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基纳法索伊斯兰教
分享到:
2013-07-09 14:12:13 【来源:】 点击:

 

    布基纳法索伊斯兰教  布基纳法索位于非洲西部内陆沃尔特河上游,面积27.4万平方公里。全国人口为850万(1978)。全国有60多个部族,沃尔特族系中的莫西人占半数,还有格鲁西人、富拉尼人等。全国居民中有30%的人信奉伊斯兰教,穆斯林人数为250万(1985)。其余信原始宗教及天主教。居民多数讲沃尔特语和曼丁哥语,官方语言为法语。首都瓦加杜古。

 

    9世纪曾建立莫西王国。13~15世纪是马里王国的一部分。15世纪莫西帝国开始同信奉伊斯兰教的桑海人发生联系,1497年桑海帝国统治者阿斯吉亚·穆罕默德向莫西帝国发动了“圣战”,企图使莫西帝国接受伊斯兰教,但收效甚微。16世纪时,从北部来到这里经商的亚尔赛人积极传播伊斯兰教。

 

    18世纪奠西的统治者逐渐地接受了伊斯兰教。19世纪中期,伊斯兰教学者哈吉·马哈茂德·卡朗多,在这里积极进行传教活动,建立清真寺,并发动“圣战”,使伊斯兰教推广到许多地区的居民中间。另外,19世纪时,非洲北部和东部地区信仰伊斯兰教的一些游牧部族相继移居上沃尔特境内,增加了穆斯林居民的人数。

 

   1909年沦为法国殖民地,将领土分割,划归马里和尼日尔等。1960年独立,定国名为上沃尔特共和国。1984年改现名。布基纳法索的穆斯林属于逊尼派,教法上遵奉马立克学派。在宗教仪式上受苏菲派影响较大,主要教团有戛迪林耶、提加尼、哈马利教团等。全国建有30多座清真寺,有古兰经学校80多所。全国性的伊斯兰教组织有“上沃尔特伊斯兰团体”和“穆斯林青年和文化委员会”。布基纳法索是“伊斯兰世界联盟”的成员国。

 

 

    来源: 《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

 

 

责任编辑:May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布基纳法索 伊斯兰教

上一篇:布哈拉汗国
下一篇:布吉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