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青海之行(一)
分享到:
2014-01-24 01:08:01 【来源:】 点击:
     2013年8月28至30日,第二十一次全国回族学研讨论会暨第四次全国回族企业家论坛,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我们北京四位同志:孙奉公、谢景懿、孙永安和我于27日上午到达西宁。在会前会后,我们参观了几个景点,现将所见、所闻、所感谈出来,与读者共享。



 
  □北京李建功

    马步芳公馆

  27日上午9点半,我们到达西宁火车站,热情好客的西宁友人,把我们接到西宁穆斯林大厦,办好入住登记,午饭后,我们参观了距穆斯林大厦有一站地之遥的马步芳公馆。

  马步芳公馆坐落在西宁市为民巷13号,正门门楣上有两个楷书大字“馨庐”,是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题写的。公馆始建于民国三十一年六月(1942.6)次年六月建成,占地面积29550平米,建筑面积6183平米,是由几个既独立又互相联系的院落组成,结构严谨,和谐统一,显出一定的民族特色和艺术水平。

  走出第一进院落,只见四周房屋的墙壁上均贴有玉石片,当地人称“羊脑石”,质地细腻,雅致美观,故人们称“馨庐”,为此玉石公馆,名不虚传。院内有一贵宾厅,是专门接待宾客的处所。厅内墙上有一副书法中堂和对联,中堂上书“天下为公”落款:孙文,对联上书“老成谋国西陲固,汉藏蒙回本一家”,落款:贺耀祖。院内还有“玉石厅”,其内外墙面均由玉石砌成而得名。厅内墙面上挂有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戴传贤行楷书横批“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第二进院落为正院,是马步芳和其子马继援及眷属的居室。该院东与西,南与北的建筑相互对称,院子宽敞,大小近似篮球场。院中心有一草坪,坪中立一黑石,石上刻“馨庐”二字,草坪四周铺青石板。马步芳夫妇居西房,进门后有一道南北向土墙,把房间隔成走廊和内室。内室三间,左卧室,中为中堂,右起居室和储藏室。前有圆门与走廊相连,后有一门通向伙房院内。马步芳居室内有对联四副,其中有李鸿章一副:“能受苦方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瘀人”。蒋介石一副“无情岁月增中减,有味诗书苦后甘”,此外还有戴传贤和纪晓岚各一副。东房为马继援夫妇住处,面积、装饰、陈设与西房相似,其中有吴佩孚对联一副“玉芽久种春秋圃,青液频浇甲子花”,于右任一副“世德清芳”。

  南楼小院是第三进院落,南楼上下两层,均有回廊。楼上为马家女亲属留宿地,楼下为女佣人住处,住在这里的女佣人为马家男女老少缝制衣、帽、鞋、袜……根据伊斯兰教法礼仪的规定,男性一般不得入内。在楼梯处悬挂一何香凝书写的横批:冰清玉洁。此外还有很多名人的对联。

  需要补充一点的是在马继援居室的墙上还挂着三张照片,这三张是祖孙三代:第一张是马步芳的父亲马麒(1869-1931)的老年肖像。1900年马麒随父马海宴从征京师,抵御八国联军。1913年,袁世凯任马麒为“蒙番宣慰使”,成为青海最高领导。民国六年(1917年)英国策划“西藏独立”,曾在印度“西姆拉”召开中、英、藏三方会谈,拟具《西姆拉条约》。1915年6月,袁世凯表示让步,1919年马麒通电全国,彻底否定《西姆拉条约》。在全国舆论和马麒通电的呼吁下,北洋政府才不予承认《西姆拉条约》,西藏没能从中国分裂出去。



