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文化——吃宴席
分享到:
2013-11-15 11:53:32 【来源:】 点击:

 

严雅楠(回族)

 

  所谓吃宴席就是参加回族穆斯林的婚礼。回族婚礼上的宴席俗称为“清真老八盘”。记忆中,无论亲朋好友还是陌生人家,只要传出娶媳妇或嫁姑娘的消息,往往我们比主人家还要兴奋得多。吃宴席一般都是在冬季,这与农家人闲暇的时间有很大关系。事实上,大通地处青海河湟地区,在高原峡谷、戈壁荒漠、辽阔草原、皑皑雪山构成的大环境中,险恶严峻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都对大通回族婚俗的传承与变化有一定的影响,无论习俗、文化,还是婚姻的形式与沿海及内地回族有较大差异。


         严格意义上说,大通回族婚俗中的吃宴席应包括从“媒人牵线”、“看家”(女方看男方家庭)、“看人”(男方看女方及其家庭)、“请媒人”、“送占包”、“送包包”、“定亲”、“协商财礼”、“还(音读huan)脸”、“请‘跑全’”、“送礼”、“问话”、“洗头”、选“娶亲、送亲”、念“尼卡哈”、“押妆”、“说”、“摆针线”、“送饭”、“回食”、“送冬月”,一直到“下‘试刀面’”才算结束所有程序。但现实生活当中,婚姻事实基本成立,婚礼筹备到举行的过程才被称为吃宴席。


        大通地区的回族极为重视儿女的婚姻大事,主张门当户对,身份平等。在农村,甚至城市也不乏“看人”现象的存在。最先听到一则“看人”的故事,说早些年青海河湟地区某个村庄,媒人为本村回族青年男子尤努斯的婚姻牵线搭桥,女孩为本乡外村人,且双方家长已经反复讨论并达成一致,同意两人见面。于是到了“看人”时,尤努斯装扮成邮递员去女孩所在的村庄一探究竟,当尤努斯手拿假造的索菲娅信件轻轻喊叫着对方名字时,从一群未婚女青年中突然冲出一名又矮又胖的女孩,笑嘻嘻地对尤努斯讲道:“我就是索菲娅,有我的信吗?在哪里?”


        此时的尤努斯惊慌得不知所措,当基本看清这名女孩的半个脸庞时,他当初在内心勾勒的浪漫的邂逅、激情的对望等所有的美好假想都统统翻了个个儿——相差甚大!可怜的尤努斯给她信件后,推着车子一路狂奔,身后随之传来一阵阵女孩们不怀好意的笑声。


        其实他来看的真正的索菲娅就在这群女孩当中与他遥遥对望。她长得亭亭玉立,言语举止相当得体。因为她的朋友活泼开朗,而她含蓄矜持,一直没有现出真身,调皮的朋友出面“耍”了一下这名“邮递员”!当尤努斯回到家时已经身心疲惫,鉴于父母亲的严厉和家庭各种因素,他向长辈们谎称见到了索菲娅,且表示自己十分满意。就这样在无奈中定了亲,经过一道道规定程序,念完“尼卡哈”,新娘已被娶回家时,尤努斯却仍然无法摆脱那天经历的尴尬,思前想后作出了一个决定——离家出走。于是他还没有见到真实的新娘——索菲娅,就给父母留下只言片语,将妻子一人留在洞房,偷偷溜出了家。
 

        这个故事表明了“看人”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出大通地区回族婚姻观念的基本形态以及发展脉络。时至今日,“看人”习俗在整个婚俗中依然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大通回族婚姻习俗中常见的茯茶、冰糖、桂圆、红枣、葡萄、核桃等,除严格遵守伊斯兰教不饮酒的教规和高寒山区饮茯茶御寒的原因外,也与这里神秘独特的茶文化、世代遗留的婚姻观和回族人民崇尚美好生活的强烈希冀关系密切。每个婚俗程序意义深厚,充满伊斯兰教宗教色彩和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


        相比而言,吃宴席时更喜欢娶媳妇的场面,或许这样显得更热闹。从“请媒人”开始,实质意义上的宴席也就开始了。请阿訇、宰牲、烙馍、置办桌凳碗筷等,里外上下都得拾掇,繁忙而喜庆的氛围中“跑全”们为主人家尽情分忧解愁。总会看见火盆边围着一群虎头虎脑的半大小子手拿穿在铁丝上的肉块或一两根粉条烤着吃,喧闹中夹杂着父母们的吓唬责备声,他们得手的喜悦和新郎脸上的表情近乎一样!


        吃宴席最热闹的莫过于念“尼卡哈”这日了。新郎事先再熟悉一下婚礼上阿訇考查的索勒儿(古兰经文),这时大人们就对自家的男孩说赶紧学着背去。新娘娶来之前,男方家已经人声鼎沸,新娘下车时客人们的欢笑声不绝于耳,看新媳妇的人群围上半天才缓缓散开。


  晚上,男娃们挤进洞房看新娘,有的要求羞涩的新娘给大伙儿说,有的故意搞怪,让新娘和送亲人难堪,逗笑声一阵接着一阵。这晚,怎样逗送亲人和新娘都不大碍事。屋外,流行音乐诱惑着耳膜,小青年们甩开步子,已经跳起来了,引来一群人的观看。喜庆最大限度地弥漫在院子的角角落落,整个村庄的寂静都被打破了,越来越多的人陆续进院,尽情享受着这难得的场景。


   除了热闹的场面外,香甜可口的“葛(青海方言读为gao)仙(青海方言读为xiang)汤”也是值得一提的。葛仙汤是青海回族宴席上必不可少的甜羹汤食,其配料有葛仙米、白糖水、冰糖、桂圆、樱桃、核桃仁儿、鲜橘、香蕉片和醪糟汤等。其实,娃娃们吃宴席就是奔着葛仙汤去的。婚礼期间的每桌席都要上葛仙汤,眼尖的孩子一到点就端着事先准备好的大碗前去舀,然后躲在某个安静的角落独自享受。在严寒的冬日,竟也得意地忘了天空纷纷扬扬飘落着的雪花和寒冷。
 

  那种感觉真的是刻骨铭心。
 

  当然,闹完洞房,次日还有说等程序。这时,婚礼的气氛达到了最高潮,就连大人们也会搁下手头的活儿来凑热闹。长辈们总被好事的人涂抹化妆一番,被众人拉到送亲人和新娘面前狠出一阵洋相。


  宴席的基本结束代表着婚礼的基本结束。敬畏生命、热爱生活的当地回族人民用勤劳智慧,谱写着一首首悠扬的宴席曲,高唱着这里的美好生活,高唱着千年不变的传说和他们沧桑的内心。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回族 文化 宴席

上一篇:阿舒拉日
下一篇:柯尔克孜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