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寿坊清真寺的记忆—上海一座自建、自养的清真寺
分享到:
2013-12-18 18:36:16 【来源:】 点击:

服务穆民:宣教义诊  办学帮困

    清真寺除了礼拜之外,过去一般婚礼也都到清真寺请阿訇念“依扎布”(证婚)。有亡故者也由清真寺洗、穿,站“者那孜”(殡礼),然后送到墓地下葬。对贫穷教亲,施布——送亡人的裹尸布;施椁——椁是用粗毛竹编成的,这些椁往往是富有的清真寺捐给那些穷困的清真寺的贫苦人的(注2);施地——地是不要钱的,是由上海有钱的乡老早已买好了的(注3)。那时候会有许多坟地,警察地则是葬警察的,那时候叫巡捕地,专门埋葬巡捕的。也有不少义地,供穷苦人无偿埋葬(注4)。记得在宜川路一带有一块义地,埋葬了我们不少回民。当时日本人修铁路要征用这块土地,还要与我们回民谈判。后来是迁了坟,但是立了一块“慰灵碑”,就在宜川路这一带清真寺内曾聘用过多位老中医给回民义诊、开方子。 前后有四个人,前两任医生的名字不记得了,第三个姓张的河北人,但是也不记得叫什么名字了,最后一个叫马席珍,大胡子,后来还到街道医院工作过。这些人都是义务行医,是中医:打金针、开个方子由自己到中药房抓药。方便了清真寺的劳苦大众。

    由于我们回民做饮食行业的比较多,清真寺便请人直接从面粉厂以出厂价购来面粉,不加一分钱,全由寺内热心人以原价卖给摊点,使得摊点的回民得益不少。

    清真寺底层总共就是五六十平方的场所,还办了一个小学,专收回民贫困儿童,取名为“圣功小学”。 每个星期五清真寺主麻要做礼拜,学校就放假。聘请白从龙、李叔度等几位老师,为贫苦儿童扫盲。 也招了七八十个孩子,外厅坐满了, 内厅还挤了不少孩子。现在看来好像算不了什么, 但是当时是解决了回民贫困子女的识字问题。 这也说明了老一辈深知了自己的文盲之苦,更体现了穆斯林对文化的重视。 当时的回民子弟都进不起正规学校的, 那时候又没有什么义务教育制度, 只有家庭条件好的才能进正规学校。 所以清真寺里办学解决了回民子弟受教育的大问题。
更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新会路33号还是31号,记不清楚了,靠近女寺。 赵广生老人,他家的条件要好一点。在自己的整个房子的底层办了一个小学,收了五六十个回民子女,自己请了老师,教儿童识字。取名“圣德小学校”,全部由他个人负担。而赵广生老人自己却是文盲。当时大伙戏称他是“不识字的校长”。赵广生老人办学,一时传为美谈。就是赵仁元的家,现在还在。

    办以上的这些事情,都要人力财力,有那么多的热心人义务地为大伙办事,以现在的人的思维来看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但是这些都是事实。他们只讲奉献,绝不讲索取!他们的的精神的寄托只有一点:取悦安拉,求主赐予他们今后两世的吉庆!

    我讲到这里,鸿寿坊清真寺一共有这么三块牌子:清真寺一块,圣功小学一块,还有中国回教宣传所一块。三块牌子一个地方,清真寺的面积不大,但是充分地利用了起来,用现在的话来讲是“多功能厅”。当年的回民是很穷,但是就是这么一个简陋的清真寺给我们回民带来了多少的福利啊!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清真寺 记忆 上海

上一篇:韩道亮:清真寺及其功用
下一篇:哈达铺清真寺被命名为“全国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