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启蒙教育——想念恩师白哈文丁·马志信已故阿訇
分享到:
2012-01-18 14:42:50 【来源:穆斯林在线论坛】 点击:

2012新年伊始之际,西北大地,悲怆凝固山河。

    自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至今天的21世纪,一位先辈的宗教教育改革乘着有利之东风,坚毅扎根,稳步向前,发展之汛势,迄今的华夏大地宗教教育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我的养主将我出生于一个阿訇家庭,自小我接受着传统的信仰教育,回家必须要礼拜,放假必须带头巾。由于全力以赴于社会学校的学习,不如说我对我的信仰是照猫画虎,更是盲从。

    1999年,是我养主的慈悯,嘉赏我一次使我终身受益的机会——在懵懂中,在父母的说服下,在对阿拉伯语的好奇中,踏进了异乡的中阿女校。(现临夏外国语分校)我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是我的养主使我真切了解自己信仰的开始。

    凭着在父亲手下学习的《古兰经》诵读,我顺利的插进了原来的预科班。开始啃起了那本阿拉伯语教材,告诫自己已经来了,那么这门语言就是你的主打课。两周后的阿语测试中,成绩已然名列前茅,这是我想要的。由此我更加发奋了,直到第三周的周四,大家要去上大课,说听阿訇爷讲“瓦尔组”。相比起家中那张已发黄的哥哥八八级毕业生与阿訇爷的合影照,这是我第一次亲眼看见白哈阿訇,第一次发现岁月已在阿訇爷的脸庞刻下走过的痕迹,第一次目睹一位老者迈上五楼来为全校师生讲课,我已不记得当时我是否存在以后几乎每位学生对阿訇爷拥有的那种情感,看见后既感亲切又有胆怯。

    主席台上,老师们并排坐于阿訇爷身后,所有学生则围绕大厅坐半圈。那时根本就不懂“瓦尔组”是什么意思,什么又可称为“瓦尔组”,我只想知道它与老师的讲课有何不同。直到我听到阿訇爷在台上问所有的学生:“什么是伊斯兰?”我才有意识的叩问自己的心灵,答案是什么?我为什么不知道?以前父亲怎么没有问过我?阿訇爷以问题进入了主题:“当你们进入坟墓后,天仙不会拷问你们‘你好、你过得怎么样?’(阿拉伯语),而是要问你:‘什么是伊斯兰?’(阿拉伯语)……”

    直到大课结束,望着阿訇爷的身影迈出大厅,我才惊觉似的开始整理自己脑中刚才储存的所有。

    在四年的学习中,我不曾忘记那堂阿訇爷的大课带给我的启发,阿拉伯语是一门语言工具,是一把打开了解、学习我们信仰的钥匙,是信仰准则《古兰经》与《圣训》的原始文字。

    自那以后,我没有忽略过我的信仰认识,我更没有放弃过掌握这门语言的决心。

    毕业后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基本在带阿语课,我喜欢语感带来的优美,我更青睐于用它去翻“太傅斯热”(经注),用它读出抑扬顿挫的《古兰经》。

    但我更钟爱于我的信仰课,用一份心存畏惧,心怀感激走进课堂。因为我想当时白哈阿訇给我们讲的那堂“瓦尔组”,是对养主忠实、赤诚的情感,才会给我们播下信仰中最佳的启蒙。

   伊斯兰是对养主纯洁的信仰与对养主畏惧的善功的综合。其纯粹的信仰为前提,以至善的功修为补充。正如《古兰》云:“难道你不知道安拉有这样一个比喻吗?一句良言,好比一颗优良的树,其根柢是深固的,其枝条高耸入云。凭主的许可,按时结果。安拉为众人打了许多比方,以便他们记取教诲。一句恶言,恰似一颗恶劣的树,从大地上被连根拔去,绝没有一点安定。在今世,安拉以坚定的言辞使信道者坚信,安拉使不义者误入迷途,安拉为所欲为的。”(14 :24—27)

    在认主独一信仰的根柢稳固的前提下,善功才会如开花结果。反之,泛神、反信、伪信等如一颗恶劣的树,枯死的根部,又何以采撷其果实呢?

    “信道而且行善者,得以乐园为招待所,并永居其中,不愿迁出。”(18 :107—108)

    “信道而且行善者,必将享受级乐园,而永居其中,这是安拉的真实的应许,他确是万能的,确是至睿的。”(31 :8—9)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信仰 启蒙教育 ——

上一篇:永远的陈克礼
下一篇:中国首位回族女歼击机飞行员-周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