 第二张是马步芳壮年戎装半身照,1937年,马步芳当上青海省政府主席,直到1949年,在青海任职12年。他在任当中也干了一件漂亮的事:1937年9月派遣马彪骑兵师,约8000人,转战陕、豫、皖,至1947年调回西北,历时十年,在抗日战场上,浴血奋战,给日寇以沉痛的打击,为中国人民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939年2月20日,第二旅旅长马秉忠在淮阳与日寇激战时,中弹捐躯。1940年2月,在颍河一带与日军接触中,少将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卢广伟被炸身亡。更多的中下级军官和士兵血染祖国大地。

  第三张是年轻的马继援冬戎装头像,显得精明干练。除此之外,公馆里还有:北厅展室、副官楼、参谋楼、夫人楼、民俗展馆、古油坊、古水磨等。

  东关大寺礼主麻拜

  8月30日星期五,会议于上午结束。大部分学者于午饭后,步行前往东关大寺参加主麻聚礼。

  东关大寺在西宁东关大街路南侧。民初被誉为“陇上清真寺之冠”。1988年,中国伊协定为全国礼拜人数最多清真寺,现每天礼拜人数7000余人,主麻聚礼两万多人,尔德节会礼十二万人之多。

  东关大寺始建于北宋景佑年间(1083年),历史上曾三次遭兵燹被毁,1946年扩建后形成今天的格局。大寺总占地15589平米,建筑面积18428平米。

  走进大寺,首先映入眼帘的为前三门,前三门走向与东关大街成45°角。门楣上“西宁市东关清真大寺”九个浮雕楷书大字,清秀挺拔,为民国元老于佑任所题。

  过前三门是正五门主楼。主楼高三层。楼顶南北两端建有58米高两座六角攒尖亭顶式宣礼塔,让人仰视。楼顶正中为30米高阿式绿色大穹顶。穿过正五门主楼,到了大寺中五门。中五门两侧耸立着两个18米高,三层六角“唤醒阁”,与中五门连成一体,形成一座砖石结构的牌坊式门楼。过中五门是南北两座二层高大的厢楼,过了厢楼就是到了庄严肃穆、气势恢宏的礼拜大殿。

  礼拜大殿建在九级花岗石台阶之上,是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殿内面积1084.4平米,可容1500多人同时聚礼。大殿前廊挂有九块名人匾额和三副楹联。其中匾额有:国区政府主席林森的“孰崇教育”;国民政府总统蒋中正的“以教勖忠”;国民政府国防部长、中国回教救国协理事长白崇禧的“兴教救国”,及于佑任、孙连仲、马麒、马福祥、张广建和戴传贤等人的题匾。

  大殿前脸有三副楹联,中门两侧:“仰大地之玄妙乃生生生,参真宰之精宏能有有有”;右侧门:“认真主无形无影凭万物作证,参造化非高非远唯一理存心”;左侧门:“有无天地权衡内,生灭人神掌握中”。

  大寺北、南、东三面全建有二层楼房,并没礼拜堂。院内地面大青砖铺地,为主麻礼拜之用。

  我和孙永安老师12点半就向大寺走去,结果殿内已基本坐满。一位老阿訇站在宣讲台上讲“卧尔足”,讲的是关于朝觐,由于青海口音太重,我们很难听懂。我趁机拿起相机,对准殿前大院,只见白帽一片,除中间留出一条窄道外,整个院子坐满了前来礼拜的穆斯林。后来谢景懿老师告诉我。当时大寺外的东关大街上,两边人行道上全是铺着拜毡赶主麻拜的人,甚至有人把拜毡铺在马路中间。汽车只能靠边缓慢行驶。还有人告诉我,尔代节时,大寺周围的大街全部戒严,没有汽车,整个大马路上全是礼拜的人。感赞真主,西宁地区的领导和各族人民对伊斯兰人的信仰是那么支持呀!

  开始礼拜了,由于当天有一“埋堤”,阿訇领着两万多人先给亡人站“者那则”,然后才礼主麻拜,在西宁去世,能享受到这么大的荣耀,真让我们羡慕。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小穆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美丽 青海 之行

上一篇:一座海岛的大梦想
下一篇:最南端的中国穆斯林村落——三亚回族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