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梨之乡的清真寺
分享到:
2013-01-17 13:02:25 【来源:】 点击:

——记四川金川城关清真寺
 

    杨宏渊
 

     金川县素有“雪梨之乡”的美誉,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居大渡河上游,境内有大金川河,因沿河诸山盛产黄金而得名。据《金川县志》记载:“乾隆三十六年(1771)第二次金川之战时,从陕西渭南调来清军,其中有不少回民官兵。战后留住戍垦,此为移居金川县内最早的回族。”此后,来金川经商的有不少回族人,他们陆续在县内安家落户。乾隆五十九年(1794),当地穆斯林在城内兴建了清真寺。此后历经修葺,形成现在的规模。

 

    金川城关清真寺占地2.5亩,总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在清真寺的大门楼上,正中绿色琉璃瓦穹顶上是星月标志,铜制的“金川清真寺”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寺门外有四根红色木柱,悬挂着爱国爱教、团结进步的楹联;讲经堂内有彩色克尔白挂图,光芒璀璨;大殿为中阿风格结合的建筑,殿内正中高悬古寺保存下来的一块经文匾;而穆斯林捐赠的拜毯和宫灯,使礼拜殿看起来肃穆中尽显雅致。

 

    这里是当地穆斯林群众宗教生活的中心,每天都有穆斯林群众前来沐浴礼拜,周五则有主麻日聚礼。清真寺每年都隆重举行圣纪、开斋节、古尔邦节等穆斯林传统节日庆典,常有外地的穆斯林参与其中。

 

     金川城关清真寺坚持爱国爱教的传统,依法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发扬穆斯林乐善好施的精神,积极从事慈善公益活动,2000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清真寺”,同年又被评为四川省“遵纪守法好、自我管理好、服务社会好” 三好单位。

 

    历史上,金川城关清真寺将回族穆斯林与红军长征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金川县有优良的革命传统,曾是川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地区,1935年红军长征时,在此驻留达14个月之久。在驻留期间,红军发布尊重回民宗教信仰的文告,对清真寺秋毫无犯,即使条件艰苦,清真寺还是可以举行各种宗教活动,因此,红军深受金川回族同胞的信任。当时,红军的许多重要机关都设在回民家里,回民们节衣缩食支援红军,用血肉之躯保卫红军。金川的回族穆斯林为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在回族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而金川城关清真寺,正是这段不平凡往事的历史见证。

 

    红军长征时期,金川县(原绥靖县)于1935年成立了绥靖县回民苏维埃政府,这是建立最早的县级回民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就是城关清真寺。政府机构设有财政、内务、土地、粮食、宣传、妇女等委员会,同时建有一支稳定的武装力量——绥靖回民独立连,连部也是设在城关清真寺。金川城关清真寺现为“红军长征革命历史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全国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先知穆罕默德教导说:“爱国是信仰的一部分。”金川回族穆斯林、金川城关清真寺用自己昨天、今天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责任编辑 :奥斯玛廼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雪梨 之乡

上一篇:甘肃省清真寺(七)
下一篇:百座全国模范清真寺名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