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儒对话 ——明清之际中国回族伊斯兰教本土化的探讨及影响
分享到:
2017-01-25 15:39:24 【来源:】 点击:

青年历史评论

 

回儒对话

——明清之际中国回族伊斯兰教本土化的探讨及影响

湖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2013级 历史教育2班 刘梓琳

  摘要:中国,是一个包容多民族和多宗教的国度,在宗教上,除了本土的道教外,真正融入中华文化体系的外来宗教有佛教和伊斯兰教(虽然基督教在唐代已经以聂斯托利派的形式传入中国,但是影响很小,多数基督徒是后来接受西方宗教体系的),前者本土化最为彻底,与儒道并行;后者虽然并没有完全“华化”,但是也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本文就中国伊斯兰教在明清之际的本土化进程进行探讨,并提出笔者一些看法,以进行对这段历史的反思。

  关键词:回族 儒学 伊斯兰教 本土化 明清

  自唐太宗伊斯兰教东来,到元朝灭亡,中国的穆斯林已经生活在中国达700年之久,但是在唐宋元三朝,中国的穆斯林一直没有被认为是“本地人”,而是以“蕃客回回”取代,除了像马依泽、蒲寿庚这样的在朝廷任职的穆斯林官员或像丁鹤年、高克恭这样受汉化程度较高的穆斯林学者,基本上没有穆斯林用汉语姓名。如赛典赤·瞻思丁、伯笃鲁丁、阿老瓦丁和萨都剌(重点是伯笃鲁丁和萨都剌是儒学功底很好的学者)。

  需要注意的是,元朝的“回回”是沿用沈括《梦溪笔谈》里对回鹘的称谓,泛指祖先是白种人的色目人,因此虽然80%的元朝回回是穆斯林,也有一部分基督徒被称为“阿速回回”,犹太人被称为“术忽回回”,而吉普赛人被称为“罗哩回回”,如元朝阿拉伯基督徒学者、政治家爱薛(叙利亚或黎巴嫩的基督徒)。也有穆斯林没有被称为回回,如黄种人康里人政治家茹茹(其实我个人觉得应该被译为拉赫曼)。

  可见在元朝,真正意义上的回族并没有形成,除了少数人以外,多数穆斯林都被视为蕃客回回,从字面意思上看,他们依旧是“舶来”而非“本土”。

  在元朝,穆斯林因为属于色目人,因此在政治上享有极高的特权,因此被不少汉人(尤其是下层百姓)忌恨。在方国珍的起义中,就有这么一个口号:

  “杀尽天下色目人,毁尽也里可温庙(基督教堂,因为元朝称呼基督徒为也里可温)和答失蛮庙(清真寺,因为答失蛮是元朝对穆斯林的另一种称呼,答失蛮是波斯语‘Danishmand’即‘德尔维希’的翻译,意思是穆斯林教士)”

  因为这个口号,大批江浙的穆斯林(包括汉化的基督徒后裔)不得不流离失所,泉州的穆斯林本来就因为“亦思替巴兵变”不得不远走他乡,对于汉人的起义,他们作为“蕃客回回”担心被起义军以非本国人的名义杀掉。因此大致可以认定,流传在回族民间的“十回保朱”并不可信。

  而当时有一些穆斯林也试图抵抗,如淮地穆斯林官吏纳速剌丁就组织“蕃客回回”与张士诚的江淮起义军战斗,最后战死······

  那个时候,几乎所有的穆斯林都以为自己的末日到了,一些人,如丁鹤年就假装学佛来逃避迫害,汉人与“蕃客回回”之间相当不信任。

  这一切的改变,在明朝才开始发生······

  《大明律》对回族萌芽和永乐朝回族群体的稳定

  1

  就在这时,朱元璋成功打败元朝和其他起义军领袖,成为天下共主,建立明帝国。对于当时没有西迁的穆斯林和没有北迁的蒙古人,他本意没有打算迫害他们,不过为了迎合多数汉人对蒙古人和色目人的仇恨情绪,他在《大明律》里有这些记载:

  “···蒙古、色目人现居中国,许与中国人结婚姻,不许本类自相嫁娶···”

  “···禁绝胡服、胡语、胡姓···”

  “···蒲逆(指反叛宋朝的蒲寿庚,笔者注)贬为贱民,子孙不得仕,泉州回逆须北迁至金陵···”

  这些贬低蒙古人和色目人的条文,在今天看来已经属于严重的民族歧视,但是在当时,对于已经在起义中遭殃的色目人和蒙古人,这已经是“法外开恩”了,他们永远不会忘记,在起义里被起义军残忍杀害的同族······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上一篇:美国达拉斯地区穆斯林社区家庭教育的特色
下一篇:中国伊斯兰教的当代使命:用正信正行引领广大穆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