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守中道正信
分享到:
2017-05-06 21:42:42 【来源:】 点击:

清高的真主说:“我这样以你们为中正的民族,以便你们作证世人,而使者作证你们。”(2:143)

穆圣(祈主福安之)说:“伊斯兰确是易行的,它不苛刻任何人,所有人都能胜任。所以,你们当认真正确,由浅入深,乐观平和,早晚和夜间当求主惠助。”(布哈里辑录)

以上经训说明,伊斯兰是中正之教,穆斯林应走中正之道。穆圣(祈主福安之)思想言行中正,穆斯林应以他为光辉的榜样,在履行教门,开展教务和日常生活中都谨守伊斯兰中道正信,不要偏激,极端主义与伊斯兰背道而驰。

《古兰经》说:“你们不要过分,因为真主必定不喜爱过分者。”(2:190)

据拜耶亥盖传述,穆圣(祈主福安之)说:“中道公正,不偏不倚是为最善。”

我们应始终坚持谨守经训教诲,坚持六大信仰,抓紧五大功修,继承发扬先贤学者的优良传统,走中正之道。顺应真理,合乎人情才能取得至仁主的喜悦,也有利于促进我国的伊斯兰事业健康正常发展。中和思想和中正之道引导人们走向成功。

清高的真主说:“这确是我的正路,故你们当遵循它;你们不要遵循邪路,以免那些邪路使你们离开真主的大道。他将这些事嘱咐你们,以便你们敬畏。”(6:153)

约公元610年,四十岁的穆圣(祈主福安之)奉真主启示开始传播伊斯兰,直至公元632年归真。正是通过伊斯兰的传播,原先一盘散沙,充满愚昧和战乱的阿拉伯半岛走向了统一及和平。在穆圣(祈主福安之)归真,伊斯兰教随穆斯林活动范围扩大而走出阿拉伯半岛。据说穆圣(祈主福安之)的弟子、第三任正统哈里发奥斯曼派遣使者将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一般认为,伊斯兰教于唐高宗永徽二年(约公元651年)传入我国,迄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我国现有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塔吉克、塔塔尔、东乡、撒拉、保安等十个少数民族几乎全民信奉伊斯兰教,绝大多数中国穆斯林遵循逊尼派哈乃菲教法学派。中国穆斯林在华夏大地与其他兄弟民族和睦共处,和谐发展,也使伊斯兰教和穆斯林在中国的发展有了良好的环境。

我国是以汉民族为主体,多民族多元共存的庞大国度,中国穆斯林广泛分布在全国各省及自治区的大多数城乡,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长期与其他民族共同生活,相互交流,中国穆斯林形成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实际上,这种本土化现象是伊斯兰在不同地区和民族间传播的自然结果,也普遍存在于当今世界各地的穆斯林群体之中。所以,我们不用过于惊诧自己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穆斯林风俗与阿拉伯半岛有所差异。而且,正是由于穆斯林先民在坚持遵奉六大信仰、五大功修的基础上寻找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并与其他各族人民不断交流融合,达成共识,伊斯兰教才会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穆斯林才能在这片热土生生不息。明末胡登洲所开创的经堂教育并没有照搬阿拉伯半岛的方式,而是借鉴了我国传统的私塾教育形式,细节无伤大雅,形式上的非纯阿拉伯式并没有妨碍经堂教育为中国伊斯兰教传承发展和穆斯林子弟教育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经堂教育又历经沿革,随中国伊斯兰教发展和时代需求调整演变,至今仍是中国伊斯兰教育的重要形式。作为穆斯林,我们应牢记穆圣(祈主福安之)的中和思想和伊斯兰的中正之道,承认这一历史发展的自然结果和事实,求大同、存小异,团结和谐、共同奋斗,开拓进取。

伊斯兰以团结为主命,视分裂为罪恶。穆斯林一贯主张坚持中道、和平安宁、团结和谐、公平公道、宽厚仁爱、爱国爱教、遵纪守法、争取两世吉庆。《古兰经》和“圣训”都命令我们要友爱团结,禁止混乱分裂,这也是伊斯兰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偏见往往比无知更远离真理,也比千山万水更能阻碍相互交流。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秉承公道和中正,时刻自我反省,远离偏见。最后,让我们谨守经训教诲,祈求伟大的真主襄助,让我们始终不偏不倚、行走在中道正信的大道上,直至世界末日,阿米乃。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中道

上一篇:谁是教门最好的人
下一篇:穆斯林的美德-谈吐文明谨言慎行

相关新闻