月,埃及宗教基金部长艾哈迈德· 哈桑· 巴库尔应邀来华访问。访问期间,周恩来总理曾先后两次会见了巴库尔,会见时副总理陈毅和外交部副部长张闻天、章汉夫,文化部副部长钱俊瑞作陪。这是中国伊协邀请来华访问的第一个代表团,也是当时国际上来华访问的为数不多的代表团之一,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此后,中国伊协陆续邀请了许多有影响力的人士率团访华,其中许多团组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自接见,比如,1956年5月,以印度尼西亚贝蒂党主席西·阿巴斯为团长的印尼伊斯兰教代表团一行 14人应邀来华访问,期间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同年,以巴基斯坦国会议员赛义德·侯赛尼伊玛目为团长的巴基斯坦宗教代表团一行7人应邀来华访问,期间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接见;1958年9月,以阿比丁博士为团长的阿联叙利亚地区伊斯兰代表团一行7人应邀来华访问,期间受到毛泽东主席、朱德副主席、刘少奇委员长和周恩来总理的接见;1959年1月,阿曼国副教长萨拉赫·艾萨·哈尔塞应邀来华访问,期间受到了毛主席、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的接见;1964年9月,苏丹前宗教大法官阿里·阿布杜拉·赫曼应邀来华访问,期间受到了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接见。

1978年,中国伊协恢复正常工作,当年邀请了阿拉伯也门共和国的总穆夫提扎巴拉来华访问,这是文革以后中国伊协邀请的第一个访华团组。此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伊斯兰代表团和个人应邀来访,中国伊协的外事工作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外国代表团络绎不绝。

随着我国外交事业的蓬勃发展,国际地位的逐步确立,中国伊协越来越成为外国友人了解中国伊斯兰教和中国穆斯林,尤其是中国宗教政策的重要窗口。许多阿拉伯伊斯兰国家领导人来华访问期间曾访问中国伊协,如苏丹总统尼迈里、伊朗总统拉夫桑贾尼、沙特阿拉伯国王阿卜杜拉、马来西亚总理东古·阿卜杜·拉赫曼等都曾做客中国伊协;还有许多虽未亲自到访中国伊协,但在访华期间在其驻地或清真寺接见了中国伊协领导,如巴勒斯坦总统阿拉法特、沙特国王萨勒曼、印尼总统瓦希德和佐科、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等。

二、中国伊协不断扩大在世界伊斯兰教界的朋友圈

中国伊协已与世界上35个国家的50多个伊斯兰组织和政府宗教部门建立了友好交往关系,在宗教事务、文化交流、教育培训等多个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我会曾邀请许多国际伊斯兰组织领导人和著名宗教人士来华访问,如伊斯兰世界联盟两任秘书长纳绥夫博士、图尔基博士,曾任巴基斯坦代总统、伊斯兰世界联盟亚洲协调会秘书长吉玛,土耳其宗教部长居尔迈茨,孟加拉宗教部长玛提尔·拉赫曼,世界穆斯林大会秘书长伊纳木拉汗,麦加禁寺伊玛目苏戴斯长老,叙利亚共和国总穆夫提艾哈迈德·哈桑,印尼穆罕默迪亚协会总主席山苏丁,俄罗斯大穆夫提盖努特金,罗马尼亚大穆夫提优素福·穆拉提,吉尔吉斯斯坦大穆夫提克托克托穆什耶夫等。

同时,我们还与许多国际性伊斯兰教组织、国家宗教管理部门及其伊斯兰教组织保持友好关系,主要的有以下这些:

国际组织:伊斯兰世界联盟、伊斯兰合作组织、伊斯兰发展银行,沙特朝觐部、两禁寺管理委员会,埃及宗教基金部、埃及伊斯兰事务最高理事会、埃及爱资哈尔大学,伊朗国际伊斯兰团结大会、伊朗对外联络组织、伊朗朝觐与慈善组织、穆斯塔法大学,土耳其宗教事务部、土耳其宗教基金会,印度尼西亚教法学者委员会、印尼宗教与文化交流协会、印尼郑和基金会,俄罗斯穆夫提委员会、俄罗斯伊斯兰管理中心,马来西亚亚太伊协、伊斯兰教发展署、国际伊斯兰大学、郑和多元文化教育信托基金,阿联酋扎耶德谢赫福利基金会、宽容部,约旦宗教部,阿曼卡布斯研究中心,卡塔尔多哈国际宗教对话中心,也门穆夫提办公室,利比亚宣教协会,摩洛哥宗教部,突尼斯宗教部,南非穆斯林教法学者委员会,乍得穆斯林学者委员会,新加坡伊斯兰教协会,韩国伊斯兰联会,吉尔吉斯斯坦穆斯林宗教事务管理局,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穆斯林宗教委员会,乌兹别克斯坦穆斯林事务管理局,巴基斯坦学者委员会、国际伊斯兰大学,孟加拉宗教事务部、孟加拉伊斯兰基金会,印度德里大清真寺,阿富汗朝觐与宗教事务部、乌理玛理事会,文莱宗教部,泰国华人穆斯林协会, 罗马尼亚穆夫提委员会,保加利亚穆夫提委员会,法国欧洲最高清真协会,奥地利伊斯兰事务权利机构,英国牛津大学伊斯兰研究中心、伊斯玛伊勒研究中心,波黑伊斯兰共同体等。

