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中国化重点在基层
分享到:
2017-03-14 20:06:57 【来源:中国民族报】 点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宗教工作,尤其是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上强调,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这不仅丰富了党的宗教基本方针的内涵,也为做好基层宗教工作提供了重要的遵循和理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和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分别就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历史使命和重要性进行了重要论述。由于宗教群众性的特点,决定了宗教在中国坚持什么样的方向、走什么样的道路,是一件关乎基层信教群众切身利益,以及各大宗教在基层的生存、发展与共融的大事。

  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在基层实践的几点现实意义

  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是基层宗教工作的现实需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做好基层宗教工作,需要理论支持、政策指引和实践探索。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其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它的提出,为基层干部做好宗教工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做好宗教人士、信教群众工作创造了更加宽松的环境。

  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是“四个意识”在宗教领域的延伸。“四个意识”的提出,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需要全国各个阶层和行业,以及各民族和宗教界的积极参与。无论信教群众还是不信教群众,都应有全国一盘棋的大局观,站在党和国家全局的立场上想问题、看问题,向国家繁荣富强的核心目标看齐。“四个意识”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指引方向的号角,是统领全国上下、各行各业实现中国梦的指挥棒。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则是这个号角在基层宗教领域落地最有力的回声,是引导各个宗教在中国大地上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

  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是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文化多元包容的时代见证。中华民族创造了5000多年的人类文明,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丰厚。在中国人民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中,已经存在的文化基因和历史记忆是很难被改变的,而且具有强大的历史惯性。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和13亿人口的中华民族,在历史的进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磁场,任何一种外来的宗教或者文化形态,在这种磁场下,都会被“磁化”。这种“磁化”实际上是文化、民俗、行为习惯方式、社会认知、意识形态等在民间、基层百姓和群众中的交流和融合。这种交流和融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随着时间和历史的进程,在一点一滴、润物无声中相互转化。有的是民间的“不自觉”行为,有的则需要政府层面的“自觉”引导,释放强大的“磁场”,始终吸引着宗教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凡是哪一种宗教能在中国长期存在,一定是不断适应和坚持了中国化方向。

  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是检验宗教人士和宗教教职人员爱国爱教的试金石。宗教人士爱国爱教的途径和方式很多,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是一个重要的标准,是考验一个教职人员、一个宗教信众内心家国情怀和民族认同的重要参考指标。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不仅需要基层政府的推动,更需要基层一线的宗教人士和教职人员以及广大信众的积极参与。缺少了宗教界的互动,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就会失去源动力。将中国化方向由政府的“自觉”引导号召,落实到宗教界以至于广大信教群众的心理“自觉”行动中,是实现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关键所在。

  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是引领指导各个宗教在基层和平共融、和谐共处、和而不同的客观需要。各个宗教有共性的价值观和是非观,也有各的自世界观、教理教义和宗教形式。如何在一个国度里,在众多信众当中实现共生共融,在世界上没有先例。中国的改革开放为各宗教提供了宽松的政治空间和宽容的人文氛围,近一个时期也是各个宗教在我国共生共融最好的时期。实践证明,在我国广大的基层,五大宗教和民间信仰要实现和平共融、和谐共处、和而不同,必须有一个引领的方向,才会实现“道并行而不相悖”,这个方向就是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

  制约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在基层实践的因素分析

  就基层宗教工作而言,制约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因素有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基层宗教干部和宗教人才匮乏,是制约宗教中国化方向在基层实践的最大瓶颈。在基层,懂得宗教政策、懂得主动引导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的党政干部很少。在基层,抓经济、上项目是一些地方党政干部的强项和工作重点,抓宗教工作仅仅停留在“不出事”、“少惹事”、“办好事”的层面,对于如何引导想得不深、看得不透、把得不准;其次,基层真正懂政策、会工作、有办法、能团结宗教人士的一线宗教干部不多,深入研究宗教规律,依法管理宗教的意识和具有法治思维的能力不足,工作力度、开拓意识不强,在推进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上措施不硬、方法不多、形式单调;第三,地方上既有宗教造诣又有信众威望,能积极与党和政府合作的宗教教职人员不多,深入研究宗教教义与中国实际相对接,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释的宗教人士欠缺。

  基层宗教受“商业化”、“庸俗化”的侵蚀,是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最大的冲击。要最大化地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抑制宗教的消极作用,为国家建设添砖、为民族强盛加瓦,教化人心、引导向善,传播社会正能量。但宗教的“商业化”、“庸俗化”恰恰与之相反,反其道而行之,搅乱的是宗教秩序,恶化的是宗教形象,影响的是正常的宗教生活,破坏了社会和谐。这些问题在基层尤为突出,问题也最为严重。

  基层宗教团体建设滞后,是影响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一个短板。宗教团体是连接党和政府与信教群众的桥梁纽带,传播政府声音的播音台,在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经过多年的建设,基层宗教团体的功能日渐完善,积极作用凸显。但与基层宗教形势变化和现实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例如,宗教团体负责人新老更替问题、人才问题,团体组织建设还相对滞后,发挥连接、引导、示范等作用有待提高,重活动、轻管理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存在,一些地方宗教团体内部宗派势力活跃,严重影响宗教团体在信教群众中的威信,落实党和政府政策措施有折扣。所有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一块短板。

