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博弈下的伊斯兰文明解读
分享到:
2013-06-28 22:02:40 【来源:】 点击:

     欧美武装介入的实质

 

     面对目前欧美联军对中东阿拉伯国家军事干预的不断升级,中国国内民间舆论沸腾,褒贬交错,大致有以下几种认识。反对武装介入者以为,中国与中东阿拉伯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由来已久,为保卫中国及盟友的共同利益,我们要坚决反对欧美武装介入,声援并支持相关国家的抵抗活动;持中立立场者则认为,一部分中东阿拉伯国家的政治体制腐败,专制横行,欧美国家的适当干预会促进当地政治制度改革和社会发展,没有必要过分敏感;而赞成者则强调,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进口保障和价格稳定是全球化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任何冲击国际能源正常调配的政治军事行动都属违反国际法范围,主张有限主权,予以适当打击是正当决策。

 

     不论支持还是反对,民间舆论似乎有一个共识,即欧美国家武力介入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惩罚强硬抵制派的思想和行为,以遏制日益抬头的伊斯兰教势力及其相关意识形态的蔓延。显然,这种观点正好迎合了欧美新干预主义者们的期待,在又一次使伊斯兰文化蒙受污名的同时,也使他们的侵略行径披上了文化抗争的虚伪外衣。因此,我们需要强调,欧美武力介入的实质不是宗教抗争,而是政治经济掠夺。

 

     冲突与融合,谁是文明竞争的真正主题

 

    近10多年的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说明,亨廷顿的文明冲突理论及其在西方国际政治事务中的巨大影响产生了两个不同的悖论性政治结果:在有效树立攻击目标、整合自身力量的同时,也人为地将伊斯兰教及其广大穆斯林信众推向了敌对阵营。西方在中东阿拉伯世界的一系列军事行动似乎并没有发生正面效应,反而引起了更多穆斯林民众的抱怨和仇恨。疯狂的武装报复,层出不穷的袭击事件,敌对的态度换来了更加敌对的行动,武力介入换来的只是不计代价的暴力复仇。文明冲突理论虽不直接引起中东政治动荡,但作为武力介入的正当化话语的意识形态支柱,其负面作用巨大。

 

    反观中国国内改革开放以来宗教文化的发展格局,负责任的政府管理体制,自由信仰的宗教政策,共存、互动乃至融合的发展导向,所有这些都为各民族宗教文化的兼容并蓄、融合发展提供了政治前提和社会环境保障。

 

    我国宗教文化发展的实践经验说明,多样的宗教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有竞争,但不一定会发生冲突,共存是现状,而融合则是方向。任何人为突出或者夸大不同宗教间差异及隔阂的言行都有可能引起不正常的竞争乃至冲突,从而导致民众的误解及政府政策导向的失误。我们有充分理由强调,宗教文化的互动融合是历史事实,也是现实趋势,提倡共存、促进融合是当代宗教文化发展的真正主题。

 

    近期中东国际政治动荡形势的观察和解读,使我们得到以下认识:在看待伊斯兰文化的世界性传播发展问题上,需要有一个从历史文明动态切入的、客观合理的分析视角。我国有数以千万计的穆斯林人口,他们对中东动荡局势的深切关注乃至对阿拉伯人民命运的同情完全是正当的,应该得到肯定和支持。但是,这里要谨防简单的同情心理和不理智的对应态度,需要冷静地考虑中东阿拉伯国际政治动荡中的孰是孰非,不在欧美新干预主义与十字军东征之间画等号,更不能将广大善良的基督教信众推向对立面。

 

     ( 人民论坛杂志(总第323期 作者:王建新 作者为中山大学教授)


   伊斯兰之光 

 

 责任编辑 :落雨初荷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政治 博弈 伊斯兰

上一篇:天然气供应紧张进口面临涨价 价改步入窗口期
下一篇:兰州灵明堂拱北隆重举行陕子久先贤归真60周年纪念活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