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吉人(Buqinese) 印度尼西亚穆斯林民族之一。又译“布吉斯人”。人口395万(1985)。主要分布在苏拉威西岛西南部、加里曼丹岛东南部和小巽他群岛部分地区。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通用印度尼西亚国语和马来语,有拉丁字母拼音文字。
据认为,他们与望加锡人、爪哇人、巽他人和马都拉人等民族同为公元最初几个世纪.由亚洲大陆进入马来群岛的新马来人的后裔。属蒙古人种马来类型。是苏拉威西岛上7个民族群体中最大的民族。在经济和文化上与望加锡人相近。绝大多数人种植稻米或在近海捕鱼。布吉人自古以来擅长航海。
他们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在印度尼西亚民间文学宝库中占有一定地位。14世纪末叶,在苏门答腊、爪哇等地曾相继建立了一系列素丹国家。伊斯兰教发展十分迅速,并传人苏拉威西岛南部。15~16世纪,以布吉人为主的苏拉威西岛的民族几乎全部归信了伊斯兰教。
现布吉人中约80%以上信奉伊斯兰教,遵奉逊尼派沙斐仪学派教法。布吉人的婚礼一般在清真寺举行,由毛拉主持,朗诵《古兰经》以示祝福。丧葬、割礼等习惯也都遵守教法规定。在生产和家庭生活中时有崇信神灵,相信黄道吉日等传统观念。
来源: 《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
责任编辑:M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