在对外友好交往的过程中,中国伊协的工作得到了许多国家伊斯兰组织的认可与赞扬,比如中国伊协原会长沈遐熙曾担任过伊斯兰世界联盟清真寺最高理事会理事,并在1990年荣幸地接受了巴基斯坦总统伊沙克·汗授予的“卡迪·阿兹姆之星”勋章,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穆斯林首次接受友好国家元首授赠的勋章;中国伊协原会长陈广元于2002年获得了摩洛哥国王哈桑六世授予的国王特别勋章;原副会长兼秘书长宛耀宾担任过埃及伊斯兰事务最高理事会理事;原副会长马贤获得埃及总统穆巴拉克授予的“埃及共和国总统一级特别勋章”,原副会长阿伊明、杨志波当选为利比亚世界宣教协会最高理事会理事。

三、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穆斯林故事

1.开展国际学术文化交流 , 弘扬伊斯兰中道思想。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宗教政策的歪曲由来已久。作为中国穆斯林的代表和中国伊斯兰教的窗口,中国伊协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了解惑释疑、化敌为友的义务。多年来,中国伊协积极派员出席伊斯兰国家举办的反对极端思想和暴力恐怖行径,倡导不同信仰群体间对话的国际学术会议。如阿联酋穆斯林群体理事会、阿联酋“促进穆斯林社会和平论坛”、摩洛哥斋月演讲会、哈萨克斯坦世界与传统宗教领袖大会、印尼“世界和平论坛”、埃及伊斯兰最高理事会、伊朗团结大会、卡塔尔多元宗教对话会议、马其顿“世界宗教与文明对话会议”、土耳其“亚洲及太平洋国家穆斯林宗教领袖峰会”、伊盟国际会议、摩洛哥宗教基金部国际会议等,此外,还出席多个国家临时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或纪念活动。

在积极参与国外学术研讨的同时,中国伊协也举办了多次国际性的学术交流活动。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国伊协于2016年在乌鲁木齐与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举办了主题为“倡导中道思想,反对极端主义”的“伊斯兰教中道思想国际研讨会”,邀请了俄罗斯及中亚五国知名伊斯兰教界人士、著名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参加会议。这一会议产生了积极效果,并实现机制化运作,每年由与会各国轮流举办。2017年至2019年,俄罗斯穆夫提委员会、吉尔吉斯斯坦穆斯林宗教事务管理局、哈萨克斯坦穆斯林宗教委员会分别承办了第二、三、四届研讨会,乌兹别克斯坦穆斯林事务管理局将承办第五届会议。
在国际学术文化交流过程中,我们坚持讲好中国故事,向国外友人介绍,中国伊斯兰教和穆斯林的历史、文化和现状。我们用事实和数据让他们明白,中国的穆斯林得到政府的保护,伊斯兰文化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健康发展。

2.举办“中国伊斯兰文化展演”活动,在国际上展示中国伊斯兰文化风采。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的民众对中国的伊斯兰文化也表现出高度关注。近年来,中国伊协与国外伊斯兰组织和政府部门合作,成功举办了多次大型宗教文化展演活动,在国际上产生了良好的反响。2010年,中国伊协与印尼伊斯兰教法学者委员会联合在印尼首都雅加达和泗水两地共同举办“中国—印尼 2010伊斯兰文化展演”。这一活动不但向印尼穆斯林展示了中国灿烂的伊斯兰文化,也促进了印尼华人与当地穆斯林群体之间的关系,为两个群体的和谐共处做出了贡献。2012年,中国伊协与土耳其宗教事务部共同在伊斯坦布尔举办了“2012中国·土耳其伊斯兰文化展演”;

2013年,与土耳其宗教事务部共同在银川市举办“2013中国·土耳其伊斯兰文化展演”。这两次活动被两国政府部门视为中土两国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举措。2014年,中国伊协与马来西亚首相署团结局共同举办“中马伊斯兰文化交流会暨中国伊斯兰文化展”,此项活动也被列入中马建交4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和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系列活动之一。此外,中国伊协还多次参加了国际性的展览活动, 如2001年文莱伊斯兰文化博览会;2003年伊朗举办的国际《古兰经》文化展;2013年沙特杰纳第利亚遗产文化节等。

