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的游艺
分享到:
2011-09-16 10:29:43 【来源:穆斯林在线】 点击:

回族的民间游艺习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回族民间口头文学活动;二是回族民间歌舞活动;三是回族民间游戏活动。三类习俗虽然都有其传承,但回族民间口头文学活动,从内容到形式,占据了整个回族游艺习俗的重要地位。  

  一 回族民间口头文学的类型与习俗  

  回族民间口头文学包括故事、歌谣、说唱等几类。  

  (一)回族民间故事  

  回族民间故事包括神话、传说、故事、笑话。从民俗的角度看,回族通过世代相传的习俗,将回族宗教、历史、政治、经济和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艺术地表达出来。讲故事的人,一般是回族中见多识广、头脑清楚、记忆力强的回族老人。他们在心情舒畅、劳动闲暇时,与晚辈们坐在一起,通过讲故事,既教育了后辈,又使其学到知识,还调剂、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经过代代相传,回族的故事越传越多,同时也涌现出一批回族故事家。现在在回族人民中有能讲上百个故事的,有的能讲几十个故事的人。如回族故事家丁连珍所讲的故事,给人以智慧和力量,男女群众都爱听他讲的故事。回族当中的有些阿訇喜欢给穆斯林群众讲一些与伊斯兰教有关的故事,且在讲故事时,比较严肃。而其他回族故事家大多性格开朗,谈笑风生,口头表达能力强,讲话具有吸引力。他们在讲故事时往往既继承前人的传说,又有个人的加工创作和发挥,所以在回族民间,同样一个故事,往往有不同的细节。另外,由于回族人分布在全国各地,传说、故事的内容极其丰富。据初步调查,截至1992年底,已搜集整理发表的回族民间故事达一千二百多个,出版回族民间故事的书达十几本。这些故事都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回族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就回族传说来讲:有人祖阿旦、阿旦和好娃、阿当寻火种等神话传说;有回回的来历、回汉自古是亲戚、回回识宝的传说等史事传说;有穆罕默德的故事、赛典赤的传说、郑和的传说、杜文秀的传说等人物传说;有回族结婚追马的来历、阿舒拉饭、朵儿茶、斜贴茶壶的来历等回族风俗传说;有飞来寺的传说、博格达的传说、奶光湖的传说、米钵山的传说等风物传说。回族的民间传说,除风物传说具有地域性特点外,其他传说在全国各地流传,有的甚至备受赞赏。回族的其他各种幻想故事、生活故事、寓言故事、笑话故事、动物故事、机智人物故事等等,描述了一幅幅回族风情的画卷,揭示了民间故事的民俗性格。无论在田间地边,还是炕头灯下,讲者口若悬河,手舞足蹈;听者津津有味,捧腹大笑。就故事的内容来讲,从各个方面,表现了回族人的思想风貌和社会生活。特别是回族的机智人物故事,如索里哈和赛里买的故事,充分地表现了回族人民的聪明才智。  

  (二)回族民间歌谣  回族的民间歌谣,主要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交生活传承的。从内容上看,有劳动歌、时政歌、生活歌、情歌、儿歌等,内容极其丰富;从形式上看,由于回民分布在全国各地,受汉民的文化习俗影响,有夯歌、劳动号子、信天游、五更调、四季调、十二月调等等。在这些歌谣中,最具有回族特色的是“花儿”,特别是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一带的回民,有手搭耳后、面对青山唱“花儿”的习惯。  “花儿”又名“少年”,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民歌,是祖国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奇葩,具有高亢、豪放、优美、悠扬的特点,有着强烈的艺术魁力和浓郁的回族特色。“花儿”发源于回民聚集的临夏回族自治州,这里素有“花儿”的“故乡”和“圣地”之美称,不仅回民是“花儿”的主要唱家,居住在这一带的汉、保安、东乡、撒拉、土等民族人民也喜爱这种山歌。最后“花儿”由甘肃发展到青海、新疆一带,而且也大都在回民当中演唱,例如宁夏的山花(又叫干花儿),多在回族群众中传唱,所以,现在人们提起“花儿”,习惯称做“回族花儿”。“花儿”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演变,现在已形成河州“花儿”、莲花山“花儿”、宁夏“花儿”、青海“花儿”等不同的流派和风格。宁夏“花儿”是两句一节,例如《来了是无处儿站了》: 

  牛拉的车子是车轱辘转,     
  宁叫嘛人死路不要断。     
  这一回回去是不来了,     
  来了是无处儿站了。     
  河州回族“花儿”则是四句一节:     
  左手里端的菜缸子,     
  右手里拿的是碗子,     
  心想连尕妹子锄田去,     
  尕手里没拿上铲子。  
  而莲花山“花儿”,也叫洮岷“花儿’,则是三句一节:     
  合心了,碴对碴,     
  唱“花儿”你把茶倒下,     
  唱得不好不要笑话。  

  各个不同地区的回族“花儿”有不同的曲调,有《河州令》、《尕马儿令》等一百余种。回族“花儿”的节奏丰富,旋律性很强,音乐形象及艺术个性生动鲜明,绚丽多姿。形式有四句“花儿”、六句“花儿”(折断腰)和三句“花儿”。每一种形式的“花儿”都有一定的格律,非常讲究节奏。
  
  房檐上蹲的是白鸽儿,     
  鸽洞里卧的是皂儿(黑鸽儿);     
  你给我做个顶帽儿(礼拜帽),     
  我给你买个镜儿。  

  这首四句式的“花儿”,第一句是三三三,第二句是三三二,三句与一句,四句与二句在音节上对称。      

  上去个高山打三枪,     
  枪没响,     
  枪口里有了病了;     
  连叫了三声头没抬,     
  没抬头,     
  你要的官王么秀才。  

  这是一首六句“花儿”,也叫折断腰“花儿”,其音节是:一句为三二三,二句为三,三句为三二二,四句为三二三,五句为三,六句为三三二。“花儿”押韵的方式是有的句句押,多数是一三句一韵,二四句一韵。它既不同于格律诗那么严格,又不同于自由诗那么自由。河州“花儿”、宁夏“花儿”、青海“花儿”、新疆“花儿”等,一般都是奇句单字句结尾,偶句是双字句落尾。押韵时不仅押句尾韵,而且还在句尾前押复韵。如:      

  回回庄子上的礼拜寺,     
  花大门修(给)了千年;     
  眼泪擦掉了你把饭吃,     
  人家的人你不要牵念。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回族 游艺

上一篇:回族的饮茶文化
下一篇:回族的斋月和开斋节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