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寿坊清真寺的记忆—上海一座自建、自养的清真寺
分享到:
2013-12-18 18:36:16 【来源:】 点击:

经济来源:同心协力  聚沙成塔

    建寺之初连收捐的人都很难找到,都在忙各自的生活,文盲又多, 连个开收据的人都难找到,有文化的人又要忙着上班,当初只能收“筒子捐”。 所谓的筒子捐就是一个人背着一个铁皮筒子:长宽一尺许,约两三寸厚,上开一条缝,箱子上加一把锁。当初是一个瘸子,三十来岁,背着“筒子”挨家挨户的跑,教胞便放一点铜板入箱内,不记名,也不开票。

    是的,那个时候清真寺里是不放乜贴箱的。清真寺门口放个乜贴箱,有时候会把人吓跑的。

    收筒子捐的人是一个残疾人,清真寺照顾他为大家收捐。他背着筒子,因为里面放着铜板,走路的时候叮叮哐、叮叮哐地作响。大家都叫他“筒子”,一直到老了大家都还是叫他“筒子”,以至于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名了,可能是个安徽人。

    当时的清真寺就是靠这些铜板维持着,一个铜板就相当于一毛两毛钱。 现在的人是无法想象的。 后来才逐步请到人开收据来收捐款,称之为“收据捐”。历任收捐的人有:陈少亭、张兰生、穆增禄、穆芳田等人。穆增禄是南开大学毕业的,英文是呱呱叫的,但是脑子受刺激了,是天津买赛来的八大家人,是躲避婚姻问题逃出来的,像一个乞丐一样,只有礼拜寺照顾他。穆芳田就是解放后普陀区宗教局刘局长的老丈人。这些人就开始提着一个包,走着挨家挨户地上门开票收捐,清真寺的经济情况也才有所好转。

    因为我们回民没有文化,贫穷,十之八九是做小贩,做大饼油条、包子馒头等等摊点生意,很少有固定的职业。当然也有做的大一点的,如做古玩、棉花、饭店、食品店等等,但这些人不在我寺的范围内。

    就在这样的一个艰苦的环境下,他们创建了清真寺。清真寺的开销成了每一个乡老的责任,他们尽一切力量向寺内捐助。 但是靠平时的捐款还是不够清真寺的开支, 所以每年夏冬两季发起捐款。夏季捐电费:要开电风扇,电用得多了;冬季捐煤费:要烧煤取暖。组织五六个人一组,现在想想那个时候的人才五十来岁就算老人了,杵着拐棍“文明棍”,穿着长袍马挂的,连收旧货也长袍大褂穿起来,五六个人一组到乡老家去劝捐。当时人穿起长袍来就显得庄重、正规和体面;对于捐款人来讲,也觉得是一件很庄重的事情了。年轻的跑远一点的;年纪大的跑近一点的。这些老人都是教门好,在清真寺做礼拜的老人。大家见到这些老人不辞辛苦上门来,每家每户都是会高高兴兴地捐助清真寺,碍于面子不捐的也要捐了。上午没有收完,下午下了拜后再去劝捐。多少不论,每年两次,每个乡老都是热情地参加。这些老人去募捐,根本就没有想到自己要得到什么好处,甚至吃饭都是自己掏钱或是回家吃饭,反正住得也比较近。他们也只是希望得到主的喜悦。那个时候的人就是把礼拜寺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不像现在。不存在为你干还是为他干的问题,不存在图什么报酬的问题。为清真寺也就是为自己在干。

    鸿寿坊清真寺里也有几个做棉花生意的湖北人,他们虽然不太常来清真寺,但是只要是清真寺捐款,他们都会乐于付出,慷慨解囊。

经济管理:都是主人  账目详明

    每个在寺内礼拜的乡老都是管寺乡老,他们都是清真寺的主人;没有什么董事会,理事会。公推一人管理账目。遇事召集众人,大事小事聚众商讨,决定后由召集人执行。

    我的老父亲在乡下时上过几年私塾, 所以到上海后考取在邮局工作,考官一看,说:“这个字是你写的?”我的老父亲的小字是出了名的,主考官看了都有点不相信,叫他再当场写给他看。大家看我父亲有文化有知识又会算,就委托他来管账。当时的清真寺有这么个规矩,管账的人要有自己稳定的收入。这不是不相信穷苦人。自己有稳定的收入,比较容易抵制金钱的诱惑。 我的父亲是没有拿清真寺一分钱的, 他认为大家这样信任我就是很大的荣誉了,就非常高兴了。那个时候的人好像也没有什么贪污之类的词语。

    收支的款项,每月公布。 收款项目每一笔都写明;支出账目,有这么简单的几项:阿訇工资,寺师傅工资——就一个寺师傅;水费、电费、煤费、房租;那怕是买两张纸多少钱都会公布出来。 脚布手巾经常有人捐,水壶也有人捐。另外琐碎小事, 如修水壶等等的小事情,笔笔账目清楚,绝对没有什么笼统的一笔, 什么“计划内支出”、“计划外支出”,更没有什么“招待费”、“车旅费”等等。

    接送亡人的工作人员都不拿固定工资,有了亡人了,由丧家开支你的费用,没有亡人时,你自己做自己的工作。当时送亡人的叫王国昌,是一个做收旧货的人,那时候亡人要推到江湾(现在看来是有那么远的)。

    就是这样,也还是会有人提出异议。那个时候,每个乡老都是清真寺的主人,都会主动地监管清真寺的事务。只要有人对账目有所异议,我父亲人就会召集大家晚上留下来一起查账。

    清真寺里如果有什么特殊的事情,由我父亲列一张约二十人的名单,写明几日几时到清真寺里开会。由寺师傅挨家挨户地去通知,接到通知的人在名字后面签上一个“知”字。事情由大家民主讨论决定。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清真寺 记忆 上海

上一篇:韩道亮:清真寺及其功用
下一篇:哈达铺清真寺被命名为“全国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