在这些展演活动当中,运用大量精选图片,围绕中国穆斯林社会生活、宗教活动、文化艺术、学术教育、对外交往、民俗民风以及清真寺建筑艺术等内容,多方位、多视角地展示中国穆斯林的精神风貌和时代风采,全面真实地展现中国伊斯兰教的历史、现状和异彩纷呈的中国伊斯兰文化艺术。我们还展示了中国穆斯林收藏的历史文物和当代中国穆斯林创作的伊斯兰文化艺术品,这些都是让国外的穆斯林领略中国伊斯兰文化的独特魅力。展演活动中我们邀请了多位中阿文书法名家,与观众进行现场交流互动,赠送书法作品,并给观众题写中阿文姓名,产生了良好的展演效果。另外,我们还邀请了多位优秀的《古兰经》诵读选手进行现场诵读表演,他们还被邀请前往当地清真寺进行诵读,受到穆斯林群众的热烈欢迎。

3.派员参加国际《古兰经》诵读比赛,提高我国穆斯林《古兰经》诵读水平。1995年3月,中国伊协举办首届全国《古兰经》诵读比赛,自此以后,每两年举办一次。各地伊协也陆续举办地方性的《古兰经》诵读比赛,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古兰经》诵读选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伊协把在全国《古兰经》诵读比赛中取得名次的选手陆续派往伊朗、印尼、马来西亚、土耳其、阿联酋、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参加国际性的《古兰经》诵读比赛。

四、服务中国穆斯林的宗教与社会生活是中国伊协外事工作贯穿始终的重要命题

中国伊协开展对外友好交往并不是简单的迎来送往,也不局限于宗教组织或宗教高层人士之间的交流,它与中国两千多万穆斯林的宗教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这主要体现在组织中国穆斯林前往沙特朝觐、选派穆斯林青年出国深造等方面。

1.开展朝觐组织工作。根据《宗教事务条例》,中国伊协作为唯一全国性伊斯兰教团体,负责中国穆斯林的有组织朝觐工作。截至2019年,中国伊协共完成20万人次的有组织朝觐工作。

近年来,我国每年都有一万多名穆斯林前往沙特朝觐,这既是一项宗教工作,也是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形象、交流文化、建立友谊的民间外交活动。近年来,我国的朝觐组织水平得到全方位提升,这与我们同各国朝觐团的相互往来和经验交流具有一定关系。同时,我们在朝觐期间充分开展对外宣传工作,如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各国媒体介绍我国的伊斯兰教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些年,朝觐期间的对外友好交往又有新的方式,如朝觐团组织朝觐人员开展中华优秀文化展演,向各国穆斯林教授汉语日常用语、中国书画,展示中华武术等交流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做好选派留学生、阿訇进修工作。根据中国政府与一些友好国家签订的文化交流协定,向国外高等伊斯兰学府,尤其是埃及爱资哈尔大学选派留学生和推荐中青年优秀阿訇进行短期进修是中国伊协长期从事的一项重要外事工作。埃及爱资哈尔大学是久负盛名的世界伊斯兰高等学府,倡导温和的伊斯兰教思想,反对极端,为世界各国培养出大量优秀的伊斯兰宗教人才和学者。我们派出的留学生和青年阿訇,许多学成归来后在各地伊协、经学院和清真寺发挥着积极作用,为我国伊斯兰教事业的健康传承做出了贡献。此外,中国伊协还向利比亚、巴基斯坦、阿曼、伊朗等国的伊斯兰院校选派了多批穆斯林留学生和在职阿訇进修人员,人数已达500 多人。

经过近70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国伊协的外事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果,得到了党和政府的认可及各族穆斯林群众的赞赏。我们始终秉持的外事工作理念是:发挥民间外交力量,服务我国外交大局,充当和平的使者、宗教文化交流的桥梁、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宣传者。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过程中,做好民心相通工作,拓展和巩固民间朋友圈,夯实国家关系的民意基础,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努力讲好中国穆斯林故事,宣扬中国伊斯兰教传统文化,了解当今伊斯兰世界动态,学习国外穆斯林与其他信仰群体和睦相处、包容互鉴的经验,助推我国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利用国际舞台发出中国伊斯兰教界反对极端、倡导中道的声音,展示中国政府对中国伊斯兰教事业的关心,同国际社会合作共同促进宗教和谐与世界和平。

当前,我们已经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中国伊协的外事工作也将紧随时代的步伐,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以服务我国外交工作大局为己任,充分发挥民间外交的作用,作好我国与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友好的使者,当好国家宗教政策的宣传员,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同时把国际学术界有关伊斯兰教宽容、中道、和谐的理念和思想介绍到国内,积极为我国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宗教和顺工作服务。

(作者系中国伊协国际部干部)原载于:《中国穆斯林》2020年第4期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中国穆斯林 宗教文化 中国伊协 外事工作

上一篇:拥有穆斯林血统的英国首相约翰逊,缘何成为伊斯兰恐惧症代言人?
下一篇:法国的伤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