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旭,西安回坊的“巴尔扎克”
分享到:
2017-03-01 19:38:41 【来源:中国日报】 点击:


丁旭用了三十多年著成一本工具书《西安回族方言》,堪称西安回族方言经典。 火炎 摄

  他的电脑两米之外,是她的缝纫机。在这间斗室里,在缝纫机转轮和针脚的交响中,他抓住回族方言这条线索,任由思绪在千年丝路上驰骋。

  他的电脑三米之外,是厕所。思维纵使可以横跨万里,逾越千年,但坐在轮椅上的他,要跨过眼前的这三米却十分困难。

  三十多年,很多城市都已物是人非,但这间斗室外的西安回民区桥梓口在他看来还和自己出生时一样。

  丁旭,68岁,用了三十多年著成一本工具书《西安回族方言》,堪称西安回族方言经典。为了写书,他腿疾加重,背驼如弓,须发皆白。书出版了,人也仿佛一盏灯燃得灯油将尽。

  “从生下那天起,一辈子也么离开这院子,” 丁旭用一口地道的西安回民口音说。 “老三届”的丁旭高中毕业时已经二十岁,比同届毕业生整整晚了三年,原因是中途因病休学。

  “小时候我被过继到伯父家养育。在我的记忆中受我伯父影响最深的有两方面,一是酷爱读书,一是宁可饿死也不做亏心事”丁旭说。

  13岁那年,连续发烧一周后,躺在床上的丁旭除了头还能转动整个身子都不听使唤了,家人眼看不行了,连最坏的打算都有了。也许是天意,神奇的中医针灸硬把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尽管命是保住了,但一条腿还是落下了残疾,即使做了大量的艰苦顽强的锻炼也没能有所改变。”

  高中毕业后,丁旭先后在两家企业做工,都是边干边学。到五金店里了解工具,到新华书店买书研究电器知识,丁旭开始在西安仪表厂做仪表电工,后来又被招进西安工业摄影喷绘部工作。1982年,34岁的丁旭考上陕西广播电视大学,终于圆了多年大学梦。

  “其实我上大学就是为了研究我们本民族的语言。我们的语言都是有出处的,而且充满着智慧和幽默,完全可以说是两千年丝绸之路的文化沉淀。当年波斯人迁徙到长安,大多都是男人,要么经商,要么行伍,落脚在长安后,就与当地汉人成家了,就出现了人们常说的一种现象,巴巴(回语爷爷)回回,娜娜(奶奶)汉,东西方语言在漫长岁月中被逐渐融合。”一谈论起回族方言,丁旭立刻精神起来。

  年轻时,他就对“回族没有语言文字”的说法心存疑虑,无奈浅薄的阅历和有限的知识无法澄清这一说法,就只好憋在心里。在电大学习期间选修了《语言学》课程后,对语言的发展和演变有了一定的认识,对民族语言的特点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尤其是在学习《外国文学》课程时,伟大的文学巨匠巴尔扎克所说的:“我只是一个社会的书记官,我的责任就是客观实际地记录下我所见到和听到、感到的社会!”更让丁旭大受启发,仿佛找到了奋斗的方向。

  他说,当时他一遍遍在心里自问:“是不是我也可以如实记录下我的民族的语言,成为一个民族语言的记录者?”

  本民族祖辈那些诙谐幽默,富于智慧的老话早已在他的心灵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那些被岁月艰辛磨砺的古朴言辞更是日积月累地渗透进他的记忆中。这些语言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大量现代词语的涌入替代,许多正在消失,眼看着一些非常优美、寓意深刻的词语,后辈们很少使用,几乎不知道它的出处,甚至没有听说过。

  这让他更觉得迫切需要把这些正在淡出甚至消失的语言,把这些记载着先辈智慧和艰辛的老话记录下来,让后辈和后继的研究者多一些了解先辈的依据,多一些了解先辈语言的历史资料。

  三十多年来,他身上总是带着笔和纸,随时记录下听到的词汇。因为当他有意识进行现实调查时,对方往往记不起所说的老话、俏皮话,只有在平时对话中才无意识自然流露出来。有很多词语一闪即逝,必须立即马上记下来,不然就像刚刚到手的珠玉又随即滑落进波涛滚滚的江河之中,极难寻找。

  “曾经有好多时候,由于手边没有纸笔,一个非常熟悉的词语没能记下来,事后再苦苦寻思极难追忆起,因而非常痛苦,”丁旭说,“有时听到一个词汇,或者突然想起一个许久寻寻觅觅的词语,真是欣喜若狂。”

  2003年,丁旭因病退休。2007年亲戚送来一台电脑,作为“记录者”的丁旭进入了写书的冲刺阶段。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巴尔扎克 西安 丁旭

上一篇:马文玖:一位古稀回族老人18载辛勤奔邮路
下一篇:回族村医马玉花代表履职影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