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回族人口与分布(一)
分享到:
2014-10-10 21:06:57 【来源:】 点击:
     亲们,节后快乐!蕃坊与您同在,节前与大家分享了《四川回族的来源》,此次与大家分享《人口与分布》,请大家继续阅读…


 

元朝后期,随着“探马赤军”的解体,大家只能围聚在一起屯垦从事农业生产,这便形成了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小聚居区。大家围聚在清真寺周围,以伊斯兰教为纽带和于此相关习俗支撑起民族的精神力量。

历史上,回民都是围寺而居的,凡清真寺的周围就是一个回民聚居区,回族称其为一个“教坊”。由于“回回”在中华大地上是由多族融合形成,不可能像我国其他土著民族那样拥有一块固定的土地,加上清政府对回族采取“分而取之”的办法,把聚居在大城市的回民逐步迁赶分散到穷乡僻壤,使回回生活在汉民族的汪洋大海中,这就形成了回族“大分散,小集中”的格局,使其成为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位居第三)但分布最广的一个民族。至今,中国98%的县级行政区域内都有回族,这种“无处不回”的现象在我国所有少数民族中是唯一的。

随着各种原因入四川的增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回族的居住区域不断扩大,与汉、藏、羌、彝等民族杂居或散居,聚居区以不等的人口数量和区域规模,零散地沿各交通要道和水利干线辐射,在乡自成村落,在城镇自成街道,彼此之间保持着密切联系,足迹遍及川西、川北、川东、川南等地,从而形成了四川回族明显的“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人口已达11万余。

“大分散”体现在全省180市县中,而“小聚居”则表现在“一点(成都)两面(阿坝藏羌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一条线(川北一线)上,主要分布在成都、新都、阿坝、松潘、西昌、会理、德昌、德阳、绵阳、盐亭、广元、青川、平武、阆中、武胜、宜宾、高县、泸州、内江等地。川西、川北的回族人口密度较大,而川东、川南的人口密度较小。凡有回族分布的地方,有三分之二人口居住在农村,三分之一居住在城镇。农村的回民一般聚居在几个乡和村,城镇的回族一般聚居在某街巷。如成都外西金牛坝附近的土桥镇就是一个回民聚居区。有的回族聚居的地方叫什么“营”,则表示这里曾经是元明清回族军士驻扎的地方。如西昌的大营村、合营村、沙锅营村,德昌的永定营,阿坝州小金县回民聚居的营盘街等地名,都与当初的军屯有关。(待续)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四川 回族 人口与分布

上一篇:孤儿院,心被吞噬的角落
下一篇:沙特麦加今日主麻盛况(组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