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的达浦生阿訇
分享到:
2013-01-06 23:09:58 【来源:】 点击:

     达浦生阿訇是我国著名的伊斯兰教学者、回族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抗日战争时期,他是首例以个人名义赴中东地区进行抗日宣传活动的人士。

 

     达浦生阿訇原名凤轩,字浦生,经名奴尔•穆罕默德,1874年生于江苏六合县,其始祖穆巴勒沙,系波斯人,于元代迁入中国,至第三代祖先,跟随元世祖转战有功,世祖赐予蒙古名达布台(亦称达布华),其后家族即以达为姓,后裔分为三支,分别定居江苏镇江、六合、及安徽寿县,六合一支为阿訇家。

 

     他自幼学习汉文,10岁起到六合南寺读阿文,17岁徒步至南京,在常巷清真寺习波斯文、阿拉伯文和伊斯兰经典。中日甲午战争后,清廷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阿訇正值20岁的青年时期,对此极为义愤,不甘于蛰居故土,安然度日,渴求进一步深造,欲投奔名师。经过千辛万苦到达北京牛街礼拜寺,拜在大伊玛目王宽阿訇(字浩然)门下。王宽阿訇人称王五阿訇,学识渊博,思想开明,向以提倡“中阿并重”的新型伊斯兰教育方式。达浦生阿訇勤奋好学,思维敏捷,勇于探索,成为王五阿訇的得意高足。22岁即在牛街礼拜寺学成挂幛。其后,继承王宽阿訇创办回族新式学堂教育的夙愿,接任回文师范学堂校长之职。在辛亥革命思潮的影响下,为进一步提高回民的文化素质,出任甘肃省回民劝学所所长兼省视学之职,赴回族聚居的大西北地区创办了多所回民小学。1921年至1928年赴南洋各国考察和学习伊斯兰教教育问题,回国后,在马福祥的赞助下,与上海的哈德成阿訇共同创建了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1932 年在全国护教活动中,被上海穆斯林公推为上海穆斯林护教团团长,赴南京与国民党政府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八•一三”日本对上海进行了狂轰滥炸,成千上万的百姓家园毁于一旦,成为无家可归的难民,再加之各地难民也流亡于上海,这座东方繁华的大都会成了满目疮痍、难民云集之地。当时上海各界成立了难民收容所,达浦生阿訇和哈德成阿訇特别考虑到回族同胞流落在外更加艰难,共同商议联合上海回族各界士绅,在上海浙江路和太仓路分别成立了回教难民所和收容所,捐款捐物,筹集粮食、衣被及各种生活用品。在他们的主持和各界穆斯林民众热心参与下,使近千名各地的回民同胞得到救助。

 

     上海沦陷以后,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和福右路清真寺均被日本侵略者所占,达浦生阿訇从中东地区的朋友和学生来信中,了解到中国政府对外宣传不力,这些地区连一张宣传抗日的传单都没有,日本特务和浪人却假借加入伊斯兰教为名,在阿拉伯世界蠢蠢欲动,拉拢、蒙蔽伊斯兰世界的各方人士,妄图掩盖在中国的侵略罪行,以实现独霸亚洲的野心。

 

     达浦生阿訇再也不愿看着日寇的铁蹄践踏骨肉同胞,而自己却无所作为,他考虑再三,筹借3000银元,决定只身赴阿拉伯世界和伊斯兰教国家访问,进行抗日宣传。他于1937年12月29日乘康悌卫意大利邮船,愤然离开上海,发誓“上海一日不光复,一日不回来”。经过二十余天的海上漂泊,于1938年1月20日到达埃及。

 

     他在“访问记”中,写出了出国访问的缘由:“近东各回教国除土耳其在最近十余年始见复兴外,余如埃及、汉志、印度等皆系弱小民族,久居被压迫地位,素不为吾人所重视,而日人则早已爪牙密布,普遍宣传,不以其弱小民族而忽略之,所谓无孔不入,无微不至。浦生以宗教关系平时既多接触,抗日军兴,亦遂注意及此。自视年近古稀,家无恒产,既不能执干戈以杀敌,复不能效卜式(注1)以输将,唯口舌呼号,笔墨宣传而尚足以竭其所能,尽其天职,乃立意出国宣传,使世界回教国家咸知吾国民此次抗战适合古兰经旨,‘神圣之战为正义之争’。微特为一国一民族之战,实为全世界被压迫国家与弱小民族对强暴侵略者而抗战,以期取得各民族之同情,予我以精神及物质上之援助。”(注2)

 

    此时适逢埃及法鲁克国王新婚大典,他自备精美贺礼,2月2日,国王在阿比丁宫亲切接见达阿訇。由正在埃及留学的马坚先生陪同并担任翻译。法鲁克国王询问中日战事如何、中国教胞对抗日的态度等问题。阿訇答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其居心已久,已数十年之积虑,一朝爆发,希望于最短时间解决中国。吾中国立国数千年,人民有四万万五千万,且地大物博,岂能忍此奇耻大辱,故各省人等与暴日抗战到底,中国此次对日抗战,委实古兰经旨,‘为正义之争,’乃神圣之争也。“阿訇特别介绍了中国穆斯林抗日的决心,得到国王的赞许。

 

     在赴麦加朝觐期间,与中国回教近东访问团会合,一起得到了沙特阿拉伯国王伊品萨乌德的两次接见,他们向国王介绍了日寇侵华的真实情况,请求沙特配合中国抗日,抵制日货。他又和访问团一起参加了世界伊斯兰教年会,在口头上进行了抗日宣传。重返埃及后,阿訇深感口头宣传的力量有限,于是,在埃及闭门谢客,用了三个月时间,撰写了长达一百页的《告回教世界同胞书》,由留埃学生部主任沙儒诚等人译为阿文。阿訇在说明撰写这本小册子的缘由时说:“余因朝觐时,驻跸识山,有突尼斯数人,谈起中日战争事,伊等大不为然,语中讥刺,色呈藐视,因戒期中,不便与之争辩,立意而返埃,僦后埃及乡间,杜门谢客,以阿文撰“告回教世界同胞书”,冀文字流传,以补口头宣传之不足。”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抗日战争 时期 达浦

上一篇:兴教育才、德学昭远的哈德成阿訇
下一篇:争取穆斯林国家援华抗战的著名阿訇——达浦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