  “地下宗教活动”与“网上宗教活动”的滋生,是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最大的考验。“地下宗教活动”脱离了政府和宗教团体的监管,加上国外敌对势力、境内外分裂势力、宗教极端思想和邪教势力等渗透;加之在一些农村及偏远的乡镇,信教群众的辨识力不强,各种好奇心理作用,“媚外”思想以及“跟风”等因素的存在,极易将脆弱的基层宗教组织和朴素的宗教信众引入歧途。另一方面,随着电视、互联网及各种网络客户端等新兴传媒的普及,网上“讲经”传播迅速,节目质量良莠不齐,目的各异,而且迷惑性、诱惑性、煽动性极强,给信教群众带来诸多困惑和迷茫。这些新兴的和地下的宗教传播方式,为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带来极大的考验和挑战。

  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如何在基层更好地落地

  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理论上需要破题,实践上需要落地,措施上需要创新,宣传上需要加强。对于基层来讲,关键还是在落实。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是一个外延极广的概念,没有具体的模板可拷贝,也没有成功的实例做参考,需要学界、教界、政界及社会各界去思考、探索和积极推动。笔者认为,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在基层落地的问题,关键在人,重点在导。要有人、有机构、有队伍,有行之有效的措施,有灵活多样的形式;要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在基层实践的组织保障。县、乡、村以及街道、社区,是宗教场所、信教群众、宗教活动最集中的地区,也是宗教最活跃的地区,点多面广,人员成分复杂,表现形式多样。充分发挥好基层党支部的组织领导作用和村委会管理职能,是把握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关键点。事实证明,凡是农村支部建设得好的,组织有力的,那么这个村的宗教活动也是最有序的,宗教关系也是最和谐的。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农村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引导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在基层就有了组织保障。

  加快基层宗教管理法治化进程,是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制度保障。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在基层需要加快法治化建设,否则,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有可能被泛泛化、随意化,甚至逆中国化,“好经”也容易被念歪。当前,在一些基层出现的宗教活动乱、场所修建乱、部分宗教人士自律意识不强行为乱等乱象,恰恰说明在宗教领域法治化的程度还不高,人员法律意识还不强。目前,我国已形成“以宪法为核心,其他法律为支持,《宗教事务条例》是主体,其他行政法规和规章为补充”的管理框架,依法引导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具备了法治基础和条件。最近,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推进乡镇行政执法改革,推动行政执法重心下移,探索乡镇综合执法有效形式。这恰恰为解决基层宗教乱象、促进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提供了良好契机。

  创新宣传和活动载体,是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重要切入点。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在基层没有固定的模板,靠的是一件一件的实事和具体的活动来体现。其中,需要政府层面的积极引导,宗教内部的主动适应。而这些都需要通过创新,用鲜活的形式和具体的活动作为切入点。比如,在宗教场所举办升挂国旗、唱国歌,举办宗教教职人员爱国主义知识讲座与国防教育等,都可以作为有益的尝试。

  加强宗教“大咖”和“关键少数”的管理和引导,及时发出宗教“好声音”,是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的重要辅助。“铁打的寺院流水的僧”,这给基层培养地方宗教教职人员带来很大的考验。因此,基层统战民宗部门需要创新管理模式,牢牢抓住宗教教职人员和上台“讲经”者这些“关键少数”,把他们培养为政治上靠得住、关键时起作用、信教群众中有威信的地方宗教界的权威,关键时刻“能”、需要时刻“会”发出宗教“好声音”。面对宗教去中国化,以及宗教领域的“歪门邪道”,应当有我们的正能量和“好声音”。政府有规范和打击的措施,宗教界有“正言正行”的标准,让信教和不信教的群众有辨识的依据和标准,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才不会迷茫和偏离。

  突出宗教三支队伍建设,是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在基层的重要途径。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没有人的坚持和引导,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便是纸上谈兵。党政干部、宗教干部、宗教人士是宗教工作的主干力量,也是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攻坚力量。没有这三支队伍,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在基层就是一句空话。党政干部和民宗干部重点要在政策引领、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和探索宗教发展规律等方面主动跟进。加强宗教人才培养,要始终坚持政治觉悟、宗教学识、道德品质和现实表现四重标准。加强宗教三支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

  要发挥好基层宗教团体应有的作用,补齐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短板。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在基层的落地,宗教团体的作用至关重要。在基层,宗教团体在场所建设、教职人员认定、宗教活动举办和跨地区交流,以及抵制非法传教和国外敌对势力、分裂势力,抵御邪教危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宗教团体组织建设不健全等原因,其职能多流于形式,其建设水平滞后于基层宗教形势需要。加强宗教团体建设,发挥团体应有的积极作用,是基层党委政府一项重要工作,是补齐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短板的有效措施。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基层 宗教 重点

上一篇:印度学者:中国两会重视聆听少数民族心声
下一篇:特朗普的“六国移民禁令”如何影响“美国价值